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
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军队往往都是拯救生命的骨干力量。他们战时用来冲锋陷阵的武器装备,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同样能彰显“英雄本色”。不久前的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令我们悲痛,但在危急时刻,人民军队又一次挺身而出。下面讲述一系列装备的救灾故事,相信你们一定为之赞叹。
“北斗呼叫,天降神兵”
人家有GPS,我们有北斗!
作为维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工程——“北斗”系统,已具备为中国及亚太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测绘、渔业、交通、气象和电信等提供服务的能力。中国“北斗”系统所用的35颗卫星能提供持续而实时的被动三维地理空间定位和速度测算。而且,“北斗”家族卫星还在持续扩容,随着参与定位的卫星数量增加,定位精度会越来越高。
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北斗”系统就在通信、电力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及时搭建起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一线救灾部队之间的应急指挥控制平台,为指挥救援行动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信息。在四川雅安-芦山地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后,它的威力迅速被放大出来。在地震发生后的十余小时内,抗震救援部队紧急配发的260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仪、500余部“北斗”终端机迅速投入救援前线。当救灾部队到达电力、通信、道路都完全中断的宝兴县时,“北斗”为救灾提供了应急定位以及信息传递保障。仅一个时段,灾区“北斗”系统已提供定位服务2.7万次,通信3万余次。
中国“北斗”拥有“有源定位”和“短报文”的特色服务,它不仅能提供用户当前的时间和所处的地点,还能对外发送位置、求助等信息。就在雅安灾区,“北斗”系统所独有的短信通报功能就令救灾部队寻找便捷小路、寻求后勤支援提供了便利。很显然,雅安-芦山地震为“北斗”证明价值提供了特殊的舞台。
米-26从切尔诺贝利飞向汶川
当灾难发生后,救灾行动最容易受影响的莫过于地面断绝的交通网络,而灾区欠缺的着陆场所又限制了大型固定翼飞机的运用,于是直升机就扮演了“生命空桥”的角色,这其中诞生于苏联时期的米-26直升机堪称翘楚。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时,苏军最重要的任务是封堵破损反应堆的缺口,避免更多的核尘埃飘散。苏联军方决定以“石棺”方式,从空中投放钢筋混凝土,将核电站整体罩住。随即,试飞员对世界最大的直升机——米-26进行了彻底改装,拆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设备和附件。
机身在强烈的热气流中剧烈颤抖,工程师仍要求再靠近些。他们发现4号反应堆的屋顶、起重机和大部分墙体都不见了,循环泵和发电车间的屋顶被多次砸穿,烈焰冲天。接着,两个工程师看到了最可怕的东西,重达500吨的反应堆罩变得通红,已经敞开2/3,亮得炫目的堆芯正在巨大的隆隆声中瞪着他们,里面的一切正在熔化,浓烟像火山一样喷出来。直到米系列直升机共投下近2 000吨碳化硼和沙子后,工程师终于宣布反应堆内的链式反应停止了。然而,整个飞机的每一部分都远远超出了设计使用极限,一次耗尽了全部寿命,任务完成后只能被废弃。
虽然有防护服,直升机安装了一些铅板,但所有飞行员仍然都受到过量的辐射。也许是因为核反应堆距直升机飞行员格里先科出生的村庄不远,他两次参加救灾,最多的时候3天内飞了5架次,现场辐射达到200拉德,而相关专业标准规定一人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不能超过5拉德。1988年9月格里先科出现白血病症状。尽管当时苏联政府专门把他送到国外进行骨髓移植,但他还是因肺部感染去世。一位看护英雄到最后时刻的医生感慨地说:“这些直升机飞行员有着战士的外表和天使的举止!”
不仅如此,米-26在2008年中国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也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2008年5月25日15时,由俄罗斯支援中国四川抢险救灾的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飞抵四川德阳市广汉机场,执行吊运大型机械设备的任务,仅用两架次就将唐家山堰塞湖230名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5月26日上午,米-26直升机吊装了一台重约13.2吨的重型挖掘机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坝体,这意味着挖掘机等重型机具将可以迅速进入抢险现场,从而大大加快了抢险救援的进度。
有意思的是,米-26尽管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但它并非尖端技术的结合体,而是用最普通的部件制造的直升机。
“仁慈”号 海上流动医院
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发生大量人员伤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为此,一些国家配备的大型医疗船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营救作用。
在2010年海地地震发生后,美国海军医疗船“仁慈”号前去展开救援行动,当从海地首都太子港接来伤员的直升机降落在医疗船飞行甲板时,舰上水兵并未马上去打开舱门迎接伤员,而是安排一旁待命的防化洗消组用洗消器向直升机表面喷洒消毒液,然后再用洗消水枪进行冲洗,目的是避免灾区受污染的灰尘影响到舰上卫生。经过“沐浴”并确认直升机表沾染消除后。直升机舱门才缓缓打开,身着防护服的担架员迅速冲了上去,将4名重伤员抬下机舱,其余轻伤员也互相搀扶着下机。
医疗船上的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对海地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并根据伤(病)情指挥担架员将重伤病员抬往相应组室,几名轻伤员也由导医员带去诊治。
事实上,“仁慈”号需要200名船员和600名医疗人员来操作。船体上层结构庞大,能在航行中实施海上加油作业,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同时船艉有机库和起降平台,大型直升机降落在上面不是问题,可用作空中转运伤员。堪称一座现代化的海上流动医院。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仁慈”号的姊妹舰——“舒适”号医疗船在开战后3个月内,共收治美军330名住院伤病员和300名门诊伤病员,为伤病员照摄X光片8 500张,输血600包,施行手术500多例。
当然,“仁慈”号平时维修保养费用很大,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美国海军每年要编列1 400万美元的预算,这种花费并非每个国家都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