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3-04-29 11:30李洪
大观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政治课德育政治

李洪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还应该以提高当代高中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己任,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在形式上应该避免呆板、单调,在内容上避免高谈阔论,而更应该“务实”。实践表明,加强德育渗透是高中政治教学任务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把德育渗透到高中的政治教学实践中呢?

1.政治教师的德、才、人格力量具有无形的渗透力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政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美好的心灵对受教育者有着特殊的感召力。在讲授《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时,为了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要在自己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笔者联系自身从教生涯的苦与乐说明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这一职业,说明了良好的师德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有着特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育者的衣饰穿着,一颦一笑,言谈举止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有学生毕业之后开玩笑说,老师,你的普通话、讲课方式可能会影响我一生。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彩的舞台。作为一位政治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课堂形象,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观之不雅,干净整洁的衣着,端庄大方的举止,乃教师应有的风度。课堂上教师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表情达意的手势,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潜在性的影响,加里宁曾如是说:“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们心理上多种微未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那些隐性的不为人们关注的课堂上的细枝末节,往往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和威信,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的形成。

渊博的学识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政治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外,应是个“杂家”。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若能做到唐诗宋词随手拈来,成语典故运用恰当自如,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一定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知识既能启迪人的智慧,也能征服人的心灵。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教师,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就有着无形的感召力。

情感是德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心灵的特殊力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没真正意义的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教育者情感的投入,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情感,必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断起伏变化,或怒、或喜、或恨、或悲,从而牵动着学生的思绪,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

2.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点”,让德育内容潜入学生的心灵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德育内容丰富多彩、俯首可拾,教师只要有心、用心去深入挖掘,便可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如,在高一经济常识《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赏“人民币”上的图案,讲解道: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正面均采用了毛泽东同志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我国著名的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分别选用了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泰山、杭州西湖。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文化。学生学习完这一内容,除了了解经济常识的道理,还深深地感到“一个强大的祖国,一定要有强大的信用体系”,他们对祖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渗透

社会实践是高中政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除了讲授课程内容这一单一的教学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演讲、表演、知识竞赛等手段引导和教育学生喜欢上政治这门学科。同时,紧紧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适时地开展以上活动,通过讲座、讨论、辩论、社会调查、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例如,在讲授“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这一课时,笔者和学生探讨了三鹿奶粉的恶劣事件,并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三聚氰胺事件的看法,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而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在讲授“市场交易原则”这一课时,课前笔者布置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把观察到的在市场交易中违反平等原则的事例编排成小品,亲自进行角色体验,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便可以体会到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销售者都应该相互尊重。在角色模拟中,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及其相关人员的言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关于中学生消费的问卷,在校园内对学生进行消费调查,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高消费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总结,使他们认识到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正确的消费行为,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既优化了课堂的教学结构,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又使德育在政治學科中的渗透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有人曾用这样的比喻恰如其分地形容过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政治不合格是危险品,学习不合格是次品,身体不合格是废品。这里的政治、学习、身体即指德、智、体几方面。政治合格离不开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离不开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长期培养。年青人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有时往往缺乏成年人所具有的鉴别能力。他们往往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认识不清,容易受到不健康思想的影响。所以,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区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有选择地接受那些应该接受的东西,自觉地抵制那些不应该接受的东西。高中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政治课德育政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