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县的木兰陂,是北宋期间修建的一座引、蓄、灌、排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这个工程对福建兴化平原的开发、莆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青青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近千年来,它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赞颂。
木兰陂的兴建和修缮
莆田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县境东南面的海岸线长达200多公里,与我国台湾省的淡水港遥遥相对。流经县内的主要河流有木兰溪、延寿溪、荻芦溪等,其中以木兰溪为最大。由于全县的地势是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所以溪河也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德化县,流经永春县而入仙游县的九座山,又穿越高山狭谷,汇聚360多条大小溪涧之水,流入莆田县境南部的俞潭,再与莆田境内的漱溪合流蜿蜒东下兴化湾入海。溪流全长116公里,流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建陂之前,滔滔的兴化湾海潮溯溪而上,直涌至距今陂址上游3公里的樟林村。当时,溪海咸淡不分,木兰溪南岸大片围垦的农田,仅靠6个水塘储水灌溉,易涝易旱,灾害频繁,民不聊生。明代邑人余扬所作《木兰陂志略》中描述:
“按永春、德化、仙游溷三十六涧之水,由维新里突流而下,海涛潮汐又从白湖鼓涌而上。方春夏交,霪涝奔腾,则四郊皆泽国也;若遇秋汎涛翻,则望洋溔,四郊又斥卤也。只有六塘可资潴蓄,然利不胜害,下流之潴蓄不能胜上流之崩突也。”
宋代邑人林大鼐著《李长者传》一文中则称:
“莆田壶公洋三面濒海,潮汐往来,泻卤弥天,虽有塘六所,潴积浅涸,不足以备旱,岁歉无以输官,民则转徙流移。”
木兰陂枢纽工程建在离县城约4公里的陂头村。据地方志书所载,从开始兴建到最后建成受益,前后历时近20年,中间经历两次失败,第三次才获得成功。
第一次:宋治平元年(1064年),在将军岩前(即樟林村)据溪筑坝,开渠从鼓角山向西南行,将引水灌溉南洋平原。但因此处地高水急,水势右缓左急,加之坝基地质不一,陂成后,溪洪暴涨,将陂冲毁。
第二次:在前陵址下游温泉口筑陂,也因该地两边河岸突起,河面狭窄,又是急弯所在,流回水急,陂将成,被怒涛冲垮。
第三次: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的农田水利事业起了促进作用,直接关系到木兰陂的建成。“神宗采王安石之言,诏诸路劝修陂塘;又准蔡京之奏,诏莆阳协兴水利。”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县李宏应诏募来莆。他得到具有工程技术知识的僧人冯智日的协助,吸取前两次筑陂失败的教训,在施工前先深入实地进行细致的勘察。据明弘治《兴化府志》载:“日(即冯智日)相与涉水涯,以求地脉所宜,已乃涉水插竹,教宏以筑陂处。”由于坝址选择恰当,第三次筑陂获得成功。
参与建陂的十四家的后代之一余庵在《莆阳木兰水利志》一文中对陂首工程的施工情况记述颇为详细:“……先筑上下堰,以障溪海二流。然后握海底,深三丈五尺,长、阔各三十五尺,累石其中,以为基址。钩锁结砌,鳞次栉比,渐高渐杀。至石梁乃分为三十二门,每门各竖两巨石为将军柱,厚四尺五寸,长一丈二尺,高出水上。叠板为闸,涝则纵,旱则闭。又于上流布长石以接水,下流布长石以送水,各百有余丈。又筑南北两岸以护陂,先叠石为地牛,插入地中,纵横参错,中实以灰砾,外加巨石为护,高各三丈有奇,广三十余丈,长三百余丈。于是陂立水中,矫若龙翔,屹若山峙,下御海潮,上截永春、德化、仙游三县流水,灌田万余顷。”
