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及在医疗领域的拓展

2013-04-29 23:35李艾
2013年8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医疗

作者简介:李艾(1986年),女,汉,北京,在职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

摘要: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金融业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迅速发展的资本市场及多元化的投资工具进一步削弱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市场变动,调整经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商业银行在医疗领域的业务拓展为例,提出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趋势下改变经营策略、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商业银行应紧贴市场需求,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及时调整资产业务结构,开拓新的行业领域。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医疗;业务拓展

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金融业竞争日益升温,银行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小,传统业务已经不能提供满意的边际贡献率,银行想要提高收益,必须着力开拓市场、发展新的业务。近年来,中间业务由于对资本没有特别要求,业务发展迅猛,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这将有助于银行大量积累资本,增强其综合竞争实力。但同时,中间业务的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等现实问题,也对银行长久稳定的发展提出挑战。

一、金融脱媒及中间业务的概念

金融脱媒,又称金融去中介化,通常指资金供求双方不通过金融终结而直接进行资金的交易现象[1]。这个“媒”狭义上指银行,广义上指金融部门。从狭义范畴来讲,资金供需双方不再通过与银行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间接融资方式进行资金融通的现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外负债的非利息收入业务,中间业务独立于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它是以中间代理人或服务者的身份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中介性服务的业务。

二、中间业务产生的原因

(一)金融脱媒,优质大客户流失

随着人们对资产多样化的追求及市场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市场投资回报率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吸引了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使其脱离银行体系而进入资本市场。由于资产、负债、技术三方面的脱媒、去中介化,资金的融通绕开银行媒介而游离在银行体系外,造成银行面临渠道脱媒,流失了大量的优质客户,冲击着银行体系。要想推进银行健康、稳健的发展,必须开拓新的领域。

(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催生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危及银行的资产质量。为了吸引、争夺优质客户,商业银行纷纷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给予较高的存款利率,造成融资成本上升,出现信贷膨胀。贷款利率上升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导致逆向选择,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银行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盲目使用抬高杠杆,喜好将资金投资在地产等高风险行业,加剧了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并极易加大资本泡沫的积累。一旦泡沫破灭,银行不良贷款大幅上升,造成资金短缺引致破产,甚至通过连锁反应危及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三)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银行经营框架、盈利模式相似,外资银行的涌入导致银行间竞争不断升级。筹资渠道的单一化、服务的同质化、长期稳定客户群的匮乏,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陷入窘境。

三、中间业务发展的机遇及问题

(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

客户是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客户需求是银行占有市场份额和取得效益的源泉。伴随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客户在对存贷、结算等银行传统业务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更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及人力的优势开展中间业务,提供投资、理财、代理、咨询、风险管理等功能服务,通过开拓更广阔的业务领域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业务收入[2]。

(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电子商务带来的脱媒挑战,大量金融服务方式的变革和非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介入渗透,动摇了银行原本的垄断地位。电子商务较传统方式拥有快捷、成本低廉的优点,能够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通信技术的应用促成了银行的网络发展,网上银行无需实体银行网点,实现无纸化操作,可以实现成本控制和规模经济,激发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活力。

(三)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频发及愈发严重的金融连锁效应,暴露出全球影子银行和高杠杆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金融危机加速了一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出口导向型行业、周期性敏感行业的重组,一些新兴行业如新能源、绿色环保产业、生物医药行业在危机后发展壮大,居民消费也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在政府政策导向和宏观经济发展的改革契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抓紧时机,大力调整业务结构,为今后的稳健发展助燃推动。

(四)中间业务的同质化与创新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于支付结算、代理等劳动密集型业务上,银行间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产品特色和创新力,没有充分体现出中间业务对于银行占领市场、发展客户的重要性。银行业亟需大量金融人才和创新动力去寻找潜力领域、开发适合大众、认同度高的中间业务产品。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医疗领域的拓展尝试

医疗是关系民生的重中之重,与大众息息相关,受社会广泛关注。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不断推进大型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要求医院深化服务,优化门诊服务流程,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医院为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加强病历、诊疗、药品、财务的信息化,简化患者就诊流程。

医疗行业由于存在技术优势,拥有自然的垄断地位,且医疗市场是不易受经济波动影响的非周期行业,增长态势稳定的医药行业可谓蕴含强大的生命力。而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窗口,是医疗市场的关键销售渠道。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抓住这个关键渠道,进入这一潜力市场,就能率先占领市场,赢得客户的忠诚度,奠定良好的客户关系网络。

在医疗改革的契机下,银行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前提,设计推出了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银医卡”,完全覆盖医院的就诊卡功能,集中实现了患者持卡预约、挂号、缴费结算等一站式服务。银医卡集借记卡金融功能与就诊卡医疗服务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两类业务的联接与融合,使医院、患者、政府、银行达到共赢。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消费水平的升级,医疗行业迸发出可观的市场潜力。对商业银行来说,拥有了客户尤其是对公的优质大客户,就拥有了稳定经营发展的基础;成功抢占了医疗市场,在获得稳定客户群、提高市场客户的忠诚度的同时,扩展了潜在业务经营领域,为银行今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优质基础。

可见,商业银行要想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继续保持竞争力,就要在努力保证现有客户的同时大力发掘潜在客户,进而开发拓展业务领域。基于我国消费水平提升的预期,教育、医疗、旅游、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行业将成为消费支出中新的亮点,消费升级会给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紧贴市场,时刻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银行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大力挖掘社会对金融服务的潜在需求,寻找有价值的客户群,不断尝试、开拓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经济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商业银行的长足发展。(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

参考文献:

[1]陈钢.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探析[J].上海金融,2012(11):104.

[2]吴修翠.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基于顾客价值的应对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08(3):34.

[3]涂晓兵.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路径选择[J].会计与金融,2011(6):140.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医疗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什么是医疗告知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