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现阶段,软式排球已成为东莞市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其参与人数逐年增加,通过对现阶段东莞市中学生软式排球发展的现状及走访调查发现在软式排球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软式排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一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完善软式排球教学方法、手段,促进其更快的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软式排球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软式排球教学 影响因素 对策
软式排球运动是近几年来在我市新兴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学生运动项目,它融技术、智力和体力于一体,能够比较全面的锻炼人的协调能力、耐力以及培养人的良好个性品质。为了更好地提高软式排球教学质量,探究如何高效快速地使学生掌握软式排球技术动作,成为广大科研人员、教练、学者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现行软式排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时安排不合理,阻碍了软式排球运动的发展
在我市有部分学校开设了软式排球课,通过对其调查发现:软式排球课程一般安排4-8个课时,因为受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压缩了软式排球课程。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安排课程不是很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有71%的学生认为教学时间太短,不能很好的掌握各项软式排球技术要领。这些调查反映出当前软式排球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软式排球课时安排较少。软式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运动,必须长期的练习,不断的总结,才能不断纠正错误动作提高软式排球技术。如果没有用时间保障,那么学生就不能系统的掌握软式排球技术动作。
(二)专门从事软式排球教学研究的老师较少
软式排球老师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很少接受过正规的软式排球训练,他们对于自己的所从事的专业的认识也是后来在软式排球教学过程中慢慢总结出来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是根本不能胜任软式排球运动教学的,从而无法从事高质量的软式排球教学工作。很多学校仅仅只是为了开展软式排球教学课程而开展,完全考虑不到自己是否具备从事软式排球教学的师资。
(三)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以传统教学形式为主
现阶段要对软式排球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摆脱传统体育观念的束缚,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做到软式排球课程设置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了解大学生的需求,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变更,不能死搬硬套,充分体现出软式排球的娱乐性、趣味性,做到统筹兼顾。教学内容要有新意,即要抓基础,又要重实效,做到会讲、会教、会纠正错误动作,保障学生运动方式正确,强度适中,并提高学生的软式排球技术,从而促进学生对软式排球运动学习的兴趣。
二、对提高软式排球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对软式排球的教学进行改革
开设软式排球课,主要传授以软式排球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对高年级学生开设软式排球专选课,主要传授以裁判法、软式排球竞赛法、战术欣赏等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软式排球的技战术和理论,才能提高学生对软式排球学习的兴趣。第二要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钻研和运用,掌握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加快学生对基础动作的定型。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善软式排球学习的条件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是综合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当前能较快提升我市软式排球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使其知识结构在实际训练中得到灵活运用,提高训练的科学化行,才能使他们及时了解软式排球运动的最新发展理念,才能跟上发展步调。
(三)丰富大学软式排球课的授课内容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与教学有关的趣味性活动,对抗练习,总之一定要用多种方法,多途径的来授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软式排球运动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对其进行高质量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实现教学目标。
(四)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尽可能多的体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新知识时,人的内因起着决定作用,内因决定外因,主观能动性是人完成一件事的力量源泉。假如学生本身对软式排球的学习热情不高,那么学习效果必定会很差。教师一味的生搬硬套教学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分组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三、结论
(一)软式排球课的优化研究势在必行,只有改革和完善软式排球课自身,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软式排球课的优化首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入手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软式排球技术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实用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全面的学习软式排球技术是今后软式排球课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软式排球的兴趣,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借助相关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学生学习有良好的“软件”条件,这也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慎重考虑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史为临.发现学习理论在软式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体育学.2003(1).
[2] 刘毅伟.洛阳市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24(1).
[3] 应圣远,王加强.软式排球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丽萍.成都市软式排球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