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凯迪歪
不利的自然天气条件与严重的大气污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雾霾天气持续出现。中国大气科学家们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雾霾问题要比此前料想和分析得更为复杂。
以往通常认为“雾只是自然现象”,但研究指出,中国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污染排放的人为气溶胶粒子不仅对霾有贡献,还作用于云雾的形成。气象科学所述的“气溶胶”,可简单理解为大气环境科学中的“颗粒物”,即我们熟知的PM2.5、PM10。
雾霾的形成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大气层节稳定度增加,使得每日正常排放和二次转化的气溶胶粒子进一步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凝结、并形成更多的云雾滴,造成能见度的降低。头一天残留下来的云雾滴会在下一天汇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在下一次天气过程前,连续数天雾霾污染维持与加剧。
2013年1月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持续数日,成为昭示这种空气污染复杂性和严重性的最新案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音叶)等研究者指出,异常的静稳天气和居高的气溶胶浓度共同缔造了这场污染。这类型天气在近年来非常少见,是造成雾霾污染的绝佳气象条件。铺就雾霾天的基石,则是北京和周边省市排放的大量空气污染物。
分析显示,北京细颗粒物PM2.5 中大多是直径小于1微米的超细颗粒物PM1,它的来源非常复杂。例如,来自工业燃煤和生活燃煤的排放各贡献约18%和14%、机动车贡献23%、居民日常生活及其他活动占了约19%。燃煤、燃油、居民活动是北京细气溶胶污染三个最重要的来源,但其他众多渠道包括燃烧天然气、露天焚烧、工业活动等都会为空气污染作贡献。
雾霾问题已经覆盖了整张中国地图。研究者将中国的霾主要分成9大区域,污染物在这些区域中相互传输,其中4 个已经形成区域性霾问题最大的地区。在华北平原,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河南关中平原等地已经划入霾区;在华东区, 霾区的主体是长三角地区,但已经涵盖湖北、安徽等地;在华南区,则是以珠三角为中心,霾区向两翼的广东广西等地蔓延;在西南区,四川盆地则“沦陷”为中国的新霾区。
研究还发现,我国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较高,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美的城市与城郊区。“仅是我国矿物气溶胶本底浓度(污染背景值),就与欧美国家城市区域气溶胶总和相当甚至更高”张小曳说。对于雾霾背后的大气气溶胶污染问题,研究者提出控制需要区域各省共同参与才能奏效,并且即使未来中国的空气污染控制措施100%实现,也很难稳定达到欧美国家的空气质量水平。
(转载自果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