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语境下对摄影纪实性的思考

2013-04-29 20:15:32王再刘佳佳
创作与评论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闻照片纪实性符号学

王再 刘佳佳

1826年N·涅普斯拍摄出了世界第一张影像,如今照片已成为世界上最令使用者喜爱的视觉媒介。但具有纪实属性的摄影在其诞生后的很长时间里,都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了跻身艺术的行列,它曾追随艺术而去,其与生俱来的纪实纪录性一度遭到嫌弃。最终摄影还是依靠其纪实性被世人承认和认识,并从其纪实功能中开辟出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重要应用。

一、摄影纪实性的天然存在

摄影借助于器材和光线,对客观事物进行着最为可靠的记录。摄影,本身就是纪实的。其纪实性指的是,拍摄者只能拍摄当时存在于镜头前的东西,且镜头前的事物实际面貌是不可改变的。照片指向的是“当时存在的情景”,过去和未来都不能被拍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和情景也不能被拍摄。在拍摄的那一刻,图像与其所指代的现实存在共同在场。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摄影在发明之初,这种对现实的记录也让人感到恐惧,被认为是“神灵的亵渎”。并因此遭受排挤。与此同时,摄影最终重新发现了自己,人们用新闻现场的照片来证实新闻事实,用纪实摄影来认知和改造社会。社会接纳了作为纪实语言的摄影,并对其形成了依赖。

可以说,摄影的纪实性为它带来神奇的魔力。在新闻摄影领域,看到了新闻照片,人们才更加相信这件事情发生过;在法庭上,一张照片起着证据的作用;漫长的一段历史,留在记忆中的常只是几张经典的照片;在生活里,我们将爱人的照片藏于钱包内随身携带,就像与自己爱的人同在……人们甚至将照片等同于事物本身。苏姗·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就曾说:“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物象同时也是物品。”那么,摄影的纪实性究竟为何物呢?

在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对符号“三位一体”的定义中,符号为包括符号形体(representamen)、符号对象(object)和符号解释(interpretant)的三元关系。符号形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对象就是符号形体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符号解释也称为解释项,即符号使用者对符号形体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即意义①。而在新闻摄影中,符号形体就是作为视觉符号的新闻照片;符号对象就是新闻照片所拍摄的对象;符号解释就是新闻照片所传达的某一新闻事实以及意义。我们可用图表示如下:

图1:新闻照片符号三位一体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新闻图片的拍摄就是通过拍摄对象来代表新闻事实的过程,也是将拍摄客体转变为视觉符号的过程。对于摄影记者而言,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为他最终要表现的内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将可以代表解释项的拍摄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中抽离并固定下来,将拍摄对象转变为了视觉符号。

在这个范式中,摄影的纪实性终于可以得到更清楚的解释:纪实性是就基于照片与拍摄对象的关系而言的,摄影的纪实性就意味着拍摄对象与照片之间一定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在符号学语境下,作为视觉符号的新闻照片,与其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清晰的。因此,作为摄影本质属性的纪实性天然存在。

二、摄影纪实性与真实性的区别

长期以来,摄影界一直认为基于纪实本质的新闻摄影体现了现实或历史的一个真实瞬间,似乎纪实性就应该意味着真实性。所以当有人提出一幅新闻照片“失真”时,我们会感到大惑不解:既然照相机不会撒谎,照片为何常常撒谎?纪实性与生俱来,真实性竟屡遭破坏!为了弄清楚“失真”源自何处,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上文中皮尔斯对符号的定义。笔者认为,新闻照片之所以会出现“失真”是因为纪实性虽然保证了真实感,却保证不了真实性。在图1中的第二阶段(从拍摄对象到照片阶段)必然为真,但在它的上游——新闻摄影过程的第一阶段(从新闻事实到拍摄对象阶段),却为“失真”留下了种种纰漏。除了后期的处理手段如PS对照片本身人为进行技术修改外,其他新闻照片“失真”的情况都发生在第一阶段。

一般而言,对新闻照片造假现象有这样的分析:一事实造假,指的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为假。二本质造假,指的是报道的事实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质。三形象造假,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人为地安排不存在的形象。②而在符号学语境下,这三种造假类型分别对应为:作为符号解释项的新闻信息造假、拍摄对象与新闻信息两者表意关系不成立、拍摄对象造假这三种情况。我们现在就对这些常见的新闻照片造假手段,进行一番符号学的分析。

