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没有失去纯文学

2013-04-29 00:44陈佳冉
醒狮国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纯文学文学期刊发行量

陈佳冉

文学更多地供大众消遣,而不是让每个人的阅读都上升到哲学高度。严肃的作品有人看,但人数不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客观表现。

近日,《收获》杂志再度捧回“上海市著名商标”大匾,这已是该杂志连续四届获此殊荣。作为一本纯文学杂志,《收获》在市场上的求生可谓步步艰辛,它的发展轨迹折射了我国当前纯文学期刊的艰难处境。

如今不是文学期刊的黄金年代。读者越来越少,印数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少,谁都看得出来,《收获》的成功是孤立而执拗的。“就像潮水退去,留在沙滩上搁浅在那里”,纯文学期刊日渐式微,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经济效益都呈江河日下之势。大部分文学期刊的编辑成了“沙滩上”孤独的守望者。

有人将“文学期刊的没落”简单等同于“纯文学的没落”,造成这个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几年里,文学承担了很多社会功能,不少社会问题、大众诉求都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和体现,从而出现了“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这些文学类型都从社会学角度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营造出一种文学的“假性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80年代的文学承担着改革开放的启蒙作用,虽然当时一本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可以达到200万份,但这绝不只是文学艺术之功。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有那么多文学期刊。每个省、每个地级市,甚至一些县都有自己的纯文学刊物。法国有400种文学刊物,最大的一家发行量才1500份;美国甚至没有纯文学杂志,都是在综合性杂志上刊登文学作品,《纽约客》上通常是两个短篇小说加上几首诗歌;英国的纯文学期刊《格兰塔》,也不过5万份的销量。从这个角度看,拥有《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销量过万份期刊的我国的纯文学,不但可以说没有没落,反而还很繁荣。

作家张炜认为,纯文学作品的门槛很高,纯文学阅读是有条件的。高耸的阅读门槛和快速丰富的文学消费、文化消费形成巨大的势差。在众多眼花缭乱的网络、电子文化产品中,纯文学刊物和图书无疑都是处于弱势的,这是文化氛围改变的必然结果。文学更多地供大众消遣,而不是让每个人的阅读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这个角度讲,很多文学期刊被“大浪淘沙”,但我们并没有失去纯文学。

编辑/林青雨

猜你喜欢
纯文学文学期刊发行量
“纯文学”概念的历史生成与意义
——以纯文学在近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现身为例
主持人语 讨论的过程比讨论的结果更重要
世界新闻纸持续减产
外汇储备增加并不必然引致货币发行量增大
河南文学期刊社长(主编)座谈会在开封举行
日本新闻纸持续减产
长风破浪会有时——2016年《中国老区建设》发行量稳中有升
文学期刊从未,也不曾离开
文学期刊 当“内外兼修”
“纯文学”界定及其混用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