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

2013-04-29 01:44姚晓东
群众 2013年8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淮安

姚晓东

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提升苏北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苏北取得战略性突破的基础上,从流域经济发展的新视野,提出“一带、三核、一枢纽、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以江苏淮安、安徽蚌埠一淮南和河南信阳为三核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把苏北、皖北、豫南境内淮河流域建设成科技型、外向型和生态型的健康生态经济长廊,将苏北的长三角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以及江苏沿海开发、东陇海线、淮安中心城市等几大战略进行叠加,从更高层次上进行战略全面升华,提高这四大国家战略的综合利用效率。

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意义

流域经济是以江河为通道、以物流为纽带或轴心、通过流域内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而形成一定分工协作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解决困扰淮河60年的治理难题。自古以来淮河不断祸害沿河两岸,素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闻名。1951年毛泽东就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虽经过60余年的持续治理,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直到2007年仍需炸坝泄洪。在目前国力增强、具备根治与开发淮河基础条件的背景下,转变治淮理念,确立综合发展的治淮新思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统筹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流域发展,分段实施千里淮河上中下游三段水利设施建设,通过上游建设出山店、前坪等水库,中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加高堤坝,提高泄洪行洪能力,同时在洪峰退去时,蓄水形成河川型水库,保障流域平时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从而彻底解决淮河流域“十年九旱一涝”问题。

2、促进我国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淮河流域是我国东部与中部的连接桥梁、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淮河领域目前缺少一个国家层面全流域的整体发展战略,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可以弥补这个空缺。该经济带以淮安、蚌埠、信阳为三核,以盐城滨海港为入海门户,区域横跨中国东中部,能有效实现长三角经济区、皖江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的有效对接,推动中部崛起、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

3、形成我国下一轮经济新的发展增长极。淮河生态经济带旨在依托沿淮公、铁、水、空、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流域资源禀赋优势,探索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推进流域“四化”协调发展,高起点构建沿淮流域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城市群,促进淮河沿线城市之间经济社会的整合与互动,将流域内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东陇海线等几大战略进行叠加,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乘数效应”,推动流域全面崛起,最终将淮河流域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4、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粮食产能建设重点核心区。至2011年,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国13%的耕地面积和19%的播种面积,承载了全国20.4%的乡村人口,生产了全国23%的粮食,提供了全国14%的农业产值,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总体构想

1、建设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区域的发展都高度依赖水上交通。依托长江、珠江两条黄金水道,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构建淮河经济带,在“通上游、畅中游、优下游、连支流”的目标指引下,统筹规划淮河干线航道及重要支流航道的整治工程,分段提高航道通航标准和船闸通行能力,疏通淮河直接入海航道,将淮河打造成一条惠及整个流域黄金水道,有利于贯通上下游“经济流”,充分发挥淮河的水运优势,快速带动整个流域经济融入全球航运体系与供应链。

2、打造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淮河流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具备建设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特色农产品与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的优越条件;流域丰富的煤炭、碱、盐资源以及区域性油、天然气、煤炭中转储配基地布局,有望形成中国特色非石油路线的烯烃产业集群;流域铁精矿、凹土、石英石等特色资源,是打造金属、化工、凹土、硅基新材料产业的理想之地;流域IT、石化、汽车、机械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因此,通过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望推动流域成为我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3、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淮河流域南北方特质并存,人口密集,在国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与重点区域。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大的力度来保护环境、优化环境,努力探索出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现代产业化之路,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积累经验、提供范例。

淮安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龙头城市的重要举措

一是立足于把淮河打造成一条物流便利、集聚各类资源要素的开放通道,突出规划引领,全面加强与淮河流域城市的公铁水空管交通对接,为整个淮河流域借港出海、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淮安是淮河“通江达海”,对接上海港、连云港、盐城港的重要枢纽,淮安将着力推进盐河、淮河等入海通道建设,加速“海港内移”,实现海河联运与无缝对接。

二是立足于把淮河打造成产业兴旺、蕴含巨大经济活力的黄金水道,加强与淮河流域城市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加大在淮河两岸布局重大产业、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力度,加快构建沿淮河产业带,特别是要重点培育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食品和节能环保五大干亿元主导产业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软件和服务外包四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台资集聚高地、“中国新盐都”和“中国声谷”,进一步形成具有鲜明淮安特色的工业体系,不断增强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中的产业带动和配套能力。

三是扎实立足于把淮河打造成环境友好、布局合理的沿淮城镇发展轴,以加快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要素供给和生活水平提高为重点,推进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特色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把淮安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台资企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城市,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繁荣兴旺城市,现代交通、水利工程重要枢纽城市,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宜业宜居城市。

四是立足于把淮河打造成环境优美、具有景观功能的生态走廊,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开发、彰显特色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顧,加快生态市创建步伐,重点加强淮河两岸的生态修复与景观打造,以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为提升淮河流域整体影响力和美誉度多作贡献。

以淮河干流为先导区,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把淮河变成一条造福于两岸人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产业大道和生态廊道,这是加快豫南、皖北、苏北振兴,推动全面小康建设,从流域经济的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以淮河干流为先导区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淮河流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有利于淮河流域早日实现基本现代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四增长极。

责任编辑:戈尚达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淮安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