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2013年2月18日,北京电视台推出一档新栏目—《国学开讲》,邀请我国著名画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范曾先生循序渐进地讲述国学知识。首场讲座,范曾先生就以意境深邃、富有诗意的讲述,受到现场各界人士的欢迎,赢得了一阵阵热烈掌声。
提起范曾先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书画艺术。他的泼墨人物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笔墨浑厚,造型生动,塑造的人物飘逸潇洒、栩栩如生,颇有艺术价值。其实范曾先生还是一位知识渊博、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教育家和博爱情怀的社会活动家,名扬四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书香后裔天资聪慧
—“痴于绘画,偶为辞章,略通古今之变”
范曾先生1938年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范子愚、母亲缪镜心均为南通著名的教育家。范曾家从父亲范子愚先生上溯至明末,十二代皆诗人,都有传世之作。
范曾天资聪慧,在长辈的呵护下,自幼开始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一岁能识字,两岁会诵诗,四岁即能背古文词章百余篇,作一些短句,并开始提笔学画,很快展现出文采画赋。一次范曾父亲的好友张梅庵先生偶遇范曾,即命题要范曾写鸡冠花,范曾即口拈来:“绿羽顶红冠,花开处处啼”,张先生听后非常惊讶,称范曾为神童。他学画从画达摩开始,彩笔挥舞,家中的墙壁被他涂得千佛辉映。范曾入学前在南通城北小学幼稚园时,参加南通儿童智力比赛,就因诵《岳阳楼记》、《木兰辞》,并自为短诗,获得特等奖第一名。五岁上学直至高中毕业,更是品学兼优。
1955年范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转入中央美院学习绘画,师从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等大师。大学毕业后,又跟随沈从文先生多年,因此,他绘画技艺高深,历史知识渊博,古汉语功底深厚。如今他不仅是蜚声海内外的绘画大师,还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山东大学荣誉教授。范曾认为:实际上中国的绘画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些精髓。一个优秀的中国画家,必然对中国的哲学、历史、古典诗词、书画皆有深入了解,否则,不可能登堂入室,只能临摹古人,描摹大自然。绘画当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他常说古文化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屈原之骚韵、司马之沉痛、东坡之疏旷、稼轩之悲凉”。楚辞大师文怀沙惊叹于范曾对楚辞的精通,曾说:现在像范曾这样对楚辞如此熟悉的人没有了!博古通今的范曾对自己的自评是:“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书己怀。好读史书,略通古今之变。”同时他在思想上还非常崇拜自己先人范仲淹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或许正是这诸多因素的整合,使范曾养成了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狂傲拔尘的性格。他十分认同莫逆之交、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一句话:成功是一半的天才加一半的机遇。至于努力,倒在其次。范曾说,没有天赋,再多努力,亦是枉然。话语中尽显“狂傲”之气,以致于人们称他为“狂生”。
画艺精湛“狂傲”拔尘
—“假我三十年光阴,可超越八大山人”
凡见过范曾先生的人,都说他神态狂傲拔尘,承袭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寡淡远尘之孤傲。感觉他既有李太白放浪形骸、狂傲不羁的风骨,又有东坡居士的浪漫才情。
范曾“狂傲”,久有议论。
对此,范曾并不讳言。他曾公开说:“我认为说我狂傲,仅仅是别人的观感,对我来讲,我仅仅是从我所好,自己我行我素而已,那别人认为我狂傲,他总有他的原因。譬如我曾经说过,‘国内白描,可能和我比较,无过其右者,报纸上登出来范曾太狂了,其实这是一个事实吧,是不是?这怎么是狂傲呢?我觉得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应该受到尊重,而不应该受到议论!”范曾曾坦承,时下美术界能望其项背者,寥若晨星。“假我三十年光阴,可超越八大山人”。他的狂傲,可见一斑。
2005年他的大幅画作在荣宝斋以7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当时有人议论:范曾的绘画价格太高了!结果范曾听后又语出惊人:“我从来就觉得我的画价格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在国外,那些顶级绘画大师的作品都是以平方英寸论价的,而我们中国画家还是以平方尺论价,你说,我的画贵吗?”
