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版面图文缺失真凶

2013-04-29 00:44詹毅
印刷技术·数字印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小字实地图文

詹毅

目前,工厂处于最繁忙的季节。订单多,工期也紧张,工人每天都在加班赶货。机器隆隆运转,工人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久了难免感到有些厌倦。上星期的一个订单出了麻烦,这才让我体会到机器每天都能顺利运转,工人每天能做简单重复的工作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不期而至的“麻烦”

其实这个出差错的订单很普通,就是A5大小的日记本,折页方式也没有特殊之处,只是所用油墨是客户定制的专用蓝色,这跟我们之前用过的油墨都不一样。即便如此,在拿到工作单时我们也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因为我们使用的油墨都是由油墨厂商专门提供的,我们将客户要求的色样送给油墨供应商,他们打样、配好油墨后,直接送给我们使用,并不需要我们操心。

然而,这次我们在正式印刷时,麻烦却不期而至。第一帖刚印刷数千份,我们就发现日记本线条之间的一些小字开始有缺失,于是我们立即停机检查,但是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重新清洗印版和橡皮布后,再开机印,同样的情况很快再次出现。于是,我们又检查了靠版水辊、靠版墨辊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润版液浓度和喷淋头,也都没有发现异常。而且在这个订单之前的印刷也没出现任何问题。

步步深入探寻“真凶”

仔细观察发现,每次出现小字缺失的位置都是在印张正面偏向印刷机动力侧,其他地方则不明显。而印版上的对应位置与其他地方是有区别的,我公司在印版叼口位置都加了一条5毫米宽的实地条。其有以下几个作用:①观察墨色平衡,因为日记本对于墨色平衡的要求比较高,这个实地条能派上大用场;②在一些版面上图文很少,墨量不容易控制时,这个实地条可以耗用一些油墨,便于控制墨量;③为了折页精确,我公司的轮转印刷机相对于报纸轮转印刷机额外加装了一套天头自动控制系统,实地条作为这套系统的扫描标记,便于确定天头。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印张正面偏向动力面的一侧,在折页完成后,这个实地条是暴露在外面的。而书帖在进入堆积机的过程中为便于收集,安装有一个将书帖压平的夹辊,由于实地条墨量比较大,干得很慢,错位重叠的书帖“流”向堆积机经过夹辊时,实地条上的油墨就会印到下一帖的背面,但是如果把夹辊间隙调大,书帖的书脊一边就会太高,在被堆积机推出时会倒下来,导致往栈板上排书也很困难,而且就算是将夹辊的间隙调到很高,也难免时而出现书背压脏的情况。所以每次在装版之前,我们都会把这个位置的实地条修掉。

为什么小字缺失总是出现在这个位置呢?按理说此处唯一的特殊之处也就只有这个实地条,但它已经被修掉了,要加上去只有重新制版,而这批印版是由专门的CTP制版公司做的,没有出胶片,重新制版很费时。而且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问题也肯定不在印版上,即便重新制版也很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书帖上的字体缺失情况看起来类似油墨乳化过度的症状,检查墨辊又发现辊上的油墨还是很平实的,没有水大和油墨乳化堆积的表现。但是在靠版水辊上,由于印版上的线条是沿印版的周向排列的,在修掉实地条的这一段可以看到印版上有线条的位置,水辊上就有油墨,其他地方显露出水辊的本色,而缺失掉的小字,就恰恰是处于线条中间,是不是由于受到油墨的排斥,线条中间的水太大,导致小字被水冲开,而出现缺失呢。我们特意把整根到版水辊均匀的涂上一层油墨,又把水量减小到刚好版面不起脏为止。但是再次开机印刷时,发现问题并没有有所改善。而印刷时间稍长一些之后,发现其他位置也出现了文字缺失的迹象。叼口处有实地条的位置,墨量少的小字墨色也开始变浅,甚至实地条也出现缺口。

看来问题应该出在油墨上,我们检查油墨时发现这一活件使用的油墨黏度很高,流动性差。在墨斗中不易下墨,靠近墨斗辊的地方油墨都快用光了,上面的油墨却不往下流,所以形成了一条沟。按照是油墨黏度过大引起印刷故障的思路,回头想想也就容易想通了。油墨黏度过大,其流动性和转移能力必然降低,在靠版水辊、印版和橡皮布上都很容易堆墨。靠版水辊上的油墨越堆越厚就会使印版空白部分比图文部分的水量更大。如果油墨在印版和橡皮布上的堆墨均匀平实,新的油墨就能够被顺利转印,印品也不会很快出现图文缺失的现象。

我相信经验丰富的同行们都有过印刷久了发现橡皮布上图文部分的油墨堆积很高的经历,油墨黏度过大,或者滚筒压力调节不好导致油墨转印能力差时,都会出现油墨堆版或者堆橡皮布的情况。但是我们这次是印刷不久就发现图文缺失,在印版和橡皮布上甚至都还看不出明显的油墨堆积,而且是在没有加实地条的位置最先出现问题。我分析,这跟这批日记本的设计有关,这种日记本上的线条方向刚好是沿滚筒/胶辊的周向,而在线条中间,是“时间”、“工作计划”等小字,线条之间水量大、墨量大也不容易堆墨,但其他地方墨量大容易堆墨,所以小字就容易缺失。

消除“真凶” 回归平静

大致确定了问题的所在后,我们联系了油墨供应商,得知他们在配方上与以前给我厂提供的油墨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忽略了黏度检测,此时我们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这次,我们试着按油墨的重量比例添加了5%的撤黏剂。再次印刷,图文缺失的故障消失。

做印刷就是如此,老师傅也总会遇到新问题,找得出问题的原因,回过头来想一切都很简单;找不出原因,就会被搞得焦头烂额,产生一大堆浪费。我们这次遇到的问题,本来算不上是新问题,在加墨的时候,也有发现油墨比较干、硬,但是没有想到它会造成后续麻烦。发现有文字缺失时,看到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出现问题,所以一直抓住这点在查原因,还以为找到了出现问题的规律,其实反而被误导了,直到后面发现其他地方其实也会出现丢字现象时才重新来考虑,把重点放在油墨上,方知症结所在。

猜你喜欢
小字实地图文
杨 诚作品
画与理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实地海棠雅著
若干契丹小字的解读
契丹小字山和的解读及其他
契丹小字解读三探
契丹小字解读再探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