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嘉秋
你是否无法接受你喜欢的人有过恋爱的经历或难以忘怀的过往;你是否常常偷偷查看另一半短信、邮箱、微信的习惯,一旦发现有异性暧昧的只字片语就会暴跳如雷;你是否已经很长时间不愿意触碰情感,在朋友面前打着“不婚族”的旗号;你是否宁愿沉溺在网络虚幻的情感世界里而怯懦于现实的情感世界?如果在上述的种种中你找到了自己的痕迹,此刻的你,可能患上了“情感洁癖”。
情感也“洁癖”?
洁癖,简单来说,就是太爱干净。一个人爱干净当然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就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洁癖了。极度重视两人在感情上的统一。不能原谅任何一方的背叛。要和谐,就好像你在想什么他都知道一样。较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比如,没什么事反复地洗手,一天洗几十遍总觉得没洗干净。这需求助于心理医生。
感情上,也存在洁癖现象。有的人,或许是因为对感情的期望值高或者因为自己一向的感情状态太正常,一旦出现“感情不洁了”这种非正常状态,便因强烈的失望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无法自拔。无论是生理上的洁癖,还是感情上的洁癖,都是很痛苦的,值得同情。凡感情洁癖的人,多为完美主义者,眼里揉不了沙子,所以有感情洁癖的人只能被迫无奈选择孤独。
“感情洁癖”作为时下常见的一种情感心理,它的表现方式也是多方面的。有些人希望自己是另一半的初恋;有些人见不得自己的伴侣和其他异性走太近;有些人听不得恋人在自己面前提到任何关于前男友或前女友的只字片语。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情洁癖,假如这种倾向过分鲜明,就会升级为让另一半大为反感的“爱情病”。但是,长期的独身或对情感无意寄托,或者不信任,种种的现象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存在心理问题?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解析何为病态的“情感洁癖”。
有求治欲望才算是心理问题
当一个人出现所谓的“情感洁癖”时,我们首先需要判断的是其成因是什么,为什么出现洁癖;第二点就是确定他是否感觉内心痛苦,是否有求治和求助的需求。有人有哪些临床表现,我们怎么对待这些临床表现,是否能把问题定义为心理问题,关键就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求助的欲望。情感一旦到了“洁癖”的程度,我们就可以定义为它已经是病态的,需要治疗。例如,一个咨询者从来没有谈过恋爱,想谈恋爱,但又不敢谈恋爱,对另一半的要求过高,因而为此痛苦,那么这就是一种病态。所以这是一个界限,即是否有求治的欲望。
其实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往往都是对自己态度的一种投射,有的人受过创伤,对他人的评价就会过高,出现各种的不满意,其实就是对自己状态的不满意;有的人不敢去触碰爱情,反映的就是一种自我评价过低,即使和他人在一起时,会显得过于敏感,进而想逃避寻求解脱,这归根结底也是自我评价不高,不自信所致。
但在分析一种现象时,是否能把它够诊断或者定义为一种问题,并不能马上确定,但首先需要抛开偏见或主观性的判断。不管是社会派还是学院派的治疗者,还是要本着第一生理、第二心理、第三社会三方面去考量对一个咨询者或者现象产生的影响。
专家解析:心理创伤,引起潜意识恐惧
从生理方面分析,一些咨询者确实可能存在一些病态。比如我所接触过的一些咨询者,在小时候可能会遭受过一些创伤。曾经有一个病例,一个女孩只要看到男人就会心生恐惧,这个女孩与异性结婚以后可以一起睡觉,但是身体不能被触碰。追究其恐惧引起的核心原因,其实是她在3、4岁的时候,看到父母发生关系。由于当时母亲例假出血,年幼的她看见父母身上有血,所以特别害怕,从此之后特别恐惧这种过程。另外就是年轻人失恋,也会造成早年的创伤。这种受伤通过自身的能力又无法修补内心的这种心理烙印,于是会在以后的感情里产生负能量。有一些受过情感创伤的人,在情感有过伤痕之后,会在内心对自我的评价过低,而这种情绪会以对他人的表现或过往经历异常敏感,甚至把所有精力放在控制他人,以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感等形式投射在一些感情处理的表象上。
STORY :“曾经有过的一段刻骨铭心,让我无法再新的恋情付出信任和爱。”
外企职员,徐敏仪,34岁
我的初恋发生在高中,后来我们一起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一起考研,一起无忧无虑地度过了7年时光。就在我们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时候,他突然选择了一个家庭条件比我好的本地女孩,并迅速结了婚。他告诉我,人长大了,光谈恋爱是不现实的,我们都需要让彼此的生活更有前景。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毕业以后要自己一个人在北京闯荡,那个时候我把自己的内心屏蔽起来,单身了几年。
