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美国小学里众星捧月的孩子

2013-04-29 00:44果果妈
北京纪事 2013年8期
关键词:学区残疾残疾人

果果妈

美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自由、民主、平等。在学校里无论种族、肤色、年龄、贫富,大家都是拥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这里不存在你是奥数金牌得主、各科考试状元、钢琴比赛冠军……老师就会对你另眼相看,成为校园里万众瞩目的明星;更不会因为你爸是李刚,你就可以在同学里横晃,得到特殊的权利和照顾。但是,在美国小学校园里,确实有极少数的孩子,享受着全明星般量身订造的一条龙优厚待遇,上到学区、校长,下到老师、同学,无不对这些孩子悉心照顾,送上春天般的温暖。他们是谁?

儿子上小学后,每天早晨我都亲自走路送儿子果果上学。这期间,有一个独特的孩子C引起了我的注意。C的独特在于他是全校500多个孩子里面唯一坐着轮椅来上学的孩子!几乎每天早晨,我都会看见有一位中年女子推着C安静地和其他孩子一起在教室门口排队,放学的时候再推着他从人流中穿过……我以为这是孩子的妈妈,屡屡向她微笑致意,很是佩服她这样亲力亲为悉心照顾儿子上学。直到有一天,我去儿子班级做义工才发现,原来这位和蔼可亲推着孩子的不是C的母亲,而就是学校里一位普通的老师!这位女老师对C表现出来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还有真情流露、满是温柔的眼神,让我以为这只有自己的妈妈对孩子才会有。

做义工的时候,我在果果班教室门口的桌子上忙活。大约半小时之后,隔壁班坐轮椅的C被学校一位我认识的男老师推了出来,也坐在他们班教室门口,老师开始一对一帮助C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我隐约听见老师在让他辨识和指认一些基本的颜色和数字,就算是在美国,这也是普通三岁孩子都会的东西,可能因为C的特殊,导致他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按部就班地正常学习一年级的内容,但是他的年龄又是一年级的,所以学校的老师就给他单独开了小灶!这期间我看见这位看上去高大威猛的美国男老师无比地耐心温柔,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C解释各种颜色和图形,还常常给他鼓励。听得出来,C的发音不是很清晰,有些混沌,我想这一定和他脑部的损伤有关。C笑起来也是直愣愣的,好像我们常说的没心没肺的样子,可能他的世界里,一切就是那么直接和单纯。不多一会儿,校长也悄悄走到孩子的身边,关切地询问老师孩子的学习情况。我隐约听见校长在大发感慨:这家孩子的父母很伟大,这个孩子很坚强,很了不起,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做到的……校长最后很认真地交代那位老师: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一想C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最好地帮助他?

听着校长的话,看着这个孩子无忧无虑的笑容,我心里真是感慨万千:不知道这个孩子背后有着怎样曲折动人的故事?他和他的家庭曾经一起经历过上天怎样的考验?他也许遭受了身体上的不幸,但是他又是何其幸运,整个社会、学校、老师都没有抛弃他,反而给他最大的关怀与帮助,让他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有机会接受教育、认识世界,这点上说起来他得到的关注比普通孩子还要多。我来美国这些年一直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对残疾人或者说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远远大于我在中国时所看到的。咱们常说要鼓励残疾人“身残志不残”,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自己,又为残疾人准备了什么让他们可以自信自立的条件呢?而这些恰恰是我来美国之后深深感受到的。这里无论是商场、图书馆、学校……只要是公共场所都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残疾人按键即开的电子门,残疾人结账的矮的柜台,所以停车场里最好最近最宽敞的车位想都不用想,那些都是预留给残疾人的专用车位……这些细节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生活的方便程度,也让他们尽可能像正常人一样自如地生活。我早就听说,在美国,什么人最牛?残疾人最牛!!!就比如说C这个孩子,以他的身体状况和智力水平,除了残疾孩子的专门学校,我不敢想象他在北京会有什么正常小学会接受他,更不要说那些赫赫有名的重点小学了。果果现在这个小学是我们州顶尖的学校,可是从校长到老师没有一个嫌弃这样一位“拖后腿”、成绩不好、生活自理都有问题的孩子,反而给予他全身心的爱与关怀,不得不让人敬佩、让人感动!

