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美术场”无处不在

2013-04-29 00:44:03黄韫
中小学德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美的美术

黄韫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地处西湖风景区,校内和周边环境优美,是西湖教育乃至杭州教育的窗口单位。坐拥优良的美育资源,如何以美育人,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学校将美育落实在校园文化的审美建构中,营建校园“美术场”,让学生不断感受美、体验美和创造美,通过审美教育,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发现美的校园

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正如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功能,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学校整体规划校园环境,赋予其丰富的美学元素,大到学校的整体布局、楼宇设计、绿化美化,小到教室桌椅的选配、雕塑标牌的制作、活动园地、展示场所的设计等,无不透出美的内涵,以此营建校园“美术场”,让校园环境发挥以美育人的功能。

静态“美术场”,让每一个细节都说话

校园环境的整体色调和造型搭配具有强烈的审美意味,发挥着审美陶冶功能。学校地处西湖风景区,具有丰富的天然美育资源。学校注重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以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精心设计和规划校园。从主体建筑物和不同功能性场地,到每一种植物的色彩;从大环境的造型变化到小环境的匠心独运,营造优美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觉、感知、感受中,形成对美的构图、色彩、节奏、造型的认识。

校园的主体建筑——教学楼采用了杭州市的主色调——灰色,再添加黄色、红色、橙色、绿色等鲜艳明快的色彩,赋予校园儿童气息;教学楼和教室内外的墙壁、操场周围的墙体,都成为审美教育的场所,墙体的材料选用和色彩搭配等追求活泼明快,并由师生精选主题和内容,共同完成了墙体彩绘,还布置上学生作品。

普通课室的桌椅等环境布置,考虑教学需要,统一配备,窗户和墙面则成为师生发挥美的创意的平台。在保证透光的基础上,各班采用绘画、粘贴、喷刷等多种形式,将窗户装点得美丽多姿;专用教室则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赋予不同的审美趣味。音乐教室的凳子采用多种色彩上漆,体现音乐的无限律动之美;美术教室则采用鲜艳的色彩并设计成多功能桌椅,电脑房的桌子印上学校标志;操场上的羊角球更是五颜六色。校园整体色调体现出和谐性和趣味性,这些设计细节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爱。

对于校园内的小物件,如垃圾房、垃圾桶,校园里的凳子、椅子,教室的窗帘等,学校发动学生结合美术课学习进行创意设计,选定后由学校进行加工和制作。如此,赋予这些小物件童趣和生动的美感。

营造校园“美术场”,除了墙体以外,还要考虑到地面资源的利用,这是学校开展审美教育的又一个创意点。在方便使用的基础上,学校采用彩绘、地贴等形式装点地面,让孩子走在校园便格外开心。

数字技术,让“美术场”静中有动

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如电子屏、电子相框、课室内的电视机等,为校园文化带来了更多的呈现方式。其生动的视觉效果和强大的容量,带给学生直观的美学冲击。

例如,电子屏作为一种功耗低,大型实时动态展示信息的工具,可以显示计算机生成的动态图文和画面。学校在校门口安装了电子屏,作为学校的欢迎牌和对外宣传窗。根据电脑设定文字和图片内容,并循环播放。每天,学生一走进校门,便可看到学校的欢迎辞,阅读到学校的最新信息。

而电子相框,又称数码相框,是一款能够不借助电脑即可在LED面板上显示数码照片的电子产品。可用电脑将需要的图片、照片导入电子相框进行播放,同时配以声音,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学校在每个班级的门口都配有一个电子相框,利用设备的功能,或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或配合美术欣赏课展示作品。每个班级可根据本班实际需要,自主安排播放内容。

电视机更是视听效果俱佳的播放器,配以电脑操作的电视屏,还具有互动功能,学生可以自主点击操作,寻找喜欢的内容进行观看和学习。

美是教育的重要精神元素,美育的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境界。校园是学生生活与成长的空间,以审美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创设,注重审美教育与生活环境的融合,为学生营建了富有儿童气息的“美术场”。校园“美术场”吸引着学生以“美”的视角来关注校园,享受美的校园环境,学生在不断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开始孕育美的品质与人生。

二、享受美的校园生活

校园环境的建设,可谓让学生的审美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美术场”为学校提供了审美教育的良好场域。而审美教育离不开美的体验与实践,学生只有在美的感受、体验与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为创造美的生活奠定基础。为此,学校创设多种活动载体,以美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体验与实践美的平台,将“美术场”变为学生美的“实践场”,引领学生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

美术“主场”:放大学科美

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如果把课堂比作是美术学习的小环境的话,那么校园就是美术学习的大环境。学生身处优美的校园,不仅会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并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校园美的营造,为美术学科教学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

例如,美术科组以100位画家的生平与作品为主题,展开教学。教师收集中外美术史上及现代100位著名画家,将其生平及代表作品制作成PPT,在校园电视机上循环播放。学生可以通过点击触屏上的链接,展开学习;课堂教学中,不同年级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有选择性地介绍和讲解;教师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画家的事迹。

美丽如画的校园本身就是一部立体教科书。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或从校园大环境的造型和色彩中理解构图之美,或从小环境中小物件的精致构图中体会细节之美;或在走廊上欣赏同学的作品,实现同伴学习,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美术教室本身的色彩运用和功能设计就富于美的元素,学生身处满溢美的环境中,专心学习,不断感受美的熏陶。