1.假新闻的假配图: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这是最为彻底的一种新闻照片造假。它从新闻事件本身到新闻照片的拍摄都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的。如2004年某晚报社摄影记者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荣获“荷赛”(单幅)三等奖,但其实是摄影记者事先想好主题,再到婚纱店请专业的模特摆拍出来的。这样人为制作出来的照片被当作新闻图片,已经完全破坏了新闻真实性的底线。这张新闻照片中的文字说明为:一对情侣穿着婚纱,戴着口罩,穿过马路去拍照片。但因为作为符号解释项的新闻事件就是不真实的,所以拍摄后取得的所指当然也为假。

2.假新闻的真照片:移花接木或以偏概全

在这种类型中,照片是百分之百的真实,但是在拍摄对象与所要说明的新闻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却不成立。也就是说用来佐证的照片的内容与新闻之间不相符。这种不符有可能是两者根本不是一个事件的移花接木。如2004年12月30日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头版图片,欲表现12·26的“世纪海啸”,而照片内容却是两年前的中国杭州“钱塘江潮”。两者严重不相符。

另一种情况是两者处于同一事件的以偏概全。拍摄对象只是整个事件中的一点,甚至是非常特殊,没有普遍性。用这样的真实片断来代表新闻事件的整体,就非常可能是“失真”的。如在一个贫困村,只拍摄富裕的村长一户的生活状况。另外,拍摄者还可能只选取时间流中的“某一刻”来说明这一事件,这也会是不实的。如用一年只有一次的电影放映来说明农村文化生活的繁荣。

在这种类型的新闻照片造假中,表现内容与表现主题,即能指与所指都为真,但问题存在于他们的表征关系为假。也就是说用来佐证的照片的内容与新闻之间不相符。一个事件的照片不能表现另一个事件,没有普遍性的局部也无法来表现事件的整体。

3.真新闻的假照片:常见的摆拍造假

新闻照片的摆拍是最为古老的一种造假方式,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种。在采访现场,我们常可以听到摄影记者“这样站”“这样拿”甚至“再走一遍”等摆姿势的要求。这样的惯性思维也影响到了采访对象,他们通常会问记者“我要如何表现”。 似乎只有经过摆设的场景才能更符合完美的要求。新闻摄影成为对表演的指挥。当然,新闻摆拍不符合真实性要求,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却方便快捷,且可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成为快节奏、严要求的传播时代的拍摄的“捷径”。然而新闻真实毕竟没有“捷径”可走,消除新闻摄影界“摆拍”的不良风气,需要受众的监督,更需要从拍摄者的主观意识开始。

例如,2012年11月17日出版的浙江《今日早报》的这则摆拍事件在微博“@报纸观察”上一经曝光,就引起了疯狂的扩散。在头版的主图上的这张《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新闻照片中,由于摆拍展示的需要,女兵同志们都将报纸报头面向镜头,就导致了面向自己的那一面并不是关于十八大的相关报道。以虚假的方式来报道十八大与十八大精神中的“求真务实”完全不符合,逆道而行。这张严重摆拍的照片,在读者和网友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针对此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当天随即做出致歉声明。从中看出,公众具备对摆拍照片的辨别能力,有了广大新闻受众对新闻媒体工作进行监督,就能更好地抵制造假照片。媒体工作者应当从中警醒,以此为戒。

实际上,新闻摆拍的实质是人为地改变拍摄对象,用假的能指去表征一个真实的能指。其初衷是为了达到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殊不知完美需要真实性作为提前。不真实的完美只能让人感到夸张和滑稽。

图2:《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

至此,我们分析了新闻照片“失真”的各种情况及其原因。从中可以看到,摄影中纪实性与真实性虽紧密联系,但又是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在从符号解释项到拍摄对象的第一阶段,决定着真实性关系。在从拍摄对象到照片的第二阶段,才是基于纪实性关系。其中,提供真实感的纪实性是摄影的天然属性,并不影响新闻照片的真假。而在真实性的第一阶段,如有不慎,则很容易造成失实。同时这也说明了,即使是“失真”的新闻照片,也未改变摄影的纪实性,作为本质属性的纪实性天然存在。

三、摄影在内涵层面的符码

既然纪实性不会造假,“失真”的源头在于从解释项到拍摄对象的第一阶段,那么是否拥有了真实性基础的纪实,就会是绝对的真实?答案也是否定的。

现代修辞学的“喻说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思想不可能超越“喻说”过程而获得纯粹的思维形式。……任何“现实”、“事件”、“真实”都必须“屈从”于这些制控才能成其为现实、事件、真实,才能被思想、言说和传递。换言之,被圈入取景框中的“现实”就已开始成为某种喻说化了的,屈从于语言所赖以指涉的所有复杂的形式规则的,甚或是已按照某种叙事模式成为了“故事”的“现实”。③就摄影而言,在拍摄者还未举起相机进行拍摄之时,意识形态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在从现实到照片的过程中,摄影者是一个符码化的操作。这样,在照片中所看到的事物所具有的意义,已经不只是事实本身的意义,而是摄影者赋予事物的新的意义了。

