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2013-04-29 00:44:03刘莹
东方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

刘莹

【摘要】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随之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高校创业社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发挥社团在大学生就业的推进作用是解决就业压力的有力方法。

【关键词】高校创业社团建设;大学生就业;研究

0.引言

近几年,中国经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引起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些主要的原因: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放缓、大学生数量增加迅速、现有就业市场制度不完善、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等。众多的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在现实面前如何实现更好地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高校社团在缓解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1.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现状

1.1高校就业人数增加迅速,就业竞争激烈化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每年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每年新毕业的学生数量急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50万,到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699万,接近700万的数量。如此庞大的就业人数,再加上以前毕业但是还没有实现就业的人数,需要就业人数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为了应聘一个职位,很多毕业生要进行竞争,有时候为了应聘一个普通的职位,竞争者可能达到上万人,在现阶段就业形势下,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1.2就业职位不理想,就业质量不高

现阶段由于需要就业的人数很大,加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国际社会的挑战,经济发展速度有所降低,新增的就业岗位远远达不到需要就业人数的要求。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高校大学生签订岗位合同实现就业的就业率不高,不仅给就业者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高校以及社会带来了压力。现阶段下社会比较关注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大多数学校只是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大多数采用的是鼓励学生首先实现就业,在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再择业,甚至创业等,为了提高就业率,减轻学校的压力,一些高校另辟蹊径,强制要求学生安排就业合同,甚至还出现了“被就业”的现象[2]。

2.高校创业社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2.1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

高校创业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3]。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创业社团,这些创业社团在校园中主要是为大学生服务的。高校创业社团是高校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4]。类似的社团,能够提高大学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社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甚至是社会上有识之士和成功人士,经常参加社团活动能促进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水平,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参加创业社团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养成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更快地适应各种环境,毕业之后能跟好滴融入到新的集体当中去。社团在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很大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就业岗位时能够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养成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社团团体活动,有助于发展个人特常爱好,开阔视野,增加社会经验,积累人际关系,增加就业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2.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

与单纯的自我学习相比,通过社团活动和实践,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识。通过参与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在一起相互学习,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势以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创业社团对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高的引导作用。促进在校大学生了解现阶段下社会对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比较大,以便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个人素质,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众多的就业创业社团中,最主要的是面向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社团,通常是由一些对未来职业规划比较熟悉的学生组成,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素养,一般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社团中有专业教师,在这些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职业规划课堂学习、职业规划设计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2.3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就业效率

创业社团的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主要是在就业与学生中起到链接作用,通过各种社团活动,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学生就业等能力的提高。在这种社团中锻炼不仅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就业效率,同时对其他学生是一个很好地带动作用,还能够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

3.发挥创业社团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措施

3.1树立正确社团服务的理念

高校创业社团在定位上,主要是在要求社团成员服务自我的同时,服务全校学生带动和促进全校学生就业[5]。在高校创业社团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社团服务理念,坚持道德教育。社团要用正确的社会主义德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业社团建设和管理当中去。通过树立正确观念,推动使社团成员的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更要符合我国的人才建设保准,成为一个遵守我国法律,具有正确就业理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培养参加社团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创业社团特殊教育功能,对在校大学生思想的提高,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服务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以学生为主体,校园文化为载体

高校创业社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是为高校学生专门服务的组织。在社团建设中要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创业社团所在的高校是专门进行教书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是每个高校人文环境的重要环节,多样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与发展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创业社团主要通过各种活动来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各种社团活动,宣传社团思想,促进学生社团在特有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提高,建设受学生喜欢的创业社团文化,通过对创业社团的不断改进,促进在校大学生自由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人文科学素养。

3.3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中间要进行适当的实践锻炼。在创业社团建设中,坚持育人为主,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为主要目标。在社团发展中,社团领导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大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农村支教、“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避免只进行单一的活动形式出现,丰富大学生的阅历和经验。

3.4多样化的社团活动

创业社团作为一个有秩序的组织,要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要处理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积极健康的活动时其发展的主要目的。创业社团要丰富学生各种活动,促进在大学生科学知识理论素养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在校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丰富在校大学生各种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位,用高雅文化对学生进行陶冶。各种创业社团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要以在校大学生现有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基础,不断提高丰富社团活动质量,增强社团对在校学生的吸引力,扩大创业社团在高校中的影响力。

4.结语

高校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应对社会发展需要才是当务之急。创业社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通过参加各种创业社团,对在校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增加综合竞争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消极被动,在校期间缺乏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创业社团,对以后面临挑战和竞争时一种很有效的锻炼方式。创业社团在引导学生就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孙鑫. 高校创业社团的建设与研究[J]. 商界论坛. 2013

[2] 梁炎钢. 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作用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2

[3] 王宝林. 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 高教论坛. 203

[4] 杨小琼,陈红球. 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高校社团建设探析[J]. 柳州师专专报. 2013(03)

[5] 李强天. 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8)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2:03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2:37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