陂首工程建成后,又修筑配套工程。李宏作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今日水利如人一身,陂则咽喉也,河则肠胃也,咽喉纳之,肠胃受之,而不以尾间泄之,其人必胀。今洋埕、林墩、东山等处是亦木兰之尾闾也,泄之可以药水病。”于是,着手开沟建闸。于陂右建回澜桥,分两孔,高一丈二尺,阔分别为一丈和九尺,作为通向南洋灌区的进水闸。随之开凿“大河七条,横阔二十余丈,深三丈五尺;支河一百有九条,横阔八丈,深二丈有奇,转折旋绕至三十余里。”又“立林墩斗门一所,洋埕、东山水泄二所,东山石涵一所,皆鞭石为基柱,伐木为门闸”。“又恐泄水不足,立东南等处木涵二十九口,以杀其势。”
木兰陂建成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繁荣。宋林大鼐在《李长者传》一文中描述:陂成后,“后人塍海而耕,皆仰余波,计其所溉,殆及万顷,变泻卤为上腴,更旱为泽……自是南洋之田,天不能旱,水不能涝。”清乾隆《莆田县志》亦载:木兰陂成,“溉南洋之田万余顷,岁输军储三万七千斛,遂废五塘为田,令民业之,岁可得谷二千五百五十五石有奇。”
宋以后,对木兰陂进行的比较大规模的修缮,有以下几次:
元延祐二年(1315年),在陂左建万金桥(即万金斗门),单孔,高一丈二尺,阔一丈四尺,引水通往北洋与延寿溪衔接,扩大灌溉面积约六万亩。自此,兴化平原南北洋灌区始连成一片,并且沟通了南北洋的河运。
元至正间(1342—1368年),陂柱石倾,减陂门三,而为二十九门。皆用木板为闸,随旱潦启闭,并于石下立松,每层九根。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陂堤岸坏,陂门石柱为风涛折去四间。重修时易木板闸为石板闸,高下以水为准,涝则水淫上过,早则水留陂中。但仍留一门为木板闸,遇涨启闸,减流刷沙入海,称之为脱沙斗门。同时,又断木为板,厚四寸,入于土中,加石其上,钩结锁砌,压以巨石,藉以巩固陂基。
明宣德六年(1431年),筑上下堰,拆除旧板,另打椿入地九尺,广比旧加一丈二尺,然后结砌如前法。
明天顺六年(1462年),陂闸被穿漏纪坏六间,岸亦败缺。遂拆去旧址,实灰土,贯松木,叠以巨石,纵横上下,勾连参错,栉比鳞次以为固。其南北岸颓坏的,亦布椿叠石如前法。
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农田水利设施经常的命运是失修和毁坏。自明中叶以后至莆田解放前将近500年的时间中,历代政府对木兰陂就没有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整修,到新中国成立时已是满身创伤。
木兰陂在水利工程技术上的成就
木兰陂建成以来,经受了900多年无数次洪潮的严峻考验,迄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效益。这一古代工程在布局上、结构上和施工上的技术水平,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1)工程布局符合自然条件特点,便于扬利抑害。木兰陂工程所处的地位,旱、洪、涝、潮交错发生。木兰溪源短流急,洪水易涨易落,流域内雨量充沛而又分配不均(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400毫米,其中4~9月的降雨量占74%),洪枯流量差别极大(据现有观测资料,最大洪峰流量达3620立方米/秒,枯水期则因上游拦溪截水,流量低至0.038立方米/秒),每年7~9月又常同时出现台风、暴雨和大潮。在这样复杂的自然条件下,工程设计者和施工者不是单纯着眼于引水灌溉一点之上,而是全面权衡利弊,择利避害。例如堰闸式的陂首,巧妙地把引与蓄、蓄与泄统一起来。灌区内灌溉排水系统充分利用原有的港道,加上历代人工开挖的沟渠(一般宽18~36米,深1.5~3.0米),纵横交错地构成规模宏大的平原河网,总容量达3000万立方米,既可备旱,又可减轻洪涝。在濒海地段又修建大批涵闸,涝时启之以排除洪涝,旱时闭之以蓄水灌溉。这种引、蓄泄相结合的办法,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并且收到航运、水产等方面的经济效果。