后来,年纪逐渐大了,人在他乡的感觉愈发让我觉得感到孤独、无助,直到我遇到了现在的他。他是我本科时的师兄也是老乡,但不在一个专业。我们当时同在一个社团,经常一起组织活动和论坛,关系不错。大学毕业后,他就独自创业,现在自己的公司也经营的有声有色。后来我们在一次聚会上再见,他的女朋友因为当初不同意他创业而离开了他,于是我们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开始的时候,我们感情很好,他也很包容我,我们很开心在一起地度过了两年。随着我过了30岁,人开始变得不自信,于是开始出现各种幻想,猜测他会不会也偷偷找一个比我条件好,年轻漂亮的新女友;或是和前女友保持着暧昧;我开始无法自拔地查看他的邮箱、手机短信、通话记录,自认为可疑的细节就会反复质问他,甚至哭闹;一看到家中有一些过往属于“她”的生活痕迹或者物品就会暴跳如雷,有一种游走在崩溃边缘的绝望。这种感觉愈发的强烈,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得那么不可理喻。
专家解析:过严家庭教育,对情感极度排斥
从家庭教育看,因此而引起情感洁癖者,女孩子出现洁癖的情况尤为明显。“洁癖”这个概念还比较新颖,过度的洁癖在临床上,被称为强迫症,即“感情强迫症”。比如家里会对女孩子提出,成家以后才能和异性接触,必须保持女性的贞操。但是由于在恋爱的时候由于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对于年轻人来说有时候难以抑制。所以很多时候,由于家教,很多女孩子会出现对自我的感情强迫,从而导致完全不敢触碰感情,最终成为一些思维定势。另外,伴有痛苦创伤体验的人,都会有一定的病态。但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会被察觉出来,但不能否定他的内心是痛苦的。
其实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为“无声的抗议”和“被延后的叛逆期”。孩子在年幼时,自感无力通过行为或者言语去抵抗父母的权威,很多孩子也会自觉要对父母言听计从,于是青春期时被过度压抑的情感和感觉,在长大以后以另外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孩子在内心中对父母无声的反抗。而这种出自于本能的表现有时候是孩子在成人、成熟之后也无法自我察觉的。
STORY :“如果让我触碰爱,我希望它会是绝对安全的。”
研究生在读,佳佳,25岁
我在一个家教甚严、比较传统保守的家庭长大,母亲总是给我灌输一种观念——女孩子一定要爱惜自己,懂得保护自己。自从我进入青春期以后,看到我身边的一些男女同学若有若无地走得很近,有一些还悄悄地早恋,妈妈心里特别着急,担心我被他们误入歧途。于是总是不断在耳边提醒我,早恋可能出现的不堪设想的后果;看到报纸和新闻上一些因为早恋或不懂事的女孩因为错爱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折磨的报道,就会第一时间拿给我看,说是要给我打“预防针”。后来,母亲甚至告诉我,谈恋爱就是为了结婚,谈恋爱而不结婚的男孩子都是玩弄感情,不可靠,让我对异性有一种说不清的恐惧。
就这样,在我的学生时代里,生活非黑即白,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回家,周末最多和同学逛逛书店和图书馆。一切“有风险”的活动,诸如像去酒吧、露营等等都受到了我妈妈的严格控制。这种生活一直持续至今,我的感情生活依然都是一片空白。本科毕业后,我顺利考上研究生,继续我的学生生活,身边狠多昔日的同窗陆陆续续开始结婚生子,我一直还是不急不慢的,更没有急于谈朋友的愿望。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催促我多接触男孩子,多为自己的未来打算。其实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里没有过多的异性朋友,每天简简单单的生活感觉就很好。同学每次给我介绍朋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沟通,妈妈过往很多的提醒,还有原来看到过那些因为谈恋爱而受到伤害的新闻,会顿时一幕幕地在我脑海里闪现,我不知道一旦我接触这个未知的领域,下一个受伤害的人会不会是我。
专家解析:社会关系复杂化,产生对婚恋逃避心理
从社会现象看,他所处的环境例如网络环境可以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缺失,很多事情出现不确定感,不确定感造成不安全感。另外,网络环境也容易造成移情关系的建立。网上交流本身带有试探性交流,同时是开放的试探性,而非真实世界的防御性试探,这样的成本和风险就会大大减小。而开放性的试探虽然很容易进入建立关系的阶段,但同时又是不紧密且容易消散的,难以转化为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和承诺。
在以前比较单纯的年代,信息还是比较屏蔽,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密切和真实,更多的信任是建立在对邻里关系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现象不断地涌现,大环境逐渐让年轻人缺少安全感,造成单元文化关系(即人与人缺乏双向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以利益衡量,而人的压力非常大,对关系的信任度则大大降低。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也容易造成女性不再对男性有依赖,自主选择的机会会更多,同时造成对感情生活的要求也就更苛刻。所以独生子女的问题、家庭教育问题、早年创伤、内心世界的不安全感等因素,这些对内心的创伤和影响都很难通过外界因素去干扰和弥补。这就可能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复试探和不信任,于是很难建立稳定情感。这个群体从表象上在外界看来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感情洁癖”。
