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权力的羽毛

2013-04-29 00:44
廉政瞭望 2013年8期
关键词:推卸责任警服协管员

近日“唐山两名女交警马路中央厮打”一事引起关注。两名身穿制服的女子在马路上厮打,互扯头发,双方的帽子都被打掉,后在另一名女交警劝解下结束打斗。随后,唐山市公安局发布通告称,打架者系“交通协管员”……

在官方回应的话语中,肇事、闯祸、闹出丑闻的似乎从来都没有正式工,而都是“临时工”。而且,“临时工”的家族如今越来越壮大:警察被曝打人了,说那是“警校实习生”;公务员被曝上班打游戏了,说那是“司机”;城管暴力执法了,说那是“协管”;交警当街互殴了,说那是“劳务派遣公司遣送的交通协管员”。

这些称呼,是官僚系统一套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的文化,很多卑微的身份就是用来推卸责任的。

或许从服装上看,两名厮打的女交警确实不是正式警察,而是临时工或协管员。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她们穿着跟交警很像的服装在街头厮打,因为那身服装,人们必然解读为“两交警当街厮打”,进而由此符号解读为警察的不顾形象。

很多时候,警察的糟糕形象就是在众多的类似事件中被固化,人们对警察的不满也由此累积。才不顾她是临时工,或是协管员,还是仅仅只是穿着警服的小流氓,看到警服人们就会当成警察,并上升到警察整体的形象和对警察权力符号的认知。

不仅是警服,警察有很多鲜明的权力符号,典型的还有在大街上呼啸而过的警车,标志明显的车牌号。人们才不管到底谁在开警车,谁在用警车,用警车干什么,看到警车,甚至仅仅看到一个警车牌号,就会浮现出警察的形象,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联想。

无论是警服也罢,警车也罢,都是警察这个符号的羽毛,公众是非常感性和直观的,他们评价警察形象,往往都是从这些羽毛,窥一斑而见全身。正是从这个角度看,警察必须爱惜自己的羽毛,千万别玷污了警服和警车在公众眼中的形象。

交警部门不要以为一句“她们是交通协管员”就可以推卸责任,就可以将警察形象与“当街厮打”切割清楚。她们是协警,警察形象就与他们脱不了干系。不要以为安上个“临时工”的身份,责任就是“临时”的了。是谁让她们穿上这身服装的?谁应该承担管理责任?谁在败坏警察的形象?谁对警察的形象如此不爱惜?

所以,以后相关部门不要以“临时工”、“协管员”、“实习生”之类名义来推卸责任了,也许很多坏事确实是“临时工”干的,但政府部门无法与“临时工”切割清楚,请了这样的临时工,“临时工”的形象就与政府绑在了一起无法切割。

爱惜警察的羽毛,爱惜权力的形象,应该成为掌权者的一种共识和常识。权力是公众赋予的,权力有很多外显羽毛,每一根都需要呵护,因为它们都与政府形象和权力紧密相连。公车的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根羽毛,公众看在眼里。官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批示、每一次用权,都是一根羽毛,尽在舆论审视之下。警察穿着警服走在大街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也都是一根羽毛,在公众眼里那就是整个警察的形象。

爱惜权力的羽毛,不仅是自己不滥用权力,保持羽毛的干净,更重要的是,还要防止别人的滥用,防止亲属打着自己的旗号为非作歹,防止子女以自己的名义胡作非为,防止司机借着递延的权力干损害自身形象的勾当,防止一切与政府相关的符号被人利用——所以,官员不要随意留墨宝,不要随意与人合影,不能随便以政府的名义送花篮,不要随意参加宴请和非公务活动,否则,权力的羽毛很容易沾上脏东西。

猜你喜欢
推卸责任警服协管员
不要推卸责任
为何我的孩子总是“推卸责任”?
如果这都不算爱
徐州市铜山区出台《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
男子穿假警服遇真警察 被拘留8天
徐州市铜山区出台《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
是家长教会了孩子推卸责任
中职学生学业自我妨碍量表的编制及结构探索
警察
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