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的独到眼光

2013-04-29 00:44王爱军
醒狮国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宪宗仪仗道士

王爱军

◎由小见大

柳公绰从小就有点圣人的模样,非圣贤的书不读,在自我修养上“狠斗私字一闪念”,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上,他却看得很重。有一年发生天灾,粮食欠收,老百姓多吃不饱饭,这在家境富裕的柳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柳公绰则不然,虽然衣食无忧,他却有一种“忧天下之忧”的情怀,自觉减少了粮食消费,每顿饭不超过一碗,只吃个半饱,一直到丰年,才恢复了原来的饭量。有人不太理解,曾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能一个人吃饱吗?”

柳公绰的走红也是因为一桩小事,这使他一下子闻名全国。公元816年,柳公绰被任命为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上任那天,按照礼仪,前有清道,戟阵追随,后有鼓乐,旌旗招展,仪仗甚是隆重和威风。正行进间,意外发生了,一个神策军军兵纵马横冲直撞,整齐的仪仗队立刻被冲乱了。肇事者很快被擒下,大家回头看这位新上任的市长如何处置,柳公绰面色严肃,说:“依照法律,擅闯京兆尹仪仗的人处以杖击。”大约是对神策军们早就看不惯了,衙役们一阵棍棒落下,刚才还威风不可一世的神策军兵,顷刻之间便气绝身亡。

这个祸可惹得不小。因为当时的京师长安有著名的三大恶:中使、闲汉、军神策。这三种人没人敢惹,因为他们的背后是太监等皇帝身边的人,所以明知他们做了违法的事,也都躲着走,免得引火烧身。果然,第二天,柳公绰就被请上了大明宫延英殿。问话的是满脸怒气的唐宪宗,罪名是“独断专杀”,就是不经请示而擅自杀人。

听到皇帝质问的口气,一般人早吓傻了,可这位柳公却没事人一样,从容回答说:“陛下不认为臣无能,让我管理一方土地。此次臣初次上任,就有人违反法令闯进仪仗队伍之中,这不仅是对臣的无礼,更重要的是在蔑视陛下的权威。”

宪宗一听,这个倒是有理,又追问说:“事后为什么不上报?”柳公绰说:“不该我汇报。”宪宗又来气了,“那谁该汇报呢?”柳公绰依旧不紧不慢:“按照隶属关系,此人所在的神策军应当上报;如果死在大街上,由金吾街使上报;如果死在坊里,那么应当由左右巡街使上報。” 宪宗没词了,只好反过来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之后,他回过身来,对左右的人说:“你们以后遇上柳公绰这个人要多留心,连朕也怕他几分。”

真是没有最恶,只有更恶,自此,京城的三大恶们也懂得了眼里出气,做事大为收敛,首都的治安由此为之好转。

◎从近知远

其实柳公绰的行事风格,更多的不在于用强,而是重理,这屡屡让他有出人意料之举。

柳公绰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时,曾巡视到邓县考察刑事案件审判情况。当时监狱里囚禁着两个县吏,一个是因为受贿,另一个则因为玩弄法律条文行奸使诈。县令知道柳公绰素来痛恨借助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因此猜测那个贪污的人恐怕性命难保。然而最终被处死的却是另一个县吏,县令糊涂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柳公绰回答说:“贪污的县吏犯法,法律还在;奸猾的县吏毁法,法律就灭亡了,谁的危害更大呢?”法律是维系天下的支柱,它的尊严远比贪污几个钱重要,县令深为他的见解所钦服。

公元825年,牛僧孺被罢免了宰相职务,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对于这样一个过气的官员,许多地方官们都没了往日谄媚的笑颜,可路过襄阳时,却有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当时驻守襄阳的正是柳公绰,只见他一身戎装,率领整齐的仪仗,提前到驿馆前列队迎接。牛僧孺大为感动,部下们却不干了,因为当时襄阳的地位高于武昌,用的礼节显然有些过了。柳公绰说:“我们方镇以隆重的礼节迎接宰相,并不是来结交私情,而是为了尊重朝廷。”在那个时候,唐王朝日渐衰落,藩镇没人拿朝廷当回事,柳公绰不惜降低身段迎接牛僧孺,深意正在于此。还有一次,柳公绰闹病,恰好有个道士来进献丹药。柳公绰问他是从哪里得到的,道士回答说:“在蓟门。” 当时蓟门的朱克融刚叛乱,柳公绰立即说:“可惜呀!药是从叛贼境内得到的,即使灵验有什么用处?”吩咐倒掉丹药,把那名道士驱逐出境了。

在唐朝后期,柳公绰是少有的栋梁之臣,他的出类拔萃,在于他的见识和眼光,这使他总是能先人一步,看到问题所在。见小而知大,从近而知远,人与人的距离,有时就在这见识和眼光。

编辑/王玉

猜你喜欢
宪宗仪仗道士
唐宪宗与元和中兴
唐宪宗与元和中兴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A New Way of Dao
朝鲜时代卤簿制度与仪仗军服饰
《道士下山》
欢乐元宵节——《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一顶神奇的道士帽
此去不经年,后会终有期
《道士下山》:红尘乱世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