罗兰·巴特对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进行划分,认为外延意义为意义的第一个层次,内涵意义为意义的第二层次。内涵意义借助于外延意义进行表达。这样我们知道,在一张照片中,作为“字面意义”的外延固然是真实的,它的内涵层面却依然在喻说,在操作,在建构!尽管这个建构的过程具有隐蔽性,以至于我们常常自然而然地去接受和相信。由于摄影在内涵层面的对视觉符号进行的编码,除了真/假,照片还拥有了优/劣之分,甚至形成了摄影师的个性分明的风格。至此,我们在照片和现实之间,再找不到一个纯净的“真空地带”了。

因此,摄影的纪实性以相对的方式存在着,而不是绝对的。摄影的纪实性“赖以维持其‘真实效果的,只能是‘字面意义的‘真实承诺④”。尽管摄影有着纪实性的局限,依旧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这镜头前的相同的事物仍可以有千万种样貌。

可以看到的造成照片不同风貌的因素有:

1.主观方面,摄影个人风格的介入

所有的摄影者在选取题材和进行拍摄的时候,都不会是无选择和无目的纯粹记录。一位摄影师所表现的内容的方式,无疑会受到摄影者主观心灵和生活态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最终决定了其作品独特的风格。

有着中国情缘的世界级纪实摄影大师法国的马克·吕布,自1957年以后的半个世纪里往返中国20多次。他生性羞涩,喜欢靠直觉的抓拍和自然光。所以在中国,他总是安静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坚持用“局外人”的新鲜视角,拍摄普通人的命运。这让他的片子总有一种诗意的美感。而另一位世界级纪实摄影大师美国的史提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则偏爱东南亚、中亚地区。他喜欢拍摄独立成故事的人物肖像,对色彩和光影的运用让他的所有片子都有一种凝重感。

2.客观方面,与摄影有关的技术限制。

除了摄影者主观的风格影响之外,不同技术手段的使用也会造成每一张照片之间的差异。简单地来说,面对同一个拍摄对象,拍摄手段的不同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平视是最常见的拍摄方法,但是也最容易带来视觉疲劳,画面显得过平,没有视觉冲击力。所以摄影记者总在寻找尝试新的拍摄点和方法,努力拍摄构图特别的照片。他们或使用仰拍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或使用超大光圈拍摄特写使得景深极浅,只突出人物的眼睛;或使用长焦镜头将人物从背景中分离;或为主体寻求简单的背景或合适的陪衬……例如,曾有都市报的摄影记者为了拍照使用6米长的升降杆,将相机锁定到高处进行遥控拍摄,就是利用拍摄技巧来取胜的方法。成熟的摄影师或摄影记者熟谙着这些操作技巧,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更好地借助被摄物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这些也都属于拍摄者在内涵层面上对图像的意义进行操作的手段。

于是,现象与意义就这样共呈于一个平面上,图像既是被摄事物的现象,也同时呈现被受众解读的意义⑤。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掺和在一起,事实永远掺杂着意义,这就使得摄影的纪实性永远只能是相对的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摄影本质属性的纪实性,既天然存在,又相对存在。为此,我们对从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入手对新闻摄影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纪实性为摄影的本质属性。又对新闻照片造假的三种情形做了符号学的解释,厘清了纪实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区别。另外,由于摄影会受到拍摄者主观和技术客观的影响,摄影在内涵层面会产生不同于外延的新的意义。这清楚地说明了纪实性没有绝对的,只是相对的。总之,符号学语境下我们可以重新认识摄影的纪实性,也只有研究了摄影的本体,才能解决好摄影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其他问题。

注释:

①黄华新、陈宗明主编:《符号学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姬敏敏:《网络传播中新闻图片造假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毕业论文,第18-19页。

③④臧策:《一个“神话”的解构——论“纪实摄影”》,http://www.cphoto.net/luntan/zangce/02.htm.

⑤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页。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新闻照片纪实性符号学
读图时代报纸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16
新媒体时代宽画幅新闻照片的拍摄探索和尝试
传媒评论(2018年5期)2018-07-09 06:05:30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新闻传播(2018年1期)2018-04-19 02:09:00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从绘画出走的摄影对绘画的影响
公益广告的纪实性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8期)2016-10-27 11:24:03
网络新闻照片特点及体裁浅析
符号学理论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2
符号学研究
外语学刊(2010年6期)2010-01-22 03: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