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缪秉承“形象化哲学”的宗旨,其所创作的形象都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因此,了解加缪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分析小说文本,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沉默的人们》是加缪的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中的一篇,本文以分析《沉默的人们》一文为中心,以加缪的对立、均衡的思想为重点,力图揭示其小说人物背后的深层意蕴。
【关键词】加缪;地中海思想;《沉默的人们》
加缪曾说过“人性的奥秘是由地中海掌握的,在那里,智力是明亮的阳光的姐妹”加缪口中的“地中海”代表着一种深邃而质朴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其写作生涯。加缪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法属阿尔及尔地区,在那里加缪徜徉在地中海灿烂的阳光中,在大自然抚慰的和贫穷的威胁中成长,这一切锻造了他地中海式的性格:坚韧,质朴,热爱生活。他的均衡思想代表着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崇拜均衡和制约,它是一束明丽的理性之光,照亮了加缪的思维世界。加缪的小说集《流放与王国》就是地中海哲学最忠实的表达,本文选取小说集中的第三篇《沉默的人们》浅析加缪地中海式的均衡思想。
《沉默的人们》讲述了在上个世纪工业化的冲击下,阿尔及尔的制桶工业越来越不景气,一家制桶工厂的老板萨拉尔冻结了工人的工资,使工人的生活变得异常艰辛。工人们与老板的谈判破裂后,他们决定罢工,然而二十天过去了,老板的态度依然非常强硬,工人们迫于生计的压力只得主动复工。回到工厂的工人们心中的愤怒难以消解,但只能用沉默向老板表示不满。就在这时,老板拉萨尔也遇到了不幸的事,他的小女儿病重,被救护车带走了。工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虽然仍旧在沉默中工作,但是他们心中的愤怒逐渐被同情取代,因老板小女儿的病儿感到担忧,傍晚收工的时候,老板走进工厂和大家道别,尽管工人们依然沉默,但心中怨气已经渐渐平息,这种沉默被慢慢的化解为理解。工人与老板的关系处于无止境的流放之中,几乎到了不可缓和的地步,然而人在死亡面前是最为无助的,也正是因为死亡这个强大的自然力才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失,走向理想的王国。
小说中的三个主题的相反相成,孤独与友爱,死亡和生命,流放与王国,阐释了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
一、孤独和友爱的选择
加缪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道:“我写作伊始就有一个具体的计划:我想先表现否定。有三种形式,小说《局外人》戏剧《卡里古拉》、《误会》意识形态《西西弗斯神话》我还预想了肯定的三种形式小说《鼠疫》戏剧《戒严》《正义者》意识形态《反抗的人》,我已经预想了以团结友爱为主题的第三阶段。”随后,这个主题就借助《流放与王国》短篇小说集表达出来,《沉默的人们》就是加缪要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的重要的例证。
《流放与王国》的另一篇小说《拿约》讲述一个画家成名后应酬不断而无法专心作画的苦恼,画家约拿在独自精神流放还是融入世俗社会的抉择中迷茫沉寂。在这部作品中加缪提出了友爱还是孤独的命题,并且在《沉默的人们》得到了中肯的回答,加缪选择了友爱。那么小说是如何体现友爱的呢?首先,《沉默的人们》以劳资矛盾为切入点,物价飞涨而基本的工资已经不能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老板甚至要求要冻结工人的工资,因此引发了工人罢工。这样的情节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常常可以看到,经济原因是造成劳资矛盾的基本原因,但是在这篇小说中老板对员工态度则是造成彼此隔阂的主要原因,这份工作即是他们生存的保障又是这些制桶工人热爱的职业,他们惧怕大机器的生产取缔手工业,舍不得这门手艺失传,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他们不仅没有得到老板的理解,反而受到了轻视,老板甚至说出“爱干不干”这样的话,这无疑是对工人辛勤劳作成果和他们手艺的蔑视,这样刺耳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工人们的神经,造成两者的第一层隔阂;在老板说“他是出于仁慈才让他们干活的”这句话后,工人和老板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高潮,老板的话直接否定了工人的存在价值,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最终导致了矛盾双方最直接也是最剧烈的一次冲突——“工人和老板动起手来”。当工人被迫复工之后,老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反而以一种得胜的心态,紧闭大门,这再一次触怒了工人,工人们的耻辱感更明显了。他们无所适从,说不出话来,但是他们能说什么呢,这是对失败者的羞辱啊。唯有沉默,也只能沉默。然而老板在工人心目中也曾有温情的一面,我们透过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了解了拉萨尔人不坏,可是老板的心中却从来只有他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在拉萨尔与员工之间是一种沟通的缺失,他们表面上礼貌实际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在复工之后,老板也感到难堪,他三番五次的主动找工人化解这种尴尬的情绪,但是在这样的互不理解的隔膜之下,必然要找到人性的情感共鸣才能打破这层障壁,所以工人还是不能接受老板。然而,生活还将要继续,人不可能永恒处于沉默的状态。最后,沉默以老板女儿的病为契机被打破了。工人们丢弃了之前的别扭情绪,因担心老板女儿的病情而沉默,他们“粗糙的、使不上劲的双手垂在沾满锯末的旧长裤两侧”此时,老板感受到工人们的同情和帮助,他对工人的情感也发生了改变,虽然他们没有一次正面的对话,但在这场感情的暗流中双方都开始对彼此包容和适当距离的尊重。
加缪以平淡冲和的笔触将工人复工这样一个生活片段娓娓道来,他希望人们通过沟通来化解误会,而不是以沉默作为无声的结局。加缪自己就是一个沉默的孤独者,他崇拜孤独的精神状态,也更加渴望友爱,他也希望通过友爱来改变人与人之间日渐疏远的现状。
二、生命与死亡的二元对立
