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隐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且有三大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始于亚里士多德;一是哲学传统,始于柏拉图;一是语言学研究传统。限于专业知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斯宾塞《爱情小诗》中的爱情隐喻。分析发现斯宾塞在《爱情小诗》中运用了以下爱情隐喻:1.爱情是实体;2.爱情是艺术;3.爱情是人。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 斯宾塞 《爱情小诗》 爱情隐喻
一、概念隐喻理论
1.对隐喻本质的认识
傳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概念隐喻理论区别于其他隐喻理论并优于其他隐喻理论而被认为是“当代隐喻理论”之处,就在于其对隐喻的本质有着全新的认识。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这是概念隐喻理论最早给隐喻下的定义。除了这种功能性的定义,概念隐喻理论还下了一个结构性的定义,即“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如莱考夫在分析概念隐喻“Love is journey”时所说的:“这个隐喻是根据旅行的经验来理解爱的经验。说得更技术一点,这个隐喻就是从始源域(旅行)到目标域(爱)的映射。”
在隐喻研究传统里,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最早、最明确、最系统的人是理查德。他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不仅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会话中,也渗透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抽象的哲学语言中。语言越是抽象,就越是要借助隐喻来表达。
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从思维方式的角度重新解释了隐喻,并提出了“概念隐喻”。他们认为隐喻首先是一种思维现象,隐喻在日常会话中无处不在,语言隐喻实际上是概念隐喻在语言中的体现。人们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中往往达成共有的基本概念隐喻或根类比(root analogy),如“争论是战争”“时间是金钱”等,英语中的常规隐喻化表达都可以通过这些基本概念隐喻加以阐释,隐喻研究的焦点不在于语言,而在于人如何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领域,即隐喻的认知功能。
莱考夫认为:“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是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人们通过隐喻这种基本的认知手段,运用较具体、结构较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较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从结构上说,隐喻是把始源域的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框架映射到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之上。这种映射具有单向性、不完全性、一致性等特征。
莱考夫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思维和判断的推理。语言是第二位的,而映射是第一位的,是概念系统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隐喻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隐喻概念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它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规律性;第二,隐喻概念是内在的,在深层制约着言语表达的方式。因此,隐喻概念只有在概念化的过程中才能“看”得到,其本身并不一定是直接的言语表达方式;第三,大部分新的隐喻都是约定俗成的隐喻的延展,因此具有与后者一样的特征,受同样的原则约束,是约定俗成的概念。有些隐喻概念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例如“时间即空间”的隐喻,另外一些隐喻则表现出更多的文化特征。
对隐喻本质的重新认识是整个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石。根据概念隐喻理论,隐喻的工作机制到底是怎样运行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
隐喻能使我们运用较具体、结构较清晰的概念去理解、思考和感知那些较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始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这样的映射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实现的,其基础就是经验。可见,一个隐喻要涉及四个方面,我们称之为概念隐喻的四要素:始源域、目标域、经验基础和映射。
(1)始源域和目标域
始源域和目标域是概念隐喻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要素。一般说来,始源域较具体,目标域较抽象。莱考夫所定义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与其他人所用术语的对比如下表:(隐喻的基本的句子形式是“A是B”。下面以英语句子“Love is journey”为例)
(2)经验基础
经验也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既然人脑的概念结构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那么,隐喻的经验基础就是人的认知基础。这个认知基础就是动觉意象图式。我们是以这样的认知模式去认识世界的,这也是莱考夫的体验哲学观的重要基础。动觉意象图式有很多种,都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些意象图式有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联系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源—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顺序图式、使役式压力图式。比如概念隐喻“视野是容器”的经验基础或认知基础就是最常见的容器图式。概念隐喻“视野是容器”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许多的隐喻或隐喻表达式,例如: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He's out of sight now.(她从我的视野里消失了。他突然闯进了我的视线。)
注意:以上提到的意象图式都是以我们的身体和万有引力作用为基础的直接经验的结果,但这并不排除其中的文化因素。正如所说:每一种经验都是在一个文化预设背景下发生的,更确切地说,所有的经验都完完全全是文化的,我们的文化已经在经验本身中体现了。