范曾的“狂傲”更多地表现在他对人生,特别是艺术成就的自负上。
一次范曾与央视元老赵忠祥一起做电视节目,闲谈时范曾说:画分九品,可分为正六品与负三品。一品,谓之画家,作品赏心悦目;二品,谓之名家,作品蔚然成风;三品,谓之大家,作品继往开来;四品,已成大师,凤毛欧伯;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负一品,不知其为何物;负二品,看之愈久,离其意远;负三品,与美不共戴天,应即诛之。
赵忠祥问:“那么,你认为你属于这九品当中的哪一品呢?”
范曾颇为自得地笑着回答:“我是坐四望五,以待来日。”
范曾就是这样,从来不讳言自己的艺术成就。
范曾有两枚印章,上刻四句话:“学我者进”、“变我者智”、“似我者愚”、“伪我者鄙”。对此范曾解释说:“学我者进”,如果你要能学我,你可以得到进步;“变我者智”,你能变化我,你有智慧;“似我者愚”,你仅仅像我,比较笨;“伪我者鄙”,造我假画的人,行为比较可鄙。他针对“伪我者鄙”谈市场上仿冒他的假画时说:“求真迹,万之一。”对于范曾的这句话,杨澜曾在电视采访中当面问他:“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位画家的画,被好多人模仿,显然这个画家画得非常好,非常值钱,现在您对画商说,‘我的画一万份里只有一份是真的,这模仿您的画师还不气死了。”没想到面对亿万电视观众,范曾毫不客气,斩钉截铁地回答:“那我不怕,我就希望把香港、台湾的这些画商得罪够,我才满意,因为我也不怕他们结成‘反范曾的神圣同谋。我希望他们不要买我的画,说实在的,他们那种小画摊也买不起我的画,我不怕得罪人。”
前不久,范曾接受凤凰卫视许戈辉采访时,再次说出了自己对“狂傲”的看法。他说:有人指斥我的狂傲,其实,他们并不了解“狂傲”的真正内涵。狂傲者,乃是有一定的资质,并非空穴来风。一语道破了“狂傲”所来的本源。他曾颇有风趣地对朋友说:其实能做到狂,是对我的一种表扬。做到狂是很不容易的,李太白讲:“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蒲松龄也讲:“遄飞逸性,狂固难辞”,这样的人才够称上狂。我觉得我还得进一步提高。
范曾的确“狂傲”,但他有他“狂傲”的资本。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1979年他首访日本,就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84年,日本山冈县为其建立了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这是日本继毕加索之后,为第二个外国人建立的美术馆。他先后于香港、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北京正式展开书画拍卖活动后,他的画成为拍卖场里在世画家的中心。如今范曾在中国书画界的成就和地位已经令人难以企及,画作价格扶摇直上。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一幅四尺整纸的作品卖到17万元人民币;20年后他的一幅《丽人行》在香港便拍出1200万港元的天价;到如今,他的画作拍卖价格更是直线上升,2012年3月刚刚公布的“胡润艺术榜”上,范曾以9.4亿元蝉联榜首,比2011年的3.9亿足足增长了5亿多。
范曾“狂傲”,但他“狂傲”得令人敬佩,他是中国第一个自觉纳税的艺术家。20多年前,范曾先生通过荣宝斋以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台湾人20幅作品,收益50万,钱到手后他立即交税15万,这在当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税务机关为了表彰范曾的照章纳税行为,特地对他进行了表彰。此后几十年里,范曾一直严格恪守着纳税义务,从不打折扣,如今他每年纳税都在千万以上。
纵观历史,凡狂傲者,不分贫富,自是有狂傲的资本、经历与激情。他们富则兼济天下,忧国忧民,关键时刻,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穷则独善其身,虽不能应者云集,亦出落得齐家有方,铁骨铮铮,决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范曾的“狂傲”中就充满了思想激情,很多时候闪烁着光辉照人的风采。他曾不止一次豪放地说:“范曾,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炎黄后裔,我愿意让世界各国人民看一看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腰板硬硬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在我的作品中,我所描绘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我的作品就是要力图告诉人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爱、自重、自信、自尊的伟大民族!”
