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住校生的心理健康及对策

2013-04-29 14:41邱玉薇仲梦云
西江月·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对策

邱玉薇 仲梦云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共识。而中小学生,尤以住校生为主,其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本文试着以住校生不良心理问题的特征与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方面来进行浅述。

【关键词】中学住校生;心理健康;对策

高中阶段是学生问题的多发期,尤其心理健康的问题日渐突出。而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对他们进行德育的效果。2013年度下半学年我们到中学实习,在高一(29)班实习班主任。高一29班与其他班级略有不同,他们是平行班,但半数多的孩子是以火箭班的标准分进来的,同时,住宿生是年级比较少的。在为期四个月的相处中,我们均发现住校生与非住校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尤以心里素质有其特殊性。笔者以高一29班为例分析中学住校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中学生住宿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申请宿舍的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希望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或为了争取多些时间在学校读书而主动申请宿舍,住宿是学生自愿的选择。另一类是因为外界的原因,如家离学校太远(笔者所在班级的多数住校生非本市人,在县里或临近的市),上学不方便;或因家长不在家(外出打工),无法照顾子女,住宿是学生被动的选择。

二、住校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中学住校生年龄尚小,心理还十分稚嫩,家长又不在身边,学校的领导、老师对这部分同学的心理发展又没有给予特别的重视。同时,当代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从小就在家中被照顾过度,乍然远离父母来异地求学,使得他们在独立自理的同时,存在着娇气,自我中心强,自卑等较明显的问题,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焦虑。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普遍,大多数较轻微,但据新华网,海南省人民医院对200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住校学生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学习压力大、竞争性强,容易导致躯体症状抑郁、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他们中心理异常的学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走读学生。这些异常主要表现为对考试乃至学习的焦虑:提及考试就紧张,问题严重的学生入睡困难,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做事力不从心,付出很大努力收获却很小。因此缺乏耐心,情绪焦躁,心理承受力差,易怒。

2、孤独。因为远离亲人,与同学关系又不很融洽,同时不知如何改善,住校生容易产生孤独的心理,使得情绪低落。导致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将遇到的问题埋在心底。这种孤僻的心理,让之喜欢胡乱猜测、想事易钻牛角尖、乃至遇挫时易迁怒他人。

3、自责。这主要来自家长与老师给自己的压力。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的殷殷期盼,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同时没有家人给予一定的调解,进而产生自责的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

4、自卑。这种现象虽然不是中学生住校生所特有的,但中学住校生中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笔者班级有部分住校生来自农村或条件不是很优越的家庭,与部分市里的孩子一比,总觉得自己多方面比不上他们,往往缺乏自信,从来不敢将自已的想法告诉任何人。导致对学习逐渐缺乏自信、热情,课上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退步。

5、抑郁。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过多的赞美,极少遇到挫折;同时多数住校生在来笔者所实习的重点中学前,都是某小学或初中的某个小范围内的尖子,但随着环境的变化,频繁的测验,这种“辉煌”已经不再,使得自我评价消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学习缺乏信心,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恐惧倾向,害怕什么都搞砸,害怕面对现实。这类学生往往不引人注目,他们不影响课内外秩序,不妨碍教学的各项活动,但随着其不良情绪的发展,内心紧张程度的加重,他们变得敏感,多疑,日益消沉,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疾患,有的会做出自伤行为,甚至轻生。笔者班中就有一个住校生因学习压力大,心思过于敏感,长期以往,患有青春期抑郁症,偶尔自言自语,对进入教室抱有恐惧心理,不自觉手抖,最后只能休学回家进行治疗。

三、导致住校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住校生往往比其他学生背负着更多的希望与压力,而且他们正在逐渐成熟,开始关心家事、国事,懂得了体贴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巨大期盼;笔者所在班级还有少数农村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知道家里供给一个住校生在中学读书,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还是不小的,不自觉地将家庭的艰辛放在心里,面对自己的成绩,一种无形的压力整天担在心头。同时,笔者询问班里的住校生,在月假回家时,除了准备好吃的,父母问较多的是学习,没有很多耐心听孩子说心里话;还有些父母认为给钱给学生,保证其经济上的充裕,这就足够了,很少与孩子进行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多忙于自己的工作。

2、学校原因。(1)学习不适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难度加大,科目增加,对老师的教学不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情况的变化,导致成绩滑坡,从而产生自卑感。(2)生活不适应。在家里众星捧月,可在学校里,没有人理会你那种优越感。加上部分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得互尊互敬、人际关系日趋紧张,这时他们倍感缺乏关爱。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没有发泄的渠道,长期闷在心里,性格越来越孤僻。(3)竞争的激烈。在重点中学中,学生照常为了“分数”没命的学,使得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心理健康受到较大的影响,有些学生易产生心理障碍现象。

3、自身的原因。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巨大变化阶段,本身个性不成熟,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情绪,同时易被外界影响,容易产生暴躁,软弱的心理。

四、面对住校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住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1、构建寝室精神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同一个寝室的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不同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爱好、心理问题等等,容易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目前多为独生子女,人际交往不好常常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心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我们要教育学生要拥有一个开放的胸怀,有容人之量,互助友爱和睦相处。可每学期进行一次寝室美化评比,让学生自己动手美化寝室环境。实践证明,美化的同时带来希望和活力,把寝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2、构建广阔的心理调节平台。(1)每周定时为住校生开设心理辅导室,鼓励住校生主动去找心理老师诉说自己遇到的烦心事,有一个倾诉心声的渠道。(2)定期出版心理健康报,包括“心声”,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幽默故事,心理调解等内容,鼓励学生投稿。(3)发挥班主任作用,除了向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住校生,经常到寝室中给与关心并与之谈话,通过个别的谈心与疏导,使之形成健康的心理。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住校生长期住学校(笔者所在学校一个月才放两天假),与家长接触的时间并不多,长此以往易产生隔阂,学生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会对住校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作用。所以要常与家长联系,可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最新情况,也让老师知道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从而达到尽可能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立峰,卢卫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11):78-79.

[2]龚江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探索,2010(6):174.

[3]张凤娟,张万波.关于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2000(12).

作者简介:邱玉薇(1993—),女,汉族,广东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育。

仲梦云(1992—),女,汉族,河北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