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才是主人公

2013-04-29 00:44张承志
中国摄影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巴特尔中国作协牧民

傻瓜相机和彩扩店普及的时代,无论谁,都有几本厚厚的相册。私人相片的收藏甚至向着内蒙古草原或者黄土高原一些交通便利些的村镇渗透。2000年夏天自草原归来,兜里塞着牧民们不由分说强给的盘缠—我考虑了一下,买了一个傻瓜相机捎了去。

次年再访草原时,发现可怜的傻瓜机已经被他们掰牛犄角般地掰坏了。我的苦心白费了,一连几天,我一边口干舌燥地编造着“快门”、“光圈”的胡乱译法,一边给巴特尔等家伙讲解照相技术。不过在我们家巴特尔的粗硬手掌里牺牲的那台相机,也许宣布了一个时代的到来,那是牧民玩相机的时代,是彩扩片如同塑料袋一样污染草原的时代。

当然,我也一样,长期以来我的照片也有大大一堆。在决心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应当有一种自警和约束。也就是说,应当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大肆展览私人小照的风潮,应当为自己预先制定一个原则。不仅防止自己的滥用机会和自我吹嘘,而且做到与他人的区别。

此书的分类和选片的原则是:用图片再次描述自己的文学安身立命的三块大陆—蒙古大草原、回民的黄土高原、文明的新疆;表达这三块大陆的民众对自己的支撑、友谊与哺育;作家只是儿子,只是引线,图片中的三片土地上的民众,才是主题和主人公。

这个原则确立以后,我兴奋了。这样激动的编辑已经久违。不仅好像在和远方的朋友重逢,不仅在重温自己30年的道路和历史,从图到文,我又一次审视和掂量了自己,为不足和虚薄的领域。

心里虽然很想再振奋精神努力,但恐怕时间已经不够了。在这个时候总结和纪念也许是恰当的,尤其是纪念。编辑着他们的音容笑貌,我真想念他们,心里抑制不住强烈的感情。

所用的照片基本上都是我拍的,但也有一些是由同伴按的快门。文与图,不知能否形成了搭配。我想若要对照片中一张张脸庞产生亲切的感觉,图注的文字或许不够,也许还需要对照文学作品—不过,这就是读者自己的意欲了。

图片有着巨大的时间跨度。我想有些成组的照片里,不仅反映着儿童长大、家境变迁,也反映了我们的交往和结合。这不是文人的采风猎奇,不是捞一把就趁热充填自己干瘪的文字,而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救过程,一个作家与民众结合的真实故事。

我不掩饰我的自豪。比如从1969年直至1985年,我和乌珠穆沁草原一家蒙古牧民的四幅“全家福”系列—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照片。别人可能也会拥有一次两次,而我让它贯穿了全部人生。(写于2002年8月2日,书再印时)

责任编辑/李红霞

作者简介

张承志,原籍山东,穆斯林,1948年秋生于北京,1968年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在草原上当了四年牧民。

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历史学硕士。曾就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海军政治部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现均退职,为自由作家。1978年以来,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1982年加入中国作协,中国作协全国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

迄今出版著作(单行本)80余部。

猜你喜欢
巴特尔中国作协牧民
牧民新生活
辩说短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
英雄史诗《硕诺巴特尔》的社会关系论探讨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小驯马师巴特尔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78岁『奶奶作家』加入中国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