(2)坝址选择恰当,体现出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木兰陂陂址处于木兰山与北山山麓之间,河面较宽,又是直段,水流较缓。这里地质基础比较好,据元慎蒙《木兰陂记》载:“故老相传,陂基下有石盘,横亘北山,基因石为址而成立。”现从北洋进水闸稍上处,还可以看到岸边有露底岩石。“大跃进时期”在陂址上游约300米处,东圳水库渠道木兰倒虹吸管墩柱基础施工时,也发现河宽靠北1/3处下层有基岩。这说明李宏选择的陂址技术条件优越,为工程创建成功提供了牢靠的基础。陂址紧靠南北洋平原上游的边缘,渠首接近灌区,不必空流远引,既节省修渠费用,又减少流水浪费。陂址又恰处木兰溪下游的上端,沿溪河谷狭长,农田面积不大,回水淹没面积仅约300亩,受淹时间不及一天,损失很小,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3)枢纽工程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好,工程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木兰陂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坝、南北洋进水口、冲刷闸以及导水墙等部分组成。在全长232米的拦河坝上,北段采用重力坝型,南段则采用堰闸坝型,以适应洪枯流量相差极大的特点。堰闸坝布置正向河宽主流,宽度约130米,设堰闸28孔,启闸时可增泄洪400立方米/秒,降低上游水位0.39米,减少了上游淹没损失。
木兰陂位处河流直段,上游300米以上两山峡宽仅130米,一出峡口河面扩展,到陂前达210米,河宽流缓,有极大淤沙的可能。针对这一特点,在北岸建导流堤长150米,从上游到下游自北向南收缩,并在陂的南端进水口附近设置冲刷闸,加上陂南段采取堰闸结构,利用洪水排沙等一系列措施,妥善地解决了南洋进水口的淤积。北洋进水口则择在坝北端上游,有底岩露头,河段流速较大,利用有利地势,杜绝淤沙之弊。因此,工程使用近千年来,陂前基本没有淤积,保证了两个进水口的正常进水。
不论从设计和施工上看,木兰陂工程都很重视质量。陂体用花岗岩叠砌,每块重量都在2吨以上,砌筑平整密合。堰闸坝闸墩向上游的半个墩用条石砌筑,顶上用90厘米×50厘米×200厘米的大条石压顶,向下游半个闸墩用四条断面为60厘米×60厘米的石柱(即将军柱),自上游向下游紧靠成排,竖插嵌入坝基,上游方向第一根与墩顶齐,其后依次略低。相传,在石柱基础周围还浇灌铁水以加固,基础以上用条石围绕石柱包砌成墩,并与上游的半个墩合成整体,这样可以利用石柱顶托上游的半个墩身,增加稳定。在冲刷闸门顶上跨闸的桥面条石与闸墩顶面条石连接处,还可看到两端各凿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元宝状石槽,其中浇注铁水,使石块互相钩锁,结成整体。滚水拦河坝的坝岸接头护砌也很好,北端上游条石导流长达154米,南端下游砌堤长达292米,与岸相接,这样可以避免洪水冲毁大坝。堰闸式坝段坦水用大条石砌成阶梯跌水形式,分段跌水消能,可以抵抗溢流水力冲激,保护坝身安全。
为了纪念建陂的历史名人,陂南原建有协应庙,亦称李宏庙,现改为木兰陂纪念馆。馆内有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人的塑像,有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撰写的修陂碑记,以及1962年冬郭沫若到此游览时写的《咏木兰陂》诗碑6首12块。馆旁有恩功亭和宋郑耕的木兰书堂古迹。馆外湖光山色,景物宜人,尤其在春水初涨,溪水漫陂入海时,白浪滔滔,有“木兰春涨”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