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伟?俞卫新
摘要:在电力行业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自学考试能否延续其社会服务功能为行业人才培养继续发挥作用,需要自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面向普通高校在校生开展“助学二学历”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应积极引导学生以社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自身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自考创新教育平台的优势,促使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进行新的构建。
关键词:自学考试;创新;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第二学历
作者简介:王祖伟(1963-),男,江苏宜兴人,南京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13)俞卫新(1973-),男,江苏海门人,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师。(江苏 南京 211167)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37-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至今,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力行业以委托开考的形式先后开考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电力市场营销”等专科或本科专业,以其灵活性适应性等特点成为学历补偿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功能成为电力人才培养的有力补充,为提升电力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为电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用人层次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员工参加自学考试者大幅减少。有人认为电力行业人才培养已不再需要自学考试,甚至有部分自考工作者也认为自学考试为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服务已到尽头。
一、社会的需要是自学考试创新发展的动力
纵观自学考试制度的形成、发展、直至辉煌的各个历史时期,其社会服务功能贯穿始终,社会需要以自学考试的形式培养大批人才,个人也需要通过自学考试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社会的要求,自学考试规范的制度及严密的考试组织确保了毕业生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社会的需要就是自学考试不断完善发展、长盛不衰的原动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由于电气工程领域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电气工程领域所涉及到的行业管理向高效益、市场化发展,[1]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多学科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带来了电力企业重组、“厂网分家”的变化,需要更多在知识结构上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生产又懂流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2]无论是专门人才还是复合型管理人才都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具备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且知识结构更具系统化的特点,而目前具有电力行业背景特征的多数普通高校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是否可以继续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灵动特征等优势来弥补普通高等教育的不足,多渠道多途径为社会、行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呢?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自学考试与以往各发展时期相比较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必须在创新性思维引领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现有的自学考试制度,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设置相应的专业及其课程体系,融入行业发展、融入社会发展。[3]在全国考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改革方案》指导下,2010年江苏省启动在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中开展自学考试自办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简称“助学二学历”)教育试点工作。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选读一个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符合毕业条件者可获得自学考试第二学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自学考试第二学历专业相应的学士学位。并于2012年推出了《普通本科院校开展自学考试自办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教育试点工作暂行规定》。其重点就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进行重新构建,从而成为掌握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
二、自考创新实现了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相互融合
普通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育教学设备,专业体系完备,教育优势明显。但是也曾有学者认为目前高校教育只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道、授业、解惑”,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缺少个性的培养及自我发挥的空间,考试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4]
自学考试制度创建30多年来,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优质资源作为主考校,整合社会教学资源开展助学辅导,采取“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的模式取得学历。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灵动性、适应性等特点。但自考学生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缺乏对自身培养目标的深层次认识,其认识共性是“唯学历”,同时“以考试为手段”的运行模式在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上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
江苏省在普通高校中试行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创新教育模式,在传承自学考试优势的基础上将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其核心是突出课程体系由知识的积累向能力与技能的培养转变,从传统的学科型专业和课程体系向以核心课程为主体内容的应用型、职业型、实用型和技能性专业和课程体系转变。[5]与之前的自学考试相比较,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1.组织主体与助学方式的创新
组织者是作为主考学校的普通高校;参加对象是本校学有余力的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或一年级研究生;助学的方式是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讲解。
2.专业学科与课程体系的创新
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考课三部分构成。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在尊重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面向职业教育,加大了实用性课程设置的力度;加大了选考课的比例。
3.考试与评价方法的创新
改变了单一化考试方法,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部分课程考试成绩采用国家统一考试成绩与过程性考核成绩综合评定的方法。
4.多种教学制度、培养形式相兼容的创新
结合社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某些有条件的专业实行“双证书”模式,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可以替代所对应的课程。
从以上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的创新内容中可以看到该创新是以打造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视野来改变自学考试的惯用模式,既实现了大众化开放性教育又兼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既传承了自学考试的特色又兼容了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势特点;既结合了新形势下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又兼顾了学生个人学习和成才的愿望;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考试也有素质和能力的评估。
