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会涌现许多奇怪的想法,我们曾经梦想着环游世界,成为有钱人,或是成为电影明星、大作家等。当这些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现实生活有很大落差时,我们往往称这些梦想为白日梦。为什么人会做白日梦呢?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脑的某个区域和做白日梦有关。换句话说,做白日梦是人类心灵的自然状态。因此,白日梦并非完全有害,我们要理解和引导那些爱做白日梦的人。
爱做白日梦的人或许头脑更聪明。他们的大脑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加工的工作记忆能力更强,方能一心二用。
显示能力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莱文森带领研究人员从校内征募年龄为18~65岁的志愿者,要求他们执行一些简单任务,譬如每呼吸一次按一下按钮,或者在键盘上按出计算机屏幕上显现的字母。研究人员认为,这类任务非常简单,志愿者容易走神。
研究人员定时询问志愿者,是在专心执行任务还是走神做白日梦。任务完成后,研究人员开始检测志愿者的工作记忆能力,让他们记忆字母,同时解答简单的数学方程式。
工作记忆也指短时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加工的记忆系统,允许大脑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容量有限。工作记忆能力越强,人们在从事手头任务之余可以做更多白日梦。
结果显示,所有志愿者完成任务情况良好,执行简单任务时走神多的志愿者在工作记忆能力测试中的得分更高。
调配资源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做各种规划,有时在公共汽车上,有时在骑车上班路上,有时在淋浴时,这些可能都由工作记忆支持。他们的大脑努力把资源调配给最具压力的事情。当任务环境并非特别困难,人们就有额外的工作记忆资源用于思考手头任务之外的其他事情。这显示了白日梦与智商间有着必要的关联。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何以脑部闲着时仍会活动,但相信这是人类某些基本思维活动的基础。也许人们做白日梦正是为了使大脑保持活跃状态,不会因工作枯燥而陷入麻木,从而顺利完成一些普通工作。另一个可能性是,当一个人处于心灵游走状态时,可以自然地将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连贯起来。因此,白日梦是进化过程中大脑产生的一种保护机制,它很可能是一种益多害少的行为。其实,做白日梦纯粹只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脑中并不会有太多的幻想。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负责白日梦的大脑区域会减少白日梦的产生,而更多地用于思考即将发生的事情,比如明天的工作。
有助忘忧
做白日梦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做白日梦有助忘却当前烦恼。
人类大脑进化到了可以“一心二用”的程度,能够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做白日梦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心理学家发现,思绪遨游的距离,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距离,显著影响着人回到现实的难易度,思绪飞得越远,越难回到现实。这项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之一就是帮助想要忘却某些事情的人。心理学家建议,如果想摆脱某些思绪,最好回忆一件久远的事情;想停止某些想法,最好的办法是想想其他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许久之前,或者文化差异大、空间距离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