因为美国公立小学每年都会把整个年级的孩子重新打乱分班换老师,所以今年上3年级的果果有缘和C做了同班同学。随着孩子们之间的了解和互动,以及我去学校参加活动的次数增多,渐渐地我发现,这所学区学校在C这样一个孩子身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寻常孩子的几倍,C就是这个学校“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孩子!

首先,他家住在离学校稍远的小区,需要校车接送。于是每天学区会派出一辆专门改装定制的豪华校车,上面配有适合轮椅上下的滑动梯给C一个人当专车!

C的智力水平和正常三年级的孩子相比,显然不是慢了半拍,而是好几拍。据果果说,他连最简单的加减法,还停留在掰手指头的阶段。我有时候也会纳闷,为啥C这样的孩子不去专门的培训学校?那里不是会更对症下药吗?美国小学也不让他留级,每年他也堂而皇之跟着大家升班升级。很显然,把他放到普通三年级课堂他会跟不上,为此学校专门配备了一男一女两位老师全天专门辅导陪伴他。

专职老师之一:Mrs. J是负责辅导他的英语和数学。我曾经在学校做义工的时候看到她很细心地在给C讲解一些基本的单词和用语,甚至还在一句句教导他如何和我打招呼,那不厌其烦的耐心,简直比亲妈还亲妈!

专职老师之二:学校还专门派出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中,年富力强的Mr. B老师负责他的科学和课间活动。每天课间休息的时候,你都能看到Mr. B推着C的轮椅,带他在操场上遛弯,参与活动打酱油。

果果说,C在学校吃中午饭也和老师一起。有时候他自己吃,有时候还要喂他,这两位老师简直是全方位的陪吃陪玩陪学习的三陪老师啊!

不难看出,要培养和教育C这样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学区和学校都要有大量投入。数据表明,在美国,每年花在一个残疾有缺陷的孩子身上的教育经费,是一个正常孩子的四倍!为此,我听说有的学区因为削减经费要撤销或者缩小所谓尖子班、天才班的规模,很多中国家长不乐意,跑去学区提意见说:学区没钱,为什么要砍我们这些“小天才”的拨款,而那些残疾孩子的拨款一分都不减少呢?学区负责人淡定地回答:“天才班对于那些学习好的孩子来说,是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帮助残疾有缺陷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是雪中送炭。如果一个这样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不成为政府和家庭的负担,这将会让我们深感欣慰!No One Left Behind(不让一个娃掉队)!我有时候都觉得美国的公立学校和中国的正好相反,中国老师都喜欢学习拔尖的、能力超强的、才艺突出的,而在美国越是弱势的、成绩不好的,或者智力发展缓慢的孩子越被老师当花朵一样特殊照顾着,生怕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这些不仅仅是财政拨款上的投入,而更多的是爱心与责任心持续地释放。我不由地联想起大家常常热议,为啥老美去中国领养孩子,还都领些残疾的?按照咱中国人的想法,即便是领养,不说选聪明漂亮的,起码是正常健康健全的。我曾经为此专门问过领养了中国残疾孩子的老美父母,人家说:我就是要把爱送给最需要关怀的孩子!

C就这样被呵护着,快乐地、毫无压力地在学校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果果告诉我,长久以来,学校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对C的智力、外貌、举止有过任何恶意的嘲笑和捉弄。恰恰相反,大家都为他的点滴进步而高兴,即便有时候他会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孩子也都能哈哈一笑表示理解。有调皮的男孩子平时会欺负其他正常同学的,但从来不敢在C身上小试牛刀,因为他们知道,欺负C这样的残疾孩子,那就是犯了不得了的大错误!爱心爆棚的女孩子更会照顾和关心他。C的存在,不知不觉让孩子们从小就被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着,要帮助弱者、关爱他人。看着C被大家簇拥着,在校园里开怀大笑,我都忍不住生出几分羡慕。他虽然不幸残疾,但是他享有着大小环境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又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学区残疾残疾人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