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秘密

2013-04-29 00:44庞朴
醒狮国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阶级一体太极

庞朴

世界上的好多民族都对数目“三”有着特别的好感。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还很难证明这种偏好是从一个源头传播出去的,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生长的土壤。

拿中华文化来说,作为传统文化支柱之一的《易经》八卦,就是由三画组成的。这是迄今所知的以三为一体的最早图形。为什么八卦偏是三画,而不是两画或者四画,便是一个很不容易说得清楚的难题。有人认为作为宇宙原始的“太极元气”,便是“函三为一”的,就是说,它是三位一体的,充满了玄妙。

◎三和参

“三”字在汉字中有时写作“叁”,一般称之为大写体,或者叫会计体,是为了防止涂改而借用来的一个数字符号。其出现年代,大概在西汉。“叁”字借自“参”,“参”字早在“叁”字出现以前很久,便曾作“三”字用了,譬如在《左传》和《国语》中。“参”字之可以作“三”。 大凡与三数相关的,无论是数量还是次第,乃至三分和三倍,时间和空间,都可以用“参”字来表示。于是,这个“参”,真正成了大写的“三”!

◎二生三

老子在谈他的宇宙生成论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谓“二生三”,也就是阴阳冲摇而和,它是万物的存在逻辑;所谓“三生万物”,则是说,万物正是这一逻辑的现象存在。

“三”有时候不以三个实体的面目出现,而是依存于“二”之中,表现为“二”之二者的某种关系,那“二”便充当了“三”的代表。例如,有一种天文仪器叫“参表”。

“表”是直竖着的木棒或石柱。所谓“参表”,不是三根表,而只有两根表;两根表构成一种关系,第三者便隐存其中了。《淮南子·天文训》记测定东西方位之法有:“先树一表东方。操一表却去前表十步,以参望”等等。从两根表的关系中,可以望出第三者来,这便是参望;这样的仪表,便叫参表。《管子》用参表做比喻,说从君臣上下的关系中“相希(目希)”即相望,便能望出“邪者”来。

所謂“以相参验”,就是以儒者之见和文吏之见互相校核,其目的在求得一个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种见解。这大概正是此种校核所以谓之“参验”而非“二验”的原因。当然,“二”的因素在这里是绝不可少的;没有“二”便出不来“参”,有了“参”便隐含着“二”。所以,有一种说法便称这种参验为“参贰”,如:鸿知所言,参贰经传,虽古圣之言,不能过增。(《论衡·案书》)范仲淹也曾提出:予参贰国政。

“参贰”的“贰”字,是对立者的意思。参贰的完整意思,是说对第一者提供一个对立的“二”,以期得出“三”。这也就是《左传》上所载的那一段关于“和”的名言的精髓。那段话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因为任何一个“一”都只是一偏之见,献出它的对立面来,遂成为“二”的局面;有了二,也就便与出来“三”,出来三,也就出来全面的完善的结局了。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谓的“二”,不是任何一个非“一”的他物,而是与“一”正相对立的对立者。这一点至关紧要。因为仅仅存在差异而非正相对立的两物,不能深刻暴露此类事物的全部矛盾,不能概括此类事物的全部本质,因而也综合不出一个完整 “参”来,收不到“参”的效果,解决不了前进一步的要求。而大凡明哲之士的明智之举,多能自觉地去发现对方乃至树立对立,以使自己由“一”通过“二”而进至“三”,收到“参”的效果,达到更高境界。不陷在这种二的纠纷里,非此即彼;而倒是“以是相参”,让二生出三来,得到平衡与和谐。

一切带“参”字的动词,本来都是这个意思。如参考、参校、参议、参稽、参观、参验、参互、参预、参加……都是要求就原先的“一”,加入一个正相对立的“二”,以使矛盾更为突出,本质更为显露,从而得到一个完满的“三”。

◎三 位 一 体

以三记录的最神圣的思想,大概莫过于三位一体。好多宗教都有三位一体说。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说法是:天主圣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天主的本性是爱。天主父是此绝对爱的自我给予;天主子是此绝对爱的自我接受与答复;圣灵则是此绝对之爱的自我合一。

佛教有所谓三宝:佛、法、僧。道教有所谓玄、元、始三气和由元始天尊化身而成的三清。此外许多原始的宗教如伊特鲁里亚宗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中,都有所谓的“三联神”,即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三位高级神灵。儒家不是真正意义的宗教,但它在谈到宇宙原始的时候,也认为,“太极元气”,是“函三为一”的。

为什么一体会分为三位?怎么样三位而共有一体?这在人类认识史上,也许首先是出现在宗教里的问题。但在其他方面,譬如说,在音乐领域里,我们也碰到了很奇妙的三一现象。文献表明,我国古乐的五音、十二律,都是和“三”紧紧拴在一起的。

◎哲学释三

对于三与一关系,哲学家们另有自己的解读。《庄子》:“古之人在混茫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这是对人类社会开始前的状态的一种设想。那时候,总的情况是混茫,一个朦胧的“一”;这个混茫内含阴阳,它们是“二”;这个阴阳又处于“和静”即非阴非阳亦阴亦阳的状态之中,于是原先的一和二便成为第三态。这个第三态,叫做“至一”。这个“至一”,便是一体而分为三位、三位而共有一体的。一切宗教的至尊者,大概都可视同这里的“至一”,都是如此这般构建起来的。

宋代哲学家在讨论三一问题时,表现得最为理智。张载说过:“极是谓天参。数虽三,其实一也,相成而未形也”“有两则有一,是太极也。若一,则有两亦在,无两亦一在。然无两则安用一?不以太极空虚而已,非天参也。”

所谓极或太极,指宇宙的开始;它应该是一。但它并非空虚的一,它内含着两,即对立的阴阳。有一有两,是为三。不过这个三,并没有三个体,而只有一个体;这叫做“数虽三,其实一”的“天参”。

“天参”就是天然的三,天生的三。这个三,由一和两组成,有如一个钱币和它的两面。因此,这个所谓的三,也正就是一,只是这个一,必须视如三,整个世界,才得活泼起来。

“天参”既然是“天”参,就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或者说,是普遍的。事实也正是这样。多年来,有人只是看到两,只是看到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只注意于对矛盾着的双方的认识,譬如说,只看到阶级的斗争、斗争的阶级,而看不到这斗争着的两个阶级属于同一个社会,看不到社会和阶级本是一个钱币和它的两面;一句话,只知有两,不知有三,于是闹出许多人为的麻烦来。

了解了三的秘密,当有助于我们从二分世界中解放出来。

猜你喜欢
阶级一体太极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