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阳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辆探求未知的旅行车,那么教学目标就是方向盘,它引领课堂教学从出发点到归宿点,完成教与学的双向任务。《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有教学目标合理的预,才会有成功的立。反观当今的品德课堂,很多课堂教学目标存在诸多误区,目标预设与教学行为的言与行不一致,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品德课堂教学目标存在哪些误区?避免这些误区有什么对策?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教科版),一一解读。
一、目标预设前的“信手拈来”
【误区】
有些品德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喜欢“参考”教师用书或其他优秀教案的现成目标。他们以为专家和名师的教案非常成熟,具有权威性,教学目标自然错不了。殊不知,这些信手拈来的教学目标,考虑的不是本班学生的基础和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的教学。这些教学目标缺乏实现的条件和基础,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引过来会“水土不服”。如果教师为了迁就这些目标的实现,而试图改变课堂教学,那就本末倒置了。
【案例】
有位农村品德教师在预设《法律保护你我他》第二课时(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时,直接引用了教师用书上的目标:“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了解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对法庭的具体活动了解不多,课堂教学缺乏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的基础。这位教师尽管在课堂模拟法庭活动中明确了分工,还准备了一些道具,但在模拟活动中,学生配合不起来,仅凭着经验和个人理解各持一词,结果大家不欢而散。
【反思与对策】
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示例是编者广泛征集的优秀课例,具有各地特色。同样,名师编写的教案,其目标的确定也是以特定学生(大多是城市学生)为基础,具有城市特色,并不适合所有地区特别是文化差异较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因师制宜,因生施教。教师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乃至本班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在参考范例的基础上,删减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添加适合自身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尤其当某些教学条件不具备时,教师要适当降低教学目标的难度,变通目标实施的方式方法,拓宽目标实现的渠道。
本课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法律比较陌生,加上法庭审判程序的复杂性,模拟法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变通目标实现的方式:可以提前安排学生观看法制节目或少年法庭录像;或创造其他条件让学生观摩法庭庭审现场,为模拟法庭活动做充分准备;或者降低目标,课中播放少年模拟法庭视频,让学生了解法律实施的程序,感受法律尊严,课下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这样有准备的“拿来”,才能活学活用。
二、目标预设时的“跑偏现象”
【误区】
“跑偏现象”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知识目标的预设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忽视了品德课程的育人特点,致使品德课堂这架旅行车偏离了相应的轨道,最终导致目标达成的错位。这种过分注重知识目标的现象,在问题探究课型中尤为普遍。
【案例】
《可爱的动物》(一年级下册)一课,某教师预设了如下的目标:“知道并认识不同的动物,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了解动物的不同特性。”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师生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列举了动物分类的方式:根据生活地点,分为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根据动物体温的变化,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根据动物的食性、生活环境、有无脊椎可以分为……板书上写得满满的,俨然成了一堂学习动物分类知识的课。
【反思与对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主要由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维度来构成的,而且品德课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知识的学习只是达成其他目标的载体。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这一点,把品德课当作知识类的课程,导致了其他目标的偏离。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品德课程三维目标的意义,从三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以此整合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的认识较少,《可爱的动物》一课给动物分类,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以此作为基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而不是单纯学习动物的分类知识。
三、不同层次目标的“一锅粥现象”
【误区】
品德课有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分,三者是有层次和梯度的。有些教师在预设课时目标时,没有认真解读课程目标体系,也没有理解单元目标在教材中的定位,混淆了课时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分目标之间、不同课时目标之间,不同年级同一内容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出现了张冠李戴、喧宾夺主、高低不分等“一锅粥现象”。
【案例】
《可爱的动物》(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时,有位教师把本属于本单元最后一课时《我的承诺》中的“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教学目标提前放到了这一课时中。课堂上也设计了相应活动环节:环境被污染,森林被砍伐,动物无家可归,动物被人虐杀的图片,如何保护动物的讨论,制作保护动物的卡片等。结果,刚认识动物的可爱,就面临动物被虐杀的血腥场面,学生不知所措。
【反思与对策】
