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提出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将体质健康测评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相结合,体育测试达标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教学
一、 前言
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每年监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掌握其健康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国家教育和体育制度相关信息资料。学校体育是体育事业和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呈现其教育成果。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国民体质乃至国民生活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标准之一。
二、 高校学生体育与健康水平现状
笔者通过翻阅文献从198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情况看我国青少年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标准提高了不少,原来大多是“豆芽型”,身材、个子矮小等也都得到了改善,2011年与2010年相比,大学生男、女身高均增长0.5cm、0.32cm,体重也分别增加了2.13kg、1.15kg,其中城市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值均高于农村学生,这可能是受到生活条件、营养水平等因素所导致差异。
大学生虽然身高体重等均有增长趋势,但是身体素质却下降很多,从2007年开始,我国大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连续几年呈下降现象,肺活量下降尤其明显,2010年与2007年相比男女大学生平均肺活量均下降188ml、154ml。近年来肥胖问题和近视问题也逐渐引人关注。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和评价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发生了变化。虽然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多年,但现有的体质测试缺乏健康监测的科学管理,测试效果未达到良好效果,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实际身体素质水平,大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三、 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学生体质健康测评的实施目的在于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其从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全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也有着促进作用,引导体育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增强大学生健康理念,提高健康意识,并使他们掌握增进健康的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
(一) 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终身体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这是立足于现代教育思想,促进高校体育科学化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制定体质测试,全面、科学评价学生体质,特别是个体评价标准,如身高体重标准,肺活量体重指数等,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指数看出自己的身体体质不足之处,让每个学生可以根据适合体质健康标准锻炼身体,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学生在寻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体质达标锻炼方式后会激发他们锻炼身体的兴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符合高校学生心理需求,有利于将原先的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教育转向为身体素质锻炼的健身教育转变,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体育课与课外活动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实现高效体育、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接轨。
(二) 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之前版本相比较增加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座位体前屈、台阶试验、握力等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测试,在评价指标上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学生体质健康受到的关注由素质方面转向健康方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测试项目运动技能评价指标少,多以身体技能和身体形态为主,难度与以往相比有所降低,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目的在于达到健康标准,避免了原先的体育教学教什么练什么考什么,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
(三) 制定奖励机制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对早操、课外体育锻炼出勤率超过98%或是参加校运会、体育比赛获奖学生,各项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均可奖励5分,学生体测成绩达到良好才可参评三好生、奖学金。这无形中就会促进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机会坚持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视发挥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行为。
四、体质健康标准融入体育课程的途径
(一)体质健康标准与教学大纲相结合
当前,高校对于体育教学大纲的选择大都遵循三个原则:健身性、实效性、科学性。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为身体练习,健康知识是载体,通过体育教学和科学锻炼,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程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应科学健身,体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立两种以上的身体锻炼体育项目,并逐步形成其体育优势。通过督促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让学生达到最基本的运动能力。通过考核、测评管理手段,促进学生坚持健身锻炼、比赛活动,形成锻炼习惯。
(二)体质健康标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质健康标准的对象是学生,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增加球类运动、田径投掷项目等教学内容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选测的如篮球运球、排球垫球、投沙包等相结合,增强锻炼效果,丰富教学内容。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课标准有机结合。“达标”的测试结果和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结合,使体育课教学和体质健康测评活动既能结合又各有侧重。现在高校里学生很多一部分长跑成绩不合格,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心肺系统机能,引导学生科学有氧耐力锻炼,现在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教师的管束,容易沉迷于网络中,追求享乐,在运动上也选择舒适、休闲的运动练习,意志品质薄弱,这也是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应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体质进行监测跟踪、反馈。
(三)体质健康标准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要求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不能盲目的追求体育成绩不顾及学生身体特点,把体育课上成测试课、训练课,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多样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及时做好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准备。制定周详的体育工作计划,把教学和达标测试紧密连接。体育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设计课时计划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特点。
五、结论与建议
(一)体质健康标准的推广与实施有助于大学生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它让大学生关注自身体质,提高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
(二)将体质健康测试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明确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意义、标准、程序,使学生系统掌握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知识。
(三)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测试的成绩合理规划教学工作,完善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体系,建立准确、及时反馈机制,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安排耐力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综合等级。
(四)增加学校体育设施投入,场地器材不足是目前制约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只有领导重视、部门齐心才能大力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为学生“终身体育”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学生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 黄群玲.学生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3] 李宜南,万平,赫忠慧.北京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J].体育科学.2005(2).
[4] 许小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J].福建体育科技.2007(8).
[5] 尚保春.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知度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