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及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2013-04-29 16:21邵霞琳陈斯乔丽萍
考试周刊 2013年79期
关键词:新媒体

邵霞琳 陈斯 乔丽萍

摘 要: 本文以當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在新媒体上普遍的关注点及对当前新媒体使用的期待三个方面对宁波高校某些大学生进行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正悄然影响大学生习惯、思维和发展的结论。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教育 新媒体 使用状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全新的交流方式、不断丰富的新兴媒体资源、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等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正以其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专业化、及时化的特性,悄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当代大学生由于本身具有思维活跃、接收新事物快的心理特点,成为新媒体最早和最直接接触的主要群体之一。分析研究大学生新媒体的使用习惯,掌握大学生对新媒体上的关注点及期待,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教育的新方法、新规律,对于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比较全面地了解当前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课题组面向宁波市不同层次的四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56份,从学历层次分析。其中本科263人,专科93人;从专业类别分类看:文史类95人,理工类91人,艺术类70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100人,占28.1%,女生256人,占71.9%,男女比例为1:2.56。

同时,课题组还通过访谈、座谈会及深入院系了解情况等方式对调查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扩展。调查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了解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及日常中的使用习惯;二是了解学生在新媒体上的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是了解学生对当前已在使用的新媒体的态度和期待。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调查

(1)上网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必需。每天上网时长的调查显示,仅10人约2.8%的人基本不上网,179人约占50.28%的人每天上网1~3小时,102人约占28.65%的人每天上网4~6小时,65人约占18.26%的人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

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更多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在中午、傍晚休息时间或者是在上下午无课时间选择上网,这一比率占到调查群体的66.85%。

(2)即时通讯、搜索引擎,成为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内容。新媒体的强大功能给人以更多的使用选择权,然而通过调查显示,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在新媒体的使用时选择使用最频繁的功能依次为:即时通讯(如QQ、人人、微信等),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舆论活动(如微博、博客、论坛、贴吧等),使用网络视频媒体,网络购物及浏览新闻网站、开展网络教育、玩网络游戏等,详见图1。

图1

同样,对于大学生拥有账号的调查中也显示,与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百度、豆丁等文档下载账号拥有量相比,在参与调查的有效问卷中,发现QQ、微信、微博分别以272、220和205人次的账号数拥有量居前三位,这说明即时通讯工具使用的高频率。

(3)同时使用电脑和手机两种终端上网,成为大学生常用的网络连接的常用方式。在当前手机和电脑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装备后,学生连接网络的方式也正逐渐发生变化。选择电脑和手机终端上网概率差不多的大学生占49.16%,习惯使用电脑终端上网的占31.18%,习惯使用手机终端上网的占19.66%。这说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过去单纯依靠电脑终端上网的习惯被打破,这更容易在接收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体现。

(4)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情绪发展、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一定影响。在大学生对不接触新媒体后的情绪表现状况调查显示,有75.38%的大学生会出现无聊、抑郁、愁闷、烦躁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详见图2。同时交流、座谈中受访的大学生纷纷表示新媒体会对大学生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在对调查问卷相关信息整理中也发现,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意识到新媒体会造成使命感弱化、价值观迷茫、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淡薄等问题。

图2

2.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关注的热点

(1)娱乐休闲依然是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时关注的主要内容。在对于使用手机终端为媒介的使用关注度的调查方面,娱乐休闲依然是当代大学生关注最为关注的内容,紧接着依次为新闻类、学习考证类、聊天交友类及求职就业类。此外,关于在微博、人人的关注对象上,同学、老师、家人、朋友及大学生自己所关心领域的名人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主要对象。此外关注的对象按照选项人数的降序排列依次是:体育或影视明星、知名学者、有相同爱好的陌生人、社会团体、政商界人事等。

(2)利用新媒体助推校园活动的有增长的趋势。在调查关于通过何种渠道获得校园活动进展情况的调查中,学校的微博、论坛成为仅次于同学闲谈、校园广播、宣传栏之后的主要信息获得渠道。具体的调查结果详见图3。

图3

(3)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社会热点的主动关注并参与度有所提高。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大家普遍表示开支逐渐关心国家大事,当需要第一时间了解国家重要新闻时大学生首先会愿意选择微博、论坛、博客等网络舆论活动的形式关注事态的发展。其次会选择知名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此外,还会选择网络直播媒体(如网络电视台)、网络点播视频(如优酷网、土豆网等)等进行关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由于其时效性差,与新媒体相比,其关注度仅占网络舆论活动的1/5。

新媒体快速发展,使虚拟世界中的双方有了平等对话的权利,普通百姓也有话语权。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并参与或偶尔参与讨论的比例已经达到67.14%,关注但基本不参与的占28.65%,不关注或者完全不参与社会特点讨论的大学生仅占4.21%。

3.大学生对当前已使用新媒体的期待

(1)职能部门、领导的新媒体使用将成为大学生新的关注点。针对当前各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纷纷开通微博的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超过3/4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关注或偶尔关注,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当前高校新媒体的使用充满了期待,详见图4。

图4

(2)基于新媒体的发展,学生的信息需求出现多元化的态势。在对任课教师、辅导员QQ、微博期待获取的信息调查中显示,就业咨询、学术信息、生活动态、高校热点、实时评论等内容都会成为学生希望从辅导员、任课教师中获取的信息,详见图5。同时,大学生对校园内移动电视播放的内容提出新的希望,期待增加社会热点、校园热点事件等的播放。

图5

三、新媒体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1.新媒体的普及拓展了大学生教育新的平台

新媒体作为建立在数字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无限通信网、卫星等介质,利用计算机、手机、数字等终端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以其特有的速度快、覆盖广泛、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拓展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这一平台能够实现将传统的大学教育的无限延伸,克服过去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缺陷。

2.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教育的手段

傳统的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第二课堂的一系列活动。新媒体时代的电脑、手机等媒介,以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绝对的保有量,逐渐发展成为大学教育的新载体。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快捷地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以更个性化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等方式传递给受众。而受教育者只要主动关注就能实时接收到来自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此外,只要大学生愿意学习,就能够实时利用新媒体获取所需信息,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保持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3.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要求

新媒体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样对大学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大学教育、管理者熟练掌握、运用相关技术,而且要求他们及时收集、清楚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动态、存在的问题等,同时用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渊博的知识,将自己或者学校的立场、观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主动掌握语权,逐渐成为学生中的精神领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教育和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

[2]朱琳,王晨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1,2:83-87.

[3]魏丽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14-17.

[4]邵霞琳.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探究[J]科教导刊,2013,2:75-76.

基金项目:宁波大红鹰学院2012年校级科研立项《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成果(立项编号:CF122320)。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