这发自肺腑、掷地有声的话语,是狂、是傲,只能由世人评说。
淡看金钱慈爱为怀
—“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
作为一代书画大家,范曾大隐于世,却心挂世人,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他以先人范仲淹的教诲是尊,多年来一直淡看金钱,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早在1984年,范曾调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时,看到艺术系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学校一直无力改善,他决定不等不靠,不向国家伸手,自己画画卖钱来解决,通过自己的辛劳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当时范曾住在南开大学北村1号4楼的一个小房间里,条件很差,夏天房间里奇热无比,人坐在那里都要出汗,别说画画更要遭多少罪了。范曾全然不顾,一心投入创作,实在热急了,就到厕所里接一盆凉水冲个凉,回来继续画。冬天房间里又不暖和,为了挥洒自如,不能穿太多的衣服,冷了,只能靠搓手跺脚取暖。暑往冬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范曾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创作了200幅作品,卖了400万元人民币,连同他当时的所有家当一起捐给南开大学建了艺术系大楼。
艺术系大楼建好后,学校要把它命名为“范曾楼”,范曾听后淡然一笑,以一句“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婉言拒绝了。事后他对朋友说:只要对南开学子们有好处,我就欣慰了。
近年来,随着绘画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收入的增加,范曾先生更加看重自己的社会责任,经常奉献爱心……
2003年,当“非典”袭来时,身在外地的范曾心急如焚,考虑到南开师生抗击“非典”需要大量资金,于是慷慨解囊,捐款人民币50万元,并书写了“抗击非典,匹夫有责”与大家共勉;2002、2003年,他共收入500万,竟捐出了400万。
2004年范曾与季羡林、王蒙等55位知名学者一起联合发出倡议,募捐建立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育才图书室”,为此他出资100万元人民币,成为最高额度的个人捐助者。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捐助仪式上人们发出誉美之词时,他则平淡地说:“我是一介书生,这只是尽我能及为教育事业尽一份心而已。”事后温家宝总理对这项活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家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关心,表现出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使我深受感动!”
2005年,范曾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重点项目—新版《大学语文》创作了与教材选编内容相关的鲁迅、丰子恺、丘吉尔、戴高乐等17幅人物肖像画;为年轻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每人作画一幅,所有这些画,如按市场价格计算,无疑是巨款一笔。
2007年,范曾不仅纳税1000多万元,成为我国书画界纳税最多的画家之一,还将市价不菲的《范仲淹与渔夫图》、《炎黄赋》等10幅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身在国外讲学的范曾,听到消息立即赶回国内,第一时间向灾区人民捐款1000万人民币。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范曾马上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成为继汶川地震后再次捐款最多的艺术家……
范曾的这些所作所为,没人要求、没人督促,只是自己内心深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然,只有给予,不求回报,他有着与众不同的金钱观。对于金钱,范曾先生有一段名言:“一个人一生所需终有限,你再有钱,也不能一天吃一个熊掌,那会流鼻血;你有钱用金马桶照样便秘;如果钱是火,人是钢,那么我这块钢无论多少火也是无法融化的!”
范曾就是这样,处世为人,既有才人狂放不羁之傲骨,又有诗人任率纵情之性格,更有菩萨慈悲为怀之柔情。
范曾在荣获“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上榜人物时,面对褒奖曾真诚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对祖国和父母要有感激之心,对人类文明和经典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恻隐之心。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三心,就是一个成熟的人,就可以缔造和谐社会。”无疑这是他精神境界的真情告白。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生前曾这样评价范曾:“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步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一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如今已经75岁的范曾,对社会的赞誉坦然以对,他说自己归根到底是一位画家,希望人们更多地从画作上去评价他。
感谢范曾先生,慎独澹泊,一位真正的大家,高山仰止。
(责编: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