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蓉蓉
曹瑞芝(1890—1953),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近代水利海归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秉承科学治水、服务社会的理念,勤奋耕耘,务实创新,为我国近现代水利事业和治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运用近代水利科学技术,在黄河下游水利开发、制定山西水利建设方略、参与长江水利开发规划编制及推动抗战大后方水利发展方面,尽心竭力,贡献甚多,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值此曹先生去世60周年之际,缅怀他对我国水利事业,尤其是开创黄河下游虹吸引黄工程所建立的不凡业绩,以表达我们的真切怀念。
平生以水利为志
曹先生出生于山西襄汾县,在一个殷实开明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自幼勤奋好学,性格开朗,喜欢钻研问题,热爱新奇事物,显露了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1916年,曹先生从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考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学习水力机械、水利工程及盐碱地防治与土壤改良,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
近代中国,政治动荡,战火不断,民生凋敝,水利事业千疮百孔,亟待整理。当时,山西军政当局对于这位学成归国的青年才俊也非常重视,经过一段时间历练,任命他为山西督军署采运处处长,兼水利技正。他利用这个机会,对山西水利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于1925年写出《治汾计划》和《山西水利状况及今后之进行方针》两篇水利计划。在计划中,他对山西水利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擘画,明确指出山西开发自然水利的条件即将告竭,山西水利事业的前途唯有实行“科学治水”。但他在督军署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兵工器材的采买运输,这虽然是炙手可热的差使,却限制了他水利技术专长的发挥,他思之再三,毅然辞去了督军署的职务,转赴河南担任河南省水利局技正,以后又辗转鲁、鄂、川、陕等省区,从事虹吸引黄淤灌工程、长江水力勘探开发及大西南的水利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后,他回到故乡山西,为家乡水利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成为山西近现代水利事业公认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因积劳成疾,曹先生于1953年病逝。
绰号“虹吸管”的水利专家
1928年,曹瑞芝来到河南,担任河南省水利局技正。在这里,他的业务专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
1922年—1932年,是黄河流域的大旱时期,尤以1928年—1929年为最重。1928年,陕县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只有200.9亿立方米,为建站以来的最低值。次年,黄河流域旱灾面积达11.25万平方公里,波及流域内全部省区,有的地方草根树皮食尽,十室九空,仅陕甘两省饿死者近500万人。河南各地也遭遇酷旱,赤地千里。
当时冯玉祥将军主政河南,严令“一滴水非用过不准出境”,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
为了发展引黄灌溉,河南省水利局技正曹瑞芝主张建设虹吸工程,并获准在河南省的黄河南岸试办。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也为曹瑞芝提供了应用近代水利技术开发黄河之利的舞台。他在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与黄河南岸大堤之间奔波忙碌,不顾酷暑严寒,夜以继日地考虑工程地点,进行方案设计,购置建筑材料,并指导安装、开渠。
他对虹吸管真的到了痴迷的程度,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饿了,啃几口干粮;累了,就在工地或办公室打个盹。同事们见状,亲切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虹吸管”。
1929年7月,在曹瑞芝的辛勤努力下,花园口险工虹吸管工程竣工,并开渠引水。该工程安装15.24厘米虹吸管一副,经花园口大堤把黄河水引出,由出水处开挖渠道7000米,下接索须河到达贾鲁河。工程出水甚旺,灌溉沿岸农田效果亦佳。这是黄河下游最早建成的虹吸灌溉工程。不久,又装设60.96厘米铁管8副,出水流量可达6.8立方米/秒,可以灌溉沿岸5万余亩旱地。
引黄淤灌初战告捷,但因缺乏持续有力的支持,加上整理海河委员会邀请曹瑞芝去担任工程师之职,他便赴天津就任。直到1930年10月,山东省建设厅邀请曹瑞芝担任水利技正,他才受邀赴鲁,继续实施他所钟爱的虹吸引黄灌溉事业。
山东的引黄淤灌工程经历了查勘、计划、建设等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时局不稳,财政拮据,引黄淤灌工程并未大规模实施,已建的工程也因为日本侵华、黄河于1938年在郑州花园口人为改道而全部报废,酿成令人痛惜的损失。
在曹瑞芝的积极倡议和山东省建设厅的大力支持下,1932年秋,山东省建设厅委派技正曹瑞芝等人对黄河沿岸沙碱地进行查勘,探讨建设虹吸淤田工程的可能性。经过查勘,曹瑞芝认为,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因而利用虹吸管引水灌田,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并可将沿岸沙碱地全部变为良田。根据查勘结果,曹瑞芝等人编制了《山东黄河沿岸虹吸淤田工程初步计划调查表》,详细说明了各处沙碱地的位置、面积,以及需要建设的虹吸工程数量、工程费用与效益,当时统计全省黄河沿岸共有沙地116.24万亩,盐碱地48.54万亩。
