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芹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处处以自己为主导,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遏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拥有自主的课堂,学生才会真正获得发展。
一、自主课堂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交流、讨论、争辩、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悟,使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六年级下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求单位“1”的量)一向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按部就班地去一步步帮助学生,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直接面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主动建构新知。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然后课堂上选择四位学生尝试解决这样一道题:“新庄苗圃今年培育了880棵松树苗,比原计划多培育10%。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
生1:880-880×10%=792(棵)。
师:你能说说每步计算的意思吗?
生1(仔细看题目后在黑板上画线段图分析):哎呀,我错了。
师:为什么错了?
生1:因为单位“1”不知道,列式应为880÷(1+10%)。
生2:可以列方程解答。
生3:我反复读了几次题目,先写出1+10%,再思考谁是谁的1+10%,最后列式为880÷(1+10%)。
师:“1+10%”是什么意思?
生3:因为实际比原计划多10%,所以实际是原计划的110%,从题中可知880是原计划的110%。
生4:我用比例求解,列式为110×10/11。
……
师:刚才第一位同学为什么出错?
生5:第一位同学显然是把“今年培育的树苗比计划多10%”反过来理解成“计划比实际少10%”来列式的,我想,这也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常常犯的错误。因为要求原计划多少棵,从题中可知实际比计划多,从实际的棵数中去掉实际比计划多的棵数就是计划的棵数,而问题在于相差的棵数并非是880的10%。当老师要求第一位同学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时,她意识到了这种解法是错误的,线段图帮助她解决了问题。看来,我们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动手画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正确解题。而第三位同学的思考比较周全,由于初次接触这类题目,她显得非常谨慎,在反复读题后对信息进行分析,首先写出1+10%,然后思考谁是谁的1+10%——880棵是原计划的110%,接着就可以用880÷(1+10%)来求出原计划的棵数……(他的发言还未结束,教室里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
学生面对问题时各抒己见,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疑难点,都能在师生热烈的讨论中迎刃而解,这样的课堂气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从主演变成了导演,学生从配角变成了主角,他们的思维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就像一只理想的风筝,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学生之间为了一个问题,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师生之间看法不同,学生也毫不示弱。在这样自由的课堂上,学生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自主课堂能促进教学回归本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并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从而促进教学回归本真。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课始,我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判断哪些小数是循环小数。待学生回答后,我指着“3.52845284……”问:“大家看这个循环小数,如果要把小数部分的数字全部表示出来,写得完吗?”学生摇头。
师:你想怎样简单地把它表示出来呢?
生1:在省略号后面添上余数。
师:很奇妙的想法!(顿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起来,不一会儿,学生纷纷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2:那你说说它的余数是多少?(生1摸摸脑袋,感到自己的回答有问题了)
师:是呀,对于单纯的一个循环小数来说,怎么能立刻找到它的有关算式以及余数呢?
生3:可以给“3.52845284……”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5284”标上一个小记号来表示,就可以把省略号去掉了。
师:多有创意的想法呀!你的方法与国际上通用的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太相似了。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阅读“数学万花筒”的知识来进一步了解吧!
……
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的机会增多了,其中突出表现为语言交流更加频繁,学生逐渐适应用言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有了自己的学习空间,成绩好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见解、理由讲给同桌听,而那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经过锻炼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是自主的,使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由此产生良性循环,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学习更有心得,而且在课堂中更愿意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意见,使教学回归本真。
三、自主课堂能促进教学领域的不断发展
自主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主。如课堂上讲台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个性的展示权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课堂成为学生“挥舞生命”的舞台。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整节课我没有进行讲解,只以寥寥数语引导过渡。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许多实物,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课堂上让学生操作、辩论、讲解、画图、小组展示,多种学习形式交相辉映。学生的回答和交流普遍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归纳出各种求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这是我没想到的。学生张扬个性、树立信心的过程,正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所缺少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交流表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听课教师都说:“以前从来没有发现某某学生还有这一特长。”甚至还听到教师这样谈论:“学生是怎么想到这样理解的?方法怎么会这么多呢?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学生自主了,我们才发现,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是多么的片面。如果没有自主的课堂,可能我们一辈子也想不到原来学生的思想是那么的五彩缤纷。同样,我们也可能从来没意识到,有些时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我们老师还要强。
总之,自主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学习的氛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自主课堂不仅是学习的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的个性互补,如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等,学生本身成了最大的学习资源。同时,自主课堂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愤悱”状态,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变得格外“胆大包天”,变得异常自信。于是,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更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