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奏学习“慢练”的几个基本问题

2013-04-29 00:47陈若良
教育界·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肌体乐曲肢体

陈若良

一、什么才是慢练?

“快”和“慢”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和感觉,但在演奏学习中“慢”是需要严格界定的,否则“慢练”不仅难以达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导致一些问题。

“慢速”在音乐理论上有实际的定义,可用节拍器来衡量,比如,每分钟五十六拍以下;还有慢板、广板等等都是慢。但对于具体音乐作品,还需要从音符出现的时间频率上来确定。比如,一秒钟内出现的音不超过两个,基本上可以算是“慢”。

快速的乐曲,只要放慢音符出现的时间,比如,虽然标志是十六分音符一拍的段落,但将音出现的时间放慢一倍,奏成好像四分音符一拍,甚至二分音符一拍那样,实际上也就是“慢”了。

“快”也是相对的。我们可以说,只要超过大脑从容地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下达行动指令的速度就是“快”,无论音符是多还是少,速度标记是快还是慢。

总体来说,“慢练”就是心理从容,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思索、安排肢体动作行为,演奏练习动作协调自如,从容不迫,演奏行为连贯顺畅,速度低于乐曲所要求速度的练习就是“慢练”。

二、慢练的性质和作用

演奏是与音乐高度谐和的肢体动作行为记忆的再现,“慢练”就是慢速、清楚、从容地重复乐曲演奏的肢体动作行为,以获得准确、自如、稳定的演奏动作行为记忆的过程。

“慢练”的目的,一方面是理清大脑的思维,分析、理解音乐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整、清楚地统一、协调大脑中音乐与肢体动作行为的关系,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演奏思维和动作行为模式,最终形成一首乐曲完整、准确、稳定的,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实际动作行为。

“慢练”可以使大脑对肢体的演奏动作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整和记忆。慢速、清楚的重复,肢体更容易形成准确稳定的“自动化”演奏。

“慢练”要达到两个目的:一,培养手指、腕、臂等肢体的统一、协调的动作方式和行为感觉。二,改善或巩固所练习内容中弹奏的方法,完善演奏过程中的肌体状态,形成准确完善的肌体动作记忆。

“慢练”可以改善肌体状态,很多人慢下来肢体就不僵化、不紧张了,就松弛自然了。

演奏练琴时如果身心状态正确的话,基本上只需以慢、中、快三个速度就可以完成一首作品的练习。

三、慢练的前提和条件

“慢练”首先需要正确的身心状态。

“慢”并不完全是一种肌体行为,它有时是一种心态。“松”和“紧”是肌体的状态,而“快”和“慢”很大程度上是神经或思维的一种感受。多数人只要慢下来,心理和思维就不局促了,肌体也就放松了。只有在心理和肢体两方面都从容的基础上,“慢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慢练”过程中要始终重视体会心理和肢体动作行为的舒服、协调和自如。

“慢练”要提前考虑到后期快速练习时各方面的情况。对演奏的方式,力度、感觉等等,都应与后期快速练习保持一致。如果前后不一致,会对未来的演奏造成麻烦。

“慢练”中尤其不能用快速时不用的部位来练习,比如本来只该用手指演奏的片段,却加进了手腕,甚至小臂大臂的动作,这样到了快速演奏时要出问题。

“慢练”如果用了不正确的动作方式,定型后常常很难改正。那种认为只要“熟”就能生“巧”的观念,在演奏学习中往往要吃亏。“慢练”如果无意中练成了僵化,那不仅是时间、精力上的浪费,甚至可以说是慢性的“自杀”。

“慢练”由于是演奏各个方面的组合,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尽量兼顾到各个方面,把各方面都安排好,做到整体的完美协调。

“慢练”要避免注意的疲劳,这要求速度要略有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注意指向要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要有侧重地注意多个不同的方面:时而注意速度,时而注意动作的改善,时而注意其他要求等等。调换目标可以避免注意的疲劳,提高“慢练”的效率。

“慢练”并不是越慢越好,因为“慢练”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和巩固正确的动作方式、在大脑中明确肢体动作的目标等,更重要的是建立演奏动作之间的正确交接和联系。过分的慢,过分的时间延长,会使这种“交接”变得涣散。

“慢练”要注意动作行为的“流动感”,注意动作的“惯性”,让系列动作“流淌”起来。虽然是“慢速”,但不应失去自如的“流动感”。当“流动倾向”建立起来后,经过快速过渡,就可以很快形成演奏思维以及演奏动作行为准确自然的“惯性”。

四、慢练的副作用

“慢练”也会导致问题。

“慢练”有可能使肢体动作不正常,或使一些不良的动作行为问题“消失”,使不合理的动作行为方式难以察觉。比如,稍微过分的用力在慢练时很难引起注意,一些错误的、僵化的动作在慢练中会变得可以容忍,但等动作行为方式定型后,提高速度时才暴露出来。这很像是人身上背负着重的东西,行走时并不感到有多大的不便,但到了需要敏捷地奔跑、跳跃时才会感到累赘。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在慢练时用正确的动作方式进行练习,另一方面要在练习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查找原因,认真地加以解决。过去的一个解决方法是把“快练”和“慢练”结合起来,使问题及时暴露出来。

“慢练”也可以使大脑中肢体动作感觉彼此孤立起来,或使音与音之间的动作交接不自然、不流畅。演奏行为变得“生硬”。

“慢练”还会使注意力涣散。慢练时间过长,会使注意集中度减弱。

“慢练”还容易使大脑思维和肢体动作变得迟缓,甚至成为一种习惯。思维迟缓的人,注意力的转换比较慢,当要求快速时,要么难以快起来,要么容易出错。“思维迟缓”是一种思维的定势,需要更多地进行快速练习,并且不断地调整各种各样的练习方式。

“慢练”会使僵化不松弛的肌体及其演奏动作方式变得更加糟糕,更加顽固,使肌体永远都“松”不下来。因为“慢”速可以使人在僵紧或不正确的状态下完成很多困难技巧,但这种“慢练”与人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慢练”的这些基础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否则,“慢练”不仅会失去它的意义,甚至还可能对演奏学习造成危害。

猜你喜欢
肌体乐曲肢体
始乱
春绽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人不是有病时才“病”的
人不是有病时才“病”的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悲伤的乐曲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