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共享模型的PDCH信道配置算法研究

2013-04-29 00:44:03刘薇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移动通信

刘薇薇

摘要: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共享机制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推导出“数据业务量”、“业务质量(用户速率)”及“信道资源”三者的数学关系,以实际每用户平均速率的期望值作为质量要求的限制条件,计算得到一定业务量承载下所需的PDCH信道配置数量。

关键词:移动通信;共享模型;PDCH信道配置;爱尔兰C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2-0014-03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量和网络规模的迅猛发展,网络容量与网络资源的矛盾已成为电信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匹配网络的高速发展,适应大量的新增业务量需求,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对网络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在兼顾资源利用效率和客户感知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调整。

在实际网络维护优化中,PDCH信道等网络资源的配置情况将直接影响到GPRS/EDGE的网络质量与客户感知,配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DT和CQT测试的平均吞吐速率,配置不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数据业务资源受限导致FTP速率降级及拥塞。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资源共享模型的PDCH配置算法,以提高PDCH信道配置的合理性与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在结合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资源配置算法及其相应流程,在省级支撑平台上实现了“一键式”的快捷配置需求输出,大大提高了无线数据资源的配置质量及工作效率。

1 技术现状

PDCH是GPRS/EDGE系统中承载PS业务的无线物理信道,目前最常用的PDCH信道算法是根据爱尔兰C表计算所需配置的信道数。但该算法的缺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核心算法依据的模型特征与GPRS/EDGE系统模型存在明显差异:即爱尔兰C算法基于“排队等待”,而GPRS/EDGE系统基于“信道共享”。

第二,偏重经验化的调整方法,理论依据不足,对优化人员水平要求很高。由于核心算法本身的缺陷,导致其他综合考虑因素的影响加大,因此优化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配置结果,即调整结果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可靠性无法保证。

第三,不适于大规模的规划调整,效率下降,数据量越大准确性越难保证。调整区域越大复杂程度越高,综合考虑因素也越多,因此优化人员人为调整的数量与难度都会加大,会直接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下降。

综上所述,现行爱尔兰C算法的根本缺陷来源于算法中的核心模型。即爱尔兰C表模型下的信道是基于“排队服务系统”的,虽然“不拒绝”,但需要“等待(直到有信道重新闲置)”,这有悖于GPRS/EDGE系统“信道共享”的特征,即“同时占用信道而不是排队等待”。因此,爱尔兰C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PDCH配置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其系统模型本质上的区别,还是限制了PDCH配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资源共享模型的PDCH配置”专利方法,针对GPRS/EDGE系统模型特征提出一种新的核心算法,基于GPRS/EDGE系统的“信道共享”机制,以实际每用户平均速率的期望值作为质量要求的限制条件,得到一定业务量需求下所需的PDCH信道配置数量。在本专利算法中输入变量分别为“数据业务等效话务量”、“每用户速率期望比例”以及“PDCH配置数”,三者可以互为求解,是一种专门针对GPRS/EDGE系统信道合理配置的科学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爱尔兰C算法的理论缺陷,提高PDCH配置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2 算法说明

针对GPRS网络,在GPRS/EDGE系统中,同时服务多少用户是一个随机的过程。但从微分的角度看,在一个极短的时间dt内,用户数只可能在相邻状态内转换。本文将用户数由少到多转换的概率定义为“到达概率”,将用户数由多到少转换的概率定义为“离去概率”,基于“带宽共享”这一特点,将用户数量及状态转化的概率分布建立一个近似GPRS系统特点的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

猜你喜欢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消费者行为研究
手持无线测量仪在移动通信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工程监理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Android系统上的移动互联网集成平台开发机制
移动通信WLAN平台下的网络均衡器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移动通信测试领域的应用
浅谈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新媒体时代期刊发展模式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4:11:34
探究集约化理念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