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抽象的,是对教学活动基本、整体性的要求,它指明这个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水平。课时目标是微观的、具体的,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它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把抽象的课程理念实践化。而单元目标是对本单元各课时教学目标的横向定位,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前后衔接和递进的,每一个课时目标都是围绕着单元目标展开的。所以预设课时教学目标时,应该弄明白它与单元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的联系和区别。一些教师在预设课时目标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每一课时目标都从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表述,这其实是没有充分理解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区别。三维目标是所有课程的目标分类,但是课时目标并不一定都按照这三个维度来分别表述,而是要整合在一起来表述。
案例过早地预设了“保护动物”的教学目标,混淆了课时目标之间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属于“喧宾夺主”的行为。《可爱的动物》是该单元第一课时,该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是本单元的铺垫课。《我的承诺》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时,保护动物是这课时重点内容。
四、特殊目标的“摆设秀”
【误区】
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对比较笼统,在品德课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不易操作,更难以评价。所以,一些教师对这些特殊的目标存留摆设心理,即使预设了较为详细的目标,也没有认真思考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没有触动学生心灵,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成了摆设的“塑料花”。
【案例】
笔者最近听了《可爱的祖国》(二年级下册)一课,这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课时目标:“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教学安排了祖国知识大比拼和赞美祖国两个环节,前面交流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历史名人、现代化建设成就等诸多知识,后面通过绘画、歌唱、诗词朗诵等形式进行。整堂课以学习祖国知识为主,赞美祖国的活动也平铺直叙,没有感情升华的环节和情景,一堂课下来,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的情感目标没有体现出来。
【反思与对策】
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了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而品德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正是德育的重要抓手。本案例缺乏对情感目标的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如何以丰富的感性材料把祖国等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何把祖国知识转化为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感,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关键。本案例教师可以通过美丽的风景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可以结合家庭、家乡(社区)的前后变化,让他们体验祖国的发展;还可以安排后续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把爱祖国的情感付诸于行动。
五、动态目标的“冷漠无情”
【误区】
目标预设是为了更准确地完成教与学的双向任务,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视野的提升,在实施预设的目标时,还可能会生成动态的教学目标,这些新生成的动态目标往往会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更高的热情。但是大部分老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没有预留动态目标生成的空间,也没有预设引领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时间。另一种状况,由于缺少预设空间,即使出现了动态的教学目标,不少老师也不敢正视,或被冷落,或被压制,常常被打入“冷宫”。
【案例】
在《我发现》(二年级下册)一课,有个老师预设了这样的目标:“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提问各种问题,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兴趣。”教学环节中也预设了“故事引领,激发探究兴趣”的环节,当老师让学生汇报: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苹果落地一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列举了由于地球引力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但是有个学生却说:“蒲公英、小鸟能飞上天,但太阳、月亮不会落到地上。”这就是新生成的动态探究目标,这些与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运动现象,能否证明地球的引力不是指向地心的?但是这位老师却忽视了这一课堂生成,没有给予恰当的处理。
【反思与对策】
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应该对目标的动态生成有预判,并且预留相应的教学时空,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才会时时释放,学生的参与兴趣才会越来越浓。案例中,老师应该及时引领新生成的探究目标:蒲公英是依靠风的力量飞起来的,小鸟是依靠自身力量飞行的,他们都会受到地球的引力,只不过是暂时挣脱了地球引力而飞行。太阳、月球与地球的相互运动是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所致,不属于地球引力的范围。这样恰当地处理动态生成目标,学生会更加明白地球的引力特点。
总之,以上是品德教学目标预设中常见的误区,可能没有一一道尽。例如,教学目标的预设能否体现“以生为本”?能否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能否做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等等。相信只要教师认真理解新课程标准,用心研读教师用书,活用教材教法,了解学生特点,掌握品德学科特点,就能做到品德课堂的“预”“立”结合,“言”“行”一致。
(作者单位:平邑县教体局教研室 山东临沂 273300)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