STORY :“虚拟世界里,永远比现实世界靠谱。”
研究人员,小海,29岁
这是个不靠谱的世界,食品不安全,大环境不安全,人更不安全。看看现在网络上的新闻,不是这个人莫名其妙地在公交里放炸弹,就是那个人受到刺激上街捅伤陌生人。也许这种假设有点偏激,说回感情问题,有多少女孩子不是希望那个男方有房有车有存款,现实的有点让男同胞们望而生畏,而又有多少女孩子轻率就和别人同居,最后结婚以后才发现孩子都要不上呢?
说实话,对我自己的条件,我还是比较自信的:名牌大学博士在读,房子父母也已经给我买好了,即使不依靠他们,以后我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生活富足应该也不成问题。关键是,当下这个社会,才需要考量对方看上的是你这个人还是你的这些附属条件。另外,现在有些女孩子,只要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把自己的过往和劣势隐藏得很好,让你分不清眼前的是幻象还是事实。我是个比较挑剔的人,对于我的另一半,我会要求很多,也会考虑很多,这就会让我有很多顾虑和假设。
网络就不一样,在里面没有人是真实的,但也不会存在任何风险,你不需要为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任何承诺负责;聊得来可以多聊几天,聊不来就做做“hellofriend”;更不会有人能够把你的隐私告诉你的朋友。有时候,碰到一些靠谱的,还能聊点真心话。这种状态,让我极度放松和享受,谁说朋友非要面对面的?至于现实的那个“她”,随缘。
告别洁癖,尝试面对现实积极改变
很多创伤和影响是带有不确定性的,但它一定会造成心理冲突,因为害怕接触现实而遭受再次伤害,于是内心冲突就造成了一些人对情感的自我压抑和否定、逃避甚至是盲目的放弃,无法面对真实的情感世界。不触碰感情,就是一种强迫。不结婚,难道就真的会不痛苦吗?所有的洁癖都有心理冲突,心理冲突的加重就会出现抑郁。
在中国社会,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外部世界涌入的新的情感价值观发生了冲突,这个过程也造成了很多父母给的价值观造成了转变。从他们内心会衍生出一定的不认可,但是从意识层又必须要接受,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子女,也就是当下的年轻人赋予的感情观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随着年轻人的自我成长,接触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他们会开始出现很多的疑问,从而怀疑周围的关系,产生心理冲突,而去逃避真是的情感世界,不愿意面对现实,甚至寄情于网络。其实价值观的改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看,“终身不娶”、“终身不嫁”,就是一种极端的逃避现实、否定现实的情感观念。此外,80后,90后,大多数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很难照看自己的子女,造成大部分年轻人都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这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不确定感的把握性就会变差。
从一个治疗师的角度,对于有求治欲望的人群来说,对咨询者需要进行系统脱敏,首先就要使其尝试接受曾经的种种现实。要想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要面对过往的现实,以及积极建立自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多参加友谊会,慢慢、系统地接触。
另外,咨询者自己要觉察自己问题的成因。如果谈恋爱屡屡失败,此时就需要正视自己,即觉察此时此刻的自己,感觉自己内心的声音,让自己感觉和别人的不一样,问问自己的内心为什么会和别人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习得(即感受到)了对方的感受,从而引起了自己的主观负面情绪,最后引起了压力或偏颇的价值观。比如一些人习得了他人的很多负面经验,而不敢接触婚姻。有一个案例,由于从小看到父母争吵不断,他就不断和自己暗示,我永远不结婚。正因为从小就认同了这种概念,他的婚姻观就会和普通人有所不同。这时就需要提醒当事人,需要觉察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找到自己心灵深处的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慢慢让他参与一些活动,逐步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