自古以来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探索就未曾中断。莎士比亚说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痛苦。生活留给我们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加缪的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展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命的渴望。生活是大海,是阳光,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而“死亡是蕴含着存在本质的鲜活的转瞬即逝与无可挽救的中介”。在《沉默的人们》中,打破沉默的是正是人在面对死亡的恐惧,正是人悲悯的天性。“生活是荒诞的”,加缪一直这样告诉我们,人是无法脱离死亡的,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酝酿着一种向往生命的张力,也同样根深蒂固地蕴含着一种对于死亡的反抗。所以当工人们听到那救护车的笛声时,都已经无心再工作了,老板小女儿的病可能是致命的疾病,在听到这样消息之后,他们心中一直很难过,想说点什么却说不出口,每个人都怀着一种深沉的同情,人们对死亡的担忧不正是对生的眷恋吗?生死的命题同样在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中也有深刻的表达,主人公默尔索以热爱美好的生命和享受生活的快乐来对抗死亡的恐惧威胁。在死亡即将到来的时候,默尔索认识到,“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默尔索真切的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他体味到的幸福是自己赐予自己的,在生死的平衡点上,他专注于自己的逻辑,他没有企图做任何改变,只是更加真实的做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发出真切的呐喊,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3页)这就是加缪不同于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地方,他承认死亡的威胁,但是他更热爱生命。从他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一种生与死的制约。《局外人》中的默尔索面对外界的压力、死亡的威胁和所谓世俗道德的缠绊,他表现出强烈的生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不贞的妻子》中的雅尼娜因为害怕死亡和孤独而不敢摆脱枯萎的婚姻,但她的内心深处却有着对贫穷、自由的生活的向往。这些人物身上都呈现出对生命或朦胧、或执着的追求。
三、流放与王国的转换
加缪说“流放以它特有的方式向我们指明了通向王国的道路,只要我们在流放中即拒绝被奴役,又拒绝主宰他人”。流放是追求幸福的方式,王国则代表着一种希冀,这种希冀加缪理解为相对的幸福,这种相对的幸福是如何获得的,在《流放与王国》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加缪写到了六种人的六种流放形式,他们都是尘世中的局外人,体察到生活的荒诞,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产生了疑问,开始了心灵的流离失所,为找寻一个理想的王国而奔波,然而他们都是仅仅到了王国的门口,只能朦胧的窥见一点幸福的影子。
透过《沉默的人们》作者想试图寻找到一个人与人相互理解的王国,然而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尚处在一种流放的状态”,工人和老板之间,工人和工人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不过事情最终发生了转机,在遭遇老板的小女儿生病这件事情之后,工人们的同情心被唤起,他们对老板的情感发生了转化,最后老板头发散乱的出现他们面前,他们还是沉默,不过这时是出于同情的沉默。在小说的最后沉默被打破了,因为人的悲悯之心战胜了愤怒的情感。
人们常常把流放与王国对立起来,一个存在于现实中的流放和一个虚无的理想中的王国,人在流放中寻找王国,兜兜转转,跌跌撞撞,辗转之后,却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是在王国中流放,流放向前一步就是王国,但是那王国也可能在转瞬之间就又回到流放之中。流放与王国只在一念之差,当工人们的情感开始转变的时候,当沉默处于临界点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窥见了理解之门的敞开。
四、结语
加缪曾说他生活在一个交织着贫穷和光明的世界之中,然而在这个世界中他从来不抱怨生活的不公,也不觊觎他人的富足,他解释道:“贫穷对他来说从来就不是一种不幸,光明在其中播撒着我的财富”。的确,加缪赞美苦难,因为有阴影的遮蔽才能更珍惜阳光到来时的美好,他对自己的贫穷感到幸运,一直保持这种朴素的地中海思想,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有着对生活辩证的思考,他们追求相对的自由和均衡,秉承一种“明知世界冰冷,却要尽力燃烧”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姿态,就像推石上山的西绪福斯,一复一日的勤苦劳作,却永远不失希望,这种活在放下的幸福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渴望与追逐。“用均衡平衡荒诞、以博爱牵制反抗的选择”加缪一直遵从这样的原则。他的思想中始终体现出古希腊哲学中理想的适度、和谐、均衡的统一,在其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更能领悟到加缪对生命的赞美,对世界的热爱。这种积极地生命态度,伴随着加缪的文学作品永远的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李东辉,张倩.地中海的阳光——加缪创作的文化根源与哲学归属[J].江西社会科学,2008(04):105-108.
[2]潘水萍.未曾投入,却已疏离——论阿尔贝·加缪笔下默尔索形象的隐喻性塑造[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01):72-76.
[3]黄晞耘.加缪叙事的另一种阅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2(02):112-121.
[4](法)加缪.反与正《序》[M].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2011.
[5](法)加缪.局外人[M].柳鸣九,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6](法)加缪.堕落流放与王国[M].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2011.
[7]郭宏安.从加缪到蒙田——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M].三联书店,2007.
[8].郭宏安.阳光与阴影的交织[M].译林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刘晶宁(1992—),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