郎铁娟
摘 要:快乐表达,是构建一个和谐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构建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创设入境、入情、入理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地有感而发,既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构建一个和谐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氛围;情境;能力;和谐
新课程改革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即要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可是学生如果懒于思考,畏惧发言,课堂就会犹如一潭死水,为了新课改的有效实施,让学生能快乐表达,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营造“快乐表达”的氛围
课堂气氛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每一节课学生都会觉得是一种享受。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却存在表达中的心理障碍,担心自己说话不当、举止失措、害怕当众出丑有失“面子”,害怕一旦说错话就会遭到同学讥笑讽刺……长此以往,表达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形成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的负面心理。因此,鼓励他们敢于说话是快乐表达的前提。一位善用表扬、鼓励之词的教师往往深得学生爱戴,学生学习他所教的学科积极性就高,反之,常常批评、讽刺、挖苦,甚至谩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样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学习的心理障碍。尊重能使人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要抱着总是很欣赏的态度。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价值,关心每位学生的进步,随时帮助每位学生处理学习中的困难,和学生保持友好、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挥,才敢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创设“快乐表达”的情境
我在平时教学时,经常会将教学内容融入多媒体课件之中,
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适时引导,使学生乐于表达。表达较好时,应及时给予表扬、支持、鼓励、微笑,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应用,即口、笔头表达交流的能力。因此,课内要求学生人人有机会进行语言实践,不要只让那些成绩好、肯表现的学生发言。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要鄙视他们,以免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把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启发他们思考。如回答正确,及时进行表扬,并给予物质、精神上的鼓励。
综上所述,快乐表达的前提是教师为学生营造“快乐表达”的氛围和创设“快乐表达”的情境。快乐表达,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构建和谐课堂,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江宏.树立教学民主观念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学苑教育,2011(13).
(作者单位 辽宁省新民市辽河油田沈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