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科
摘 要:伴随人们需求的提高和建筑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不断完善,因此,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投资规模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运用建筑工程预结算合理的确定投资估算与工程的概预算,保证工程项目中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 审核方法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链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各项活动的开展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人们需求的提高和建筑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不断完善,因此,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投资规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招投标和造价失控,需要运用建筑工程预结算合理的确定投资估算与工程的概预算,保证工程项目中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现存的问题
1.1 行业规范问题
建筑行业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领域中监管的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与配套标准的不完善等。因此,在工程造价中存在多种不规范的行为,阻碍了建筑领域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影响了工程造价的良性发展。不规范行为表现在逃避招投标、严重压低工程价和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强行开工等。
1.2 缺乏详细的市场调研
大部分工程在工程的投资估算与概预算阶段,缺少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不了解市场上材料的价格变动范围,同时不懂得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因此,导致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工程建设之中无法应用。
1.3 操作缺乏真实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常会用压低价格的方式来获得工程,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进程中为了保住自己的经济利益,就会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违规操作,使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工程造价牵连的因素比较多,同时其计算专业性强,因此,有时难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1.4 工程项目投资阶段
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之前,都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同时编写项目建议书。为了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决策与投资,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应全面、详细,同时对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与工程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与论证阶段,工程建设单位有时为了获得工程项目,有意修改和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较多干涉勘察设计单位与项目设计单位。有时为了使项目可以顺利批准,往往在立项阶段编制虚假的概预算与工程造价,降低投资预算成本,打乱了工程项目竞争市场环境,同时也使工程造价与估算变得更加不准确。
1.5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
施工单位缺乏造价控制与科学的管理机制,使施工中随意性较大。在采购上有着多种不科学的地方,缺乏合理规范的采购体系,使得大量材料的采购价格和实物不符合,有时甚至购买了库存中积压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中财力、物力与人力的浪费,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建筑成本和造价显著提高。
2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内容
2.1 费用的审查
工程中费用的较大部分是材料的支出,因此,在费用审查时应主要进行实际价格与材料预算价格之间的审查,检查材料的预算价格是否与市场价格相符。同时为了避免材料使用不当的情况发生,也应严格审查建筑材料价格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2 单价审核
工程项目单价审核包括:(1)为了避免超支现象,对人工成本与设备价格的换算方式,换算系数的正确性进行审核;(2)对定额中材料预算价格、人工消耗的换算、工时的计算和单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3)为了避免重复套用现象的出现,对消耗定额涉及的工程设计图样内容和物资消耗进行完整性和一致性审核。
2.3 工程项目完整性审查
项目工程完整性审查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和完整程度进行审查。不仅要保证工程预算所包含的工作项目,同时也要保证工程预算所编制的工程项目。
3 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有序进行,可以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合理利用投资资源,保证各个生产要素间的优化配置。
3.1 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审核中的难点是材料差的审核。当工程变更时,工程项目变少了,但是工程项目相对应的材料并没有变少,在定额中应用的材料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尤其是施工单位通常会采取多种方法与手段规避与隐瞒材料差。存在设计变更或材料取消后,而消耗定额仍然存在的现象,使工程造价增加。
3.2 控制措施
审核时应按照《工程造价管理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严格进行;应在施工图样的基础上,结合机械设备材料价格、招投标书和项目合同等,对费用计算、材料定额与工程数量进行审核;因为预结算与建筑工程造价有密切关系,因此应注重预结算审核中的各个环节。不能因项目较小而忽视预结算的细节,也不能因项目过大而减少计算环节。
4 结语
伴随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中现存问题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同时不断的增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红,杨秀兰.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及预结算审核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用,2013(7):262.
[2]张延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改革与开放,2011(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