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梁启超有感而发创作了“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此书共五回,约9万字,并未写完。这部作品畅想了从1902年到1962年中国的变化,其中很多内容与后来发生的史实惊人地吻合。
预言光绪帝自动退位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后南方各省开始自治,到1912年全国国会开设,中国实现共和制而不是他主张的君主立宪,国名叫“大中华民主国”。而在小说中,当时的皇帝罗在田退位,被国会选为大统领,即大总统。事实上,小说中的“罗在田”是指光绪帝,“罗”是光绪皇帝的姓爱新觉罗之意,“在田”是光绪皇帝名字载湉的谐音。
预言首功之臣黄克强
小说中还预言,通过维新造就共和国的首功之臣名叫黄克强,他被选为第二任、第三任大统领,是书中的重要人物。“黄克强”本为取“炎黄子孙能自强”之意,不料恰好与后来辛亥功臣黄兴的字一样。黄兴字克强,辛亥前后多以黄克强称之。
预言召开“上海世博会”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竟然还预言了“上海世博会”。小说中介绍:在1962年中国全国人民在首都南京大庆维新50周年的时候,各国重要纷来祝贺,参加盛典。“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万人。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坛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这也不能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