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会芹
摘 要: 创造性解读是课改后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一味求新求异,张扬个性,创新的诉求过于强大,出现超越文本、拔高文本的思想价值,忽视文本的存在,任意添加臆想、猜测的成分;跳出文本,无中生有的创造性解读;误读文本、曲解文本的现象。因此,创造性解读应以文本为依托,走进文本,了解作者,弄清文本写作背景,挖掘更真实的解读才是创造性的文本解读。最受诟病的人为拔高,臆想猜测、无中生有等倾向必须矫正。
关键词: 创造性解读 错误倾向 矫正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展示自己”,对“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解读”作了大胆尝试。但一味求新求异,创新的诉求过于强大,导致“创造性解读”出现人为拔高、臆想猜测、无中生有等倾向。
案例一:人为拔高
《论语》中《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晢的答及孔子的喟然一叹: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运,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一答一叹是全篇的高潮。笔者认为,对这段话的确切解读是:孔子认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各有所长,都是济世经国的良才,但因世道所致良才不可用,伤感之下而欣赏曾晢的洒脱闲适,所以,才喟然一叹说:“我和曾晢一样啊!”这一叹,既是对曾晢闲适态度的肯定,更是对世道的无奈。
查阅教师用书及多种《论语》注解,都把这段话理解为曾晢的洒脱打动了孔子,且孔子认为曾晢的回答是结合国情的治国措施,灵活地体现了老师的“礼”治思想,展现了一幅国治之后其乐融融的图景。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会叹而“与”之。这种解读无疑是在拔高孔子,处处将孔子置于礼仪教化之下,将日常言语与孔子济世治国的抱负联结起来,给孔子的言行蒙上理学的外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类似的人为“拔高”现象并不少见,“拔高”作品的思想价值,“拔高”文本的思想境界,总认为只有“拔高”才能显示出水平。笔者认为文本解读应该契合作者的思想实际、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目的,更应该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一味地“拔高”,只能适得其反。
案例二:臆想、猜测
“创造性解读”是阅读个性化的具体表现。因个人的世界观、审美观、鉴赏能力及性格诸多因素相异,对于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因读者的眼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学家看见宫闱秘事……”但是,我们不能以“创造性解读”为托词忽视文本的存在,使解读添加臆想、猜测的成分。读《窦娥冤》,有人认为,窦娥的三粧誓愿“混淆了其复仇对象与其他公众的利益界限,将一己之私仇扩大至整个楚州人”,“窦娥是一个善良的野蛮人”。这种臆想可谓新颖,但总觉缺少文本支撑,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再如读《红楼梦》说是宣扬近亲结婚,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她拥有这么多珠宝,可以另选夫君”,读李密的《陈情表》大谈“忠孝思想的现实意义”……这些“创造性解读”大多是没有走进文本的历史情境,所臆想任性发表的。文本的内容具有它的历史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有的文本言此意彼,让读者深思琢磨,有的文本弘扬一种精神,唤起不同时代的读者发扬光大。但不能用此时此地的条件与彼时彼地的文本进行跨时空的随意对接,任意解读。
中国文学批评历来主张解读文本要知人论世,强调解读文本时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揣摩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思,弄清文本的写作背景,从而沿此解读文本,这样才能走进文本,深入解读。
案例三:无中生有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展示自己”及“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是课改后很多课堂所追求的目标,但张扬个性,不能走向极端。不是所有个性化阅读都可以奉为创造性阅读,对那些不以文本为依托,偏离教材实际进行无中生有的“创造”,不仅不可奉为创造性解读,反而是文本解读的最受诟病的。
比如读《孔乙己》,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出孔乙己告状的情节,让孔乙己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独一无二的人物穿上现代人新装,走上法庭,据理力争,竟然能把官司打赢。我们从文中见到的只是一个苟活着的,备受欺辱、毫无尊严并且非常窝囊的孔乙己形象,丝毫找不到他告状及胜诉的凭据,这种完全脱离了教学主题和文本整体立意的解读,还有价值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依据文本,独特感悟,多维思考、多项选择、多元解读,但学生的解读不是全部正确,有时学生的“独特感悟”是脱离文本的历史情境任性发表的,或为不足阐释,或为割裂阐释,或为错误阐释。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文本重构新义,消除无效信息,生成有价值的阐释。如若教师不能果断搁置,让学生做些不着边际的胡乱独白,还美其名为“创造性解读”,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目标,导致无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2006.10:44-45.
[3]中学语文教学.2006.9:19-20.
[4]语文教学通讯.2004.12:30-31.
[5]中国教师(京).2008.1:35-37.
[6]教育科学研究(京).2008.1:43-47.
[7]中学语文教学(京).2008.1:44-46.
[8]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3下:13-16.
[9]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5下: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