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3-04-29 00:44赵杰民刘飞
广西教育·C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院校政治职业

赵杰民 刘飞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等问题,提出应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改革,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创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17-02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知不够。高就业率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最大的追求,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短期的高就业率并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而长期的高就业率首先来源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刻认知。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深刻全面的认知,就不可能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效性。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重点关注学生在学校期间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毕业之后能否实现就业,而对学生一生的职业规划不甚重视。相对来说,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比实现短期高就业率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见效。可以说,这样的一种把短期高就业率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功的短视,呈现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的认知程度。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地位相差悬殊。为了顺利实现毕业生就业,许多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导向和学生需求等确定的,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技能;不仅需要学生在职业态度和观念上发生转变,还需要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学生职业理论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的统一。这是需要贯穿于学生整个高职受教育时间的课程。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其他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此的差异性,使得其难以归类进常规的学科属性划分序列。因此,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也难以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造成了课程教育体系不完整,使得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空间和时间被其他课程挤占,逐渐走向边缘化。

(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在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就业工作导向。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只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坚定为职业规划而努力的信念,为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世界的转变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可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认识职业的机会,但是目前很少高职院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结合起来。常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两张皮,互不干涉。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两者在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上具有共同性,都是符合受教育者发展需求的教育活动。两者教育的对象都是大学生,都以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都试图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谋取一定职位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显然,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有缺陷的,是不符合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地位。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贯穿于学生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在新生阶段,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正确认识理想、国情、社会、职业、自身和历史责任,为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在开展专业学习阶段,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成才、就业与人生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理清社会焦点问题思路,及时教育和引导,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毕业阶段,时刻不忘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式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点,认真及时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温暖学生,鼓舞学生。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应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位,改变目前该课程被边缘化的状况,尽快明确该课程的学科属性。严格按照教育部2007年12月发出的关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关教学要求》的规定,学时不少于38学时。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了多种要素的开放性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认识和理解,而必须使之在具体工作中得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重视,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逐渐成为教育客体稳定的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保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独立性,还要通过制度规范来提供制度保障,不能因学校主管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学校主管领导的意志改变而改变。不仅要开展调查研究,还要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识。

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位,也离不开一定的经费保障。搞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关键是做好硬件和软件的准备。足够的经费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条件,也为教育客体充分理解就业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足够的经费才能为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办公经费、办公设备和办公场地,才能聘请高水平的有经验的人才为该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出谋划策,形成本校独到的教学参考资料、教材,以及师资培养与课程研究,并在课程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断进步。

(二)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新的课堂教学形式,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教学改革。这样的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重点,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与目标”。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过程,既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又能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社会变迁实际,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使学生在双向交流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体验、道德体验,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形成较高的解决自身择业、创业和就业过程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

同时,需要改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监管模式。高职院校应该选用适合本校实际的教材,编写适用的教学大纲和规范的课程讲义。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包括生源条件、师资条件、学校硬件设施、学生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作出及时调整,进一步完善授课计划和教案。这些教材、大纲、讲义和授课计划,只有在有效的监管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对教学秩序、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确保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标杆,创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新的管理学生模式有利于形成并保持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而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能充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成长阶段,自制力不强,但可塑性很明显。这就需要有效、可行的行为规范作为约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进行引导和激励。需要完善学生发展素质测评制度,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行科学全面的目标管理,在客观、科学和可操作性的测评制度下,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引导学生的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高职院校共青团是植根于青年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与学生联系密切,应该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丰富校园活动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职业,进而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乃至在择业中茫然不知所措。通过共青团组织的多种活动,比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成功企业家和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开设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讲座、演讲、座谈等,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组织多样化、系统化、规模化的职业实践活动,比如创业设计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和把握职业的需求,反思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和就业观念。

(五)以职业实践为导向,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平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生能够及时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巩固和提升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从业人意识,深化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深化在校期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生有机会直接深入到社会中来,了解更为直观的职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了解更为具体的社会变迁情况和社会人才需求现状,体验最真实的职场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作心态,进而有针对性地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纠正不正确的就业观,纠正不正确的对人对事的观点和看法,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成长道路上的新飞跃。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走向社会。只有扎根社会的需求,认知社会的变迁,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切合学生的人文关怀需求,更加容易取得长效性。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求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生涯,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好、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J].教育评论,2005(2)

[2]钱焕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课型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21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60

[4]闫礼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

【作者简介】赵杰民(1982- ),男,广西大新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辅导员,讲师,职业指导师,硕士;刘 飞(1978- ),男,广西北流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辅导员,讲师,硕士。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院校政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