三、自考创新是高校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可选途径
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其特定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所以在校学生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拓展学习思维,按照社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作为自身的培养目标,积极培养自我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在校学生参加二学历学习具备以下优势:
1.政策优势
新形势下教育行政部门推出的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是在结合社会、行业需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所量身制订的新型学习平台。这实际上是在政策层面上引导在校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意愿,把自己培养成为思维开阔、知识面广、知识结构更具系统化、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職业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其专业学科与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过程性考核的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双证书”模式的实行均是其政策支持的体现。
2.学生自身优势
(1)学习精力充沛。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每学期考试课程是由学校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并做好教学安排,报名考试、课程免考、成绩公布等也均由学校负责,这一有组织有计划的有序助学特征更利于学生能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学习中。[5]
(2)节省学习时间和成本。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四年黄金学习时期,用业余时间完成多学科的学习。
3.学校教学优势
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其办学的主体就是普通高校。这一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普通高校改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与管理方法。
(1)促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思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条件和发展的需要。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系统性地进行知识梳理,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3)高校具有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能提供实践课程及技能训练的设备、场所及指导教师,有利于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几年来,江苏省推广的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模式已经逐步被省内普通高校及其在校生所接受,至2012年9月全省开展“助学二学历”的普通高校已拓展到26所,在读学生人数已达12200余人。笔者所在的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11年开始试点,现“助学二学历”在读生 610余人。
四、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学考试创新教育平台打造成为复合型人才
我校是具有电力行业背景特征的普通高校,招生的电力类相关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所涵盖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等专业方向、“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十多个专业,近年每年招生人数均超过1200余人,约占当年新生人数的20%。这些专业的学生具有以下共性特点:入校时平均分数与其他非电力类专业相比要高,有些学生的入校分数甚至超过重点本科录取控制线以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进入电专业学习的目标和毕业就业方向较明确,就是为电力行业作贡献,容易集中精力到学习中。在设想中,这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愿望比其他非电力类专业的学生更为强烈。然而从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不尽如人意。
2011年,我校在2010级学生中开展了有关“助学二学历”的问卷调查,设置“是否了解二学历”、“是否有意向参加二学历学习”、“希望选择的二学历专业”三个问题作为调查题项。表1所反映的是我校电力工程学院(均为电力类专业)有意愿参加与全校有意愿参加“助学二学历”学习人数的对比情况。表2反映了2010年、2011年我校全日制招生人数情况与参加“助学二学历”学生人数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力类及相关专业有意向和实际参加“助学二学历”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全校的平均比例。
如何充分利用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创新教育平台的优势,利用电力类专业学生自身的优势,为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做好服务?在加大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按照行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要求出发,引导学生增加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同时,明确自身培养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考“助学二学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专业。这种选择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电力行业所需求的人才职业素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考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电力行业是一个学科性非常强的行业,在这个领域里从事任何工作不但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还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严谨细致,踏实肯干,默默无闻。这些良好的品质只有在大学校园里就形成才有可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并发扬光大。学生选择二学历就意味着比其他没有参加的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更多的学习劳动,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从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出发,引导学生强化自身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大学时期就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努力获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成为实践动手能力强、能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从学生自身的发展后劲出发,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学考试形成善于学习的能力,在学好主修专业、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兼修其他的学科,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不断开拓前进的创新能力。
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的创新教育才刚起步,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成功与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社会、行业对其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参加“助学二学历”学习仅仅是学生增加成为复合型人才所需知识及能力储备的开始,真正成才还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胡敏强,等.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4):44-46.
[2]乔民,孙振华.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3):136.
[3]本刊编辑部.自学考试制度30年反思:在发展中明确定位,不断创新[J].考试研究,2011,(4):17-24.
[4]李勇齐,陈有禄.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1-2.
[5]王祖伟,马吉玲.浅析江苏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之创新[J].成人教育,2013,(1):89-92.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