1933年2月,曹瑞芝主持编制了《山东黄河沿岸虹吸淤田工程计划》,拟在范县左营等26处地方建设虹吸管工程,需要建设费426万元。因投资巨大,效益未明,山东省建设厅决定先在历城县王家梨行、齐东县马扎子、齐河县红庙、蒲台县王旺庄等处试办,成功后再予以推广。各处拟安装虹吸管管径:王家梨行及马扎子为53.34厘米,红庙为45.72厘米,王旺庄为38.10厘米。
为做好工程建设工作,曹瑞芝对工程进行了精心设计。以历城王家梨行虹吸工程为例,根据拨款1万元、安设53.34厘米虹吸管一组,可灌田2400余亩的要求,曹瑞芝编制了工程建设计划。他把工程分成虹吸管、引水池、渠道、泄水道、分水闸等项目,对所需工料、工时、费用进行了认真计算,共绘制图纸17幅、制表11张,并对每项工程详细列举了注意事项。高质量的设计,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确保工程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各处工程中,历城王家梨行虹吸工程最先开工,并于1933年11月竣工放水,出水量为0.5立方米/秒,可灌溉农田1.5万亩。这是山东第一个虹吸引黄工程。次年四五月间,红庙、王旺庄、马扎子3处虹吸引黄灌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七八月份先后竣工,各安装钢制虹吸管一条,每日分别可灌田216亩、120亩、310亩。
虹吸引黄工程取得了可观的效益,据山东省建设厅报告称:“在设计之初,原拟放淤数次,始有成效可睹焉,岂当马扎子验收之际,仅放淤十日,其附近淤成之地,已达一千余亩,淤厚平均约七公分。此段田地,昔为卑湿碱卤不毛之区,今淤成之后,可变为沃壤。由此可见,黄河两岸全部虹吸淤灌工程之效益,确为救济农村之大计矣。”
虹吸引黄工程的成功建设,深受黄河沿岸政府和民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发展这项事业,1935年,冀鲁豫三省政府联合组成虹吸工程查勘团,以曹瑞芝为团长,沿黄河查勘、测量达数月,编拟了详细的工程计划。但这一计划与山东虹吸淤田后续工程一样,终因经费难以落实,未能实现。
在实践的基础上,曹瑞芝还对虹吸引黄工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1935年,他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工程》第10卷第1号上发表了《虹吸管之水利情形及流量之计算》的论文,被中国工程师协会第四届年会评为第一名得奖论文,荣获金质奖章。1936年,山东省政府为表彰曹瑞芝在虹吸引黄工程建设中所作的贡献,给予他500银元的奖励,当时在国内尚未有工程技术人员获得如此高的奖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东省政府和民众对曹瑞芝能力与奉献的高度认同。
精神不朽 风范长存
作为近代水利海归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曹瑞芝终生致力于把近代水利技术应用于祖国水利建设的实践中,不遗余力地为祖国的水利事业筹划、耕耘,作出了卓著贡献。
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在几十年的水利生涯中,曹瑞芝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每到一地,他总是以对祖国的忠诚,民众的挚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水利建设事业中。他从1930年即患有严重的胃病,直到1943年做了胃切除手术才得以痊愈,但他从未因病而影响工作。终因劳累过度,在1952年为建设汾河水库做野外查勘时,曹瑞芝突患心脏病,并日益加重。因心力衰竭,医治无效,于次年去世。在弥留之际,曹瑞芝仍念念不忘山西水利水电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他敢于任事,注重实干。同事们赞誉他:诚挚勤奋,勇于任事,认真细致,肯钻研问题。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是对曹先生最大的褒奖。事实也确实如此,对于工作,他总是亲力亲为,从不推诿懈怠,尽心竭力,为祖国水利事业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曹瑞芝以他的忠厚实干,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他务实创新,成绩斐然。近代中国,战争频仍,水利事业凋敝,水利人才缺乏,给水利发展带来莫大困难。曹瑞芝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务实创新,埋头苦干,在中国近现代水利发展史上描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拿虹吸引黄淤田工程来说,就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能够利用黄河水灌溉,是黄河下游民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开闸引水,担心掣动黄河大溜,影响防洪安全;利用抽水机抽水,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大规模推广。虹吸引黄工程的创建,开启了黄河下游大规模引黄灌溉的先河,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把民众的美好期盼变成了现实。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建设,中国水利事业和治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河水患得到有效控制,水力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水利科技飞速发展,水利人才辈出,为我国水利事业和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值此之际,我们倍加怀念曹瑞芝等老一代水利先辈的业绩与奉献,也坚信通过全体水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水利事业和治黄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