(3)映射
概念隐喻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三种对应关系。
A 本体对应 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还是以概念隐喻“爱是路程”为例。
B 推理模式对应 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如:
C 推理模式间的开发性潜在对应 上面两个对应是新比喻产生和理解的基础,新比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始源域中的本体和推理模式是开放性的,目标域也相应如此,因为概念隐喻有突出和掩盖的系统性,一旦掩盖的被激活,新隐喻就产生了。
莱考夫和特纳认为,隐喻具有内部结构。每一个隐喻映射都包括以下过程:
1.始源域图式中的空缺被映射到目标域的空缺上。
2.始源域中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域的关系上。
3.始源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的特征上。
4.始源域的知识被映射到目标域的知识上。
二、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斯宾塞的《爱情小诗》
1.斯宾塞及其诗歌简介
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诗人,他以精湛的诗艺及对后人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诗人的诗人”。他的十四行诗集《爱情小唱》(Amoretti, 1591-1595)由89首十四行诗组成,歌颂了他与妻子伊丽莎白·鲍伊尔真挚的感情历程。此组诗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期最负盛名的十四行诗集之一,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1590年长诗《仙后》在伦敦发表,次年,斯宾塞被引进宫廷,觐见了伊丽莎白女王。女王对这首长诗大加赞赏,并特批他50英镑终生年奖。与此同时他遇到了与兄弟一起来到科克的美丽少女伊丽莎白·博伊尔,对她一见钟情,并向她求爱。尽管此时诗人已名满英国,也颇富有,但可能由于年龄(斯宾塞此时已近40岁,伊丽莎白此时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等诸多原因,受到非常冷淡的对待。但诗人热情如火、痴情如醉、锲而不舍地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狂热追求,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遂心如意地娶到了自己的意中人。诗人用笔记录下了自己的曲折求爱的过程,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爱情小诗》诗集。《爱情小诗》主题除了歌颂美丽的姑娘外,还表现出心灵美胜过外貌美的柏拉图爱情观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一个信念,即文学能使人不朽等等。
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诗人常写常新,读者亦是常读常新。本文运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斯宾塞《爱情小诗》中的爱情隐喻,分析发现斯宾塞在《爱情小诗》中运用了以下爱情隐喻:(1)爱情是实体;(2)爱情是艺术;(3)爱情是人。下面展开分析每一个爱情隐喻。
2.《爱情小诗》中的爱情隐喻
(1)爱情是实体
例如《爱情小诗》第15首,诗人把爱情比作珍宝,爱人的眼睛是蓝宝石,嘴唇是红宝石,牙齿是珍珠,额头是象牙,头发是金子,双手是银子,但更美的是:爱人的心就是美德。
(2)爱情是艺术
例如第54首,在诗人眼中,爱情是戏剧。诗人是辛苦的演员,一会儿演喜剧,想尽各种方式逗爱人一笑,一会儿演悲剧,痛哭淋漓。爱人却是冷漠的观众,一点不被打动。怪不得诗人说,我的爱人不是女人,是顽石。
又如第75首,爱情是诗篇。诗人讲述有一天他把爱人的名字写在沙滩上,但海浪却冲跑了字迹,当他再次写下时,辛苦又被潮水变成了徒劳,而诗人却认为他的诗句可以征服时空,使他的爱人不朽,使爱永存。
(3)愛情是人
例如第70首,诗人唱道:爱情是君王,新春是爱情君王的唱道人,爱人是臣民。诗人希望自己的爱人不要再沉睡下去,因为新春已到,万物复苏,遍地开花,爱人啊,抓紧时间起来吧,打扮自己吧,赶快迎接爱情君王吧,因为春光消失就再也找不到。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歌颂爱情、赞美爱情。而斯宾塞的《爱情小唱》就像爱情大花园中的一朵小花,虽不被人注意,但却有它自己独有的芬芳。诗人时而是一个奔放的情人,热情洋溢地赞美他的心上人,时而是一个怨男,忧郁苦闷地埋怨爱人将他抛弃,时而又是一个哲人,认为他的诗会让他的爱人不朽,让他的爱情永存。
在这部《爱情小唱》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斯宾塞驾驭语言的超常能力,又能感觉到他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透过斯宾塞的十四行诗,我们能够看到他的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直到现在再读他的《爱情小唱》时,其语言之生动、画面之优美、情感之真切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让我们觉得清新自然、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Aristotle.Rhetoric and poetics. New York: The Modem Library.1954.
[2] Black,M.Models and metaphor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3] Black,M.More about metaphor: Metaphor and thought. Ed. Ortony, A. Cambridge: 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 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6] 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 Lakoff,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 Richards, I.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9] Lakoff,G.&Kovesces, Z.Emotion concept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89.
[10] Searle,J.R.Metaphor and though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11]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13]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15] 张沛.隐喻的生命[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 者:张军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