美术学科教学与校园环境的自然融合,有效提高了学科教学效果,更促进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艺术“专场”:催生活动美

美与生活息息相关,沸腾的校园生活蕴涵着无限美的能量。学校开辟了艺术“专场”,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美、体验美、创造美,不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主题展示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展示。主题内容丰富,如民族服装、生活用品等,也可是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的创作展览,如宣传画、绘本、美术作品等。例如,中秋节后,月饼盒一般都会被丢弃,这些月饼盒大多制作精美,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设计理念。学校倡议学生以自己的眼光搜集月饼盒,拿回学校经学生评选后进行展示。这样,既能让学生从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和美术设计之精巧,又能教育学生懂得废物利用,学会勤俭节约。

学校利用校园场地开辟了美术长廊,并做了场地规划,包括绘画作品展示区、画家介绍区、工艺制作陈列区等。长廊定期更换展示作品,或是学生的获奖作品和优秀美术作业,或是学生外出旅行的摄影作品,充分展示学生对美的理解和阐释;教师更是美的创造者,长廊中美术课教师的个人作品,或是教学中的示范作品,或是教师的教学成果等,吸引了不少学生驻足欣赏和点评。

学校定期为学生开画展。个人画展为一些坚持美术创作,并小有成就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学校将作者介绍,特长内容及其成果形成文字和图片,制作成展板,并根据作品内容和呈现方式精心布局。风格各异、创意新颖的作品吸引了学生纷至沓来,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美的感受,还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美术学习和创作。

在美的环境中,学生获得了审美愉悦。学校进一步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接触到的,学习到的美,通过评议表达出来。如作品为什么优秀,哪些作品存在不足,哪些作品值得学习,哪些地方尚需改进,等等。让学生轻松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与评议,提高学生欣赏和鉴赏美的水平。

学校还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或教学,使学生通过看与听、展与学等方式,进一步感受美、理解美,提高审美素养。

多姿多彩的活动,在校园中形成了宽松的审美环境。活动不仅让学生不断感受美,更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激情与动力。更重要的是,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我来学校”到“我爱学校”,从“喜欢校园”到“喜欢学习”,从“愿意学习”到“我愿努力”的转变。学生在校园里愉悦成长,有效提高了审美感知和道德认知能力。

三、共创美的生活乐园

校园“美术场”为学生营建了美好的校园环境,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勇于实践,在活动中不断展示美、创造美,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审美教育的开展,将校园中的你、我、他号召在一起,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我”与校园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师生传递“和美”关系

美的校园环境影响着学生对美的感受,与校园环境融合的美术学习,教给学生创造美的方法,艺术活动更赋予学生丰富的情感。师生以作品来传情达意,在校园中不断传递“和美”关系。

“我们用相机记录着您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您的每一个瞬间在我们心中永远是那么美丽,愿您永远幸福、美丽。”

——西湖小学大队委

这是在教师节“留住美丽的瞬间”活动中,老师们收获的一个惊喜。学校大队委发动队员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偷偷拍摄了老师们工作时的一个个美丽瞬间。教师节这天,拍摄的照片被布置在横幅上,展示在校园内。学生们还开展了“最美好的祝福”活动,自己设计并制作了幸福卡,同学们一起用心写下最美好的祝愿,在教师节时送给老师。这种情感的交流,不仅让学生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也让学生感受到完成美术创作的成就感。

老师们也用心记录下孩子们的成长足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学期末,美术老师将平时积累的孩子们的作品制作成月历送给学生,内容有同学们平时课堂上的照片,还有美术作品。开学时,班主任则会为每位同学制作一张爱心卡,写下新学期的祝愿;一年级新生入校,老师和同学们还一起印小手印,制作成卡片,表达“手手相连”的美好愿景。

诸如此类的活动,让师生产生了融洽相处、心心相通的愉悦感,更激励了师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发现美、积累美的印记,传递“和美”师生关系,共享美好的校园生活。

你我共创最美校园

为了了解学生眼中的学校,也为了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建设校园,学校开展了“理想校园设计”活动。学校4-6年级的524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意见征集活动。其中,有192位同学对学校现有的色彩、设计表示满意,332位同学对部分场所的色彩和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例如,学生提出可以增加教学楼墙壁的色彩,用彩绘的画法,描绘同学们喜欢的画面;在二楼、三楼、四楼的走廊地面上,增加既能看又能玩的绘图;可以在校园里增加设计美观的凳子或椅子,方便大家休息;变换走廊灯的式样,配合走廊顶的图案等。这些建议从儿童自己的视角出发,体现了孩子的意愿。学校根据这些建议重新做了调整,使校园更加人性化,赋予校园更多儿童(下转第69页)(上接第33页)气息。

学生的踊跃建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这样的活动,实现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融合。学生的建言献策,表达了希望校园更加美好的愿景,这正是学生将校园视为生活家园的最好表达。

“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丽校园,应该“目中有人”。校园“美术场”的营建,为师生创设了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实践场”,坐拥西子美的西湖人,践行以美育人,在审美教育的道路上,将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浙江杭州 31001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美的美术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1:08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8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制作(2017年14期)2017-12-18 07:08:07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市场周刊(2017年1期)2017-02-28 14:13:41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