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本的预想,2012年6月完成4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工程,今年6月底前扩展到500个城市。不过,截至7月底,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工程的进展情况仍是雾里看花。
对于深陷调控之中的楼市,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的作用不言自明,全面掌握房产数据才能更好有的放矢地调控。据多位专家表示,技术层面已不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难以落实的掣肘。如何理清头绪打破地方政府阻碍,加快纸质档案的电子录入,才是“破题”的关键所在。
住房信息联网“爽约”
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最早于2010年提出,但进展一直不尽如人意。今年2月,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与住建部联网的城市在2013年6月达到500个。然而,截至7月底,住建部对此仍保持沉默。
针对住建部对全国50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完成进度的沉默,有传闻指出,住建部负责的关于商品住宅、保障房等信息联网登记工作或将划给国土部,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或将因此暂时停滞。此外,原本由住建部和国土部分工合作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今后或将由国土部一家主导。
对于住建部的此次“爽约”,“任大炮”又一次语出惊人。在近期的接受媒体采访时,任志强表示,“我认为早联了。”在他看来,住房信息联网并未明确规定要向老百姓公开,“联上了也不等于说要告诉你。”
并非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房屋权属信息采用属地管理的办法,各城市之间互为“盲区”,而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正是对各城市数据间的整合,从而实现对房产全国性数据的掌握。
不论500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是否已经实质性完成,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住房信息联网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而这些难题也大多不是技术层面的。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言,目前各地都建立了地方性的住房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只需要将这些管理系统连接到整个住房信息网络中便可以实现联网。然而,很多地方却仍未完成原始数据的归纳录入。
据了解,我国自1985年以后就没有再对个人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普查,而当前各地方的网络住房信息均来自于2005年之后的房屋买卖。也就是说,这其中有近20年的信息断档。
对此,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解释道,目前各地保存的房屋信息,除了系统建立后录入的电子化数据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系统建立之前以纸质档案形式保存的信息。“纸质档案的录入工作虽然没有多大的技术难度,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也向记者表示,有的城市申报的数据与其他地方的标准不同,这需要时间进一步补充。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某些地方相关部门的抵制情绪也是住房信息联网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
王珏林认为,那些通过不正当渠道得到房产的官员并不愿意看到住房信息的联网,这一方面相当于财产的部分公开,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他们继续添置房产。
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住建部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
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住建部在推进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与地方政府签订“数据采集和使用安全协议”。住房信息联网采集的数据仅用于宏观分析,且住建部不设房屋产权查询端口,亦不拥有查询权限,个人住房信息的查询权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此外,个人住房信息联网还面临诸多产权不清房产归属权的困扰。例如大量的福利房、政策房、经适房、限价房、军产房、央产房、回迁房、小产权房乃至自建房、违建房都游离在住房信息系统之外,而这一部分房屋的产权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或将带来更大的争议。
联网“红利”待何时?
王珏林认为,相关部门不是停滞不做,而是没有结束。显而易见的是,一旦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成型,将会带来多重“红利”。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住房信息联网系统将为合理制定房产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而在住房基本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政策很容易出现偏差。
“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顾云昌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如果按照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情况来制定全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通过全国性的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有关部门不仅能有效监控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流向和楼市销售等运行情况,同时还能通过监测实时的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制定相关的引导措施。
此外,住房信息联网也是市场研究机构必需的“原材料”。如果联网后的住房信息能适度向机构公开,这也将有助于市场自身循环与改进机制的形成。
住房信息相当于房屋的“户口”,联网的形成除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社会管理外,更是承载着公众期许的“反腐功能”。
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姐”、“房叔”、“房媳”轮番登场,这些涉房事件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由此,业内普遍呼吁,应尽快明确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公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