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2013-04-29 01:44章寿荣
群众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产性高新技术服务业

编者按: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于能否突破这四个方面产业各自的约束,找准各自发展的路径,从而促进四者真正形成当代科技含量高、现代元素显著的现代产业的有机组合。当前,江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四个方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刊发表章寿荣研究员撰写的专论。对此进行探讨。

开发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当前江苏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技术以引进为主,自主技术欠缺。这个问题不解决,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也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约束:一是长期以来江苏引进国外技术的“路径依赖”。江苏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发达的省份,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众多,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核心技术通常控制在外资手中,表现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具有外向路径依赖性质和技术“锁定”效应,并因区域经济增长压力迫使这种技术获取路径长期存在下去,无法摆脱,从而阻碍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地化。二是技术与产品创新的“后来者劣势”。即使江苏本土企业在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上取得了突破,但面对跨国公司的同业存在与竞争,往往难以被市场接受,自主技术创新的价值就很难通过市场实现,本土企业就难以有充足的动力进行自主技术创新。三是自主创新的高成本、高风险逼退“潜在进入者”。由于自主技术开发资金需求量大、耗时较长、不确定性高,加上企业资金安全偏好、研发人才匮乏等制约因素,导致江苏本土企业进入自主技术创新的意愿不强。

打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路径依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持续技术进步,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长的技术体系上实现自主性、创造性、本地化突破,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路径依赖为“路径创造”。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此,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组织“政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支持省内大型骨干企业普遍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领域,以国际先进技术前沿为方向,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重点突破节能环保与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与高端技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并逐步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打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后来者劣势”约束,需要树立社会消费新理念以营造有利于国产新产品发展壮大的市场环境。通过宣传与引导,在社会上树立起“选用国产,就是爱国”的消费观念。韩国在建国初期为了国家兴旺,激发国民买国货的热情,从而促进了本国家电、汽车工业等的崛起。在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之下,韩国人再次展现出高度团结的民族性,发起“韩民族购买韩国货(BUY KOREA)”运动。在和平年代,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在高新技术产业面临来自国际的严峻挑战之时,购买国货就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同时,政府要注重增加改善消费环境的公共支出,通过加强对商业设施分布、构造、环境、配套等的科学合理布局,充分挖掘居民购买国货的潜在消费意愿。

打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的高成本、高风险瓶颈,一方面政府要完善专利保障制度,规范权益分配和利益分配,加强对研究开发、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和扩散等环节的创新产权保护,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程序,对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坚决打击、依法严惩,保护自主创新主体的产权和意愿;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通过产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专利入股等多样化的资本化营运方式来分散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确保企业自主创新的合理收益。

着力构建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如何提升服务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体,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所谓服务经济为主体,即服务业占GDP的份额超过50%,这是现代产业结构的标志。江苏目前服务经济所占比重仅43.5%。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壮大服务经济,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别要注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產业链整合,以提高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益。

服务经济为主体就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各产业融合、支撑产业专业化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包括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金融业、涉农服务业等。它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中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是当今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

江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仍然处于低水平,比重低、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程度低。江苏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强生产性服务性产业链整合,以园区化布局、集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是江苏的特长,要在此优势基础上,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服务体系。

服务经济为主体就要大力发展民生幸福型服务业。民生幸福型服务业,是指以满足人民群众由生存到发展的各种幸福生活诉求为导向,以健康、绿色、时尚、智慧为特征的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健康服务、智能安全监管、低碳环保、保健疗养、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智慧化社会管理服务、心灵疗伤服务、网络教育等。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民生幸福型服务业,是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江苏的重要举措。

发展民生幸福型服务业要与居民消费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这方面,尚需要完善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以刺激城乡居民增强消费欲望与需求。

以高端引领与集聚化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业从哪里突破?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先进性、产业先进性与管理先进性。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是丁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就是要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江苏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江苏由工业大省到工业强省的转变。

当今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经验表明:先进制造业具备全球化、高技术化、产业集聚化、与服务业融合化的特征。江苏的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从重化工业化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知识密集化转变时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低等。部分制造行业不仅集聚没有充分形成反而有分散化的倾向。

一方面,江苏要推进制造业从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创造服务的转变。开放度高的江苏,国际代工性质的制造业,关键技术和营销“两头在外”,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为跨国公司控制,不仅造成制造业低端化,而且使制造与服务互相脱节。因此,江苏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结合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形状与特征,走制造和消费“两元”切入全球价值链、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向价值链左右两端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路径,同时推动江苏的开放型经济向着基于内需的对外开放转变。一要把握国内消费需求升级的机遇,立足本土、面向全球,提升制造业的设计研发能力和营销服务能力,从而促使江苏制造业从高端切入全球价值链。二要在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把原有加工制造能力强的优势转化、提升为关键零部件生产、新产品研发的优势,从而引导江苏制造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移动。三是推动江苏本土企业加强服务创新,提高产品的服务能力,加强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发展,实现由中间制造环节向市场营销、品牌设计等价值链高端高附加值环节移动。

另一方面,江苏要推进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化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化,就是要以基地或园区为基础平台,以项目为重要抓手,以企业为发展主体,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与产业集聚区,拓展工业经济增长新空间。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构建以创新突出、竞争力强、生命力长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导向。

加快生产组织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提升江苏农业“现代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产业化、商品化农业,是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阶段紧密相关的产业体系。提升江苏农业的“现代性”当前最为至关重要的是要提高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水平,即要广泛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形成系统完整、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苏常熟古里镇田娘农场考察家庭农场生产与经营情况时指出: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

显然,这个大方向就是农业生产组织的制度创新。

通过农业生产组织创新,促使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大量涌现,可以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可以为循环农业及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循环农业方式的兴起、种养业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组织载体;可以在有限土地上挖掘潜力,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

发展家庭农场等创新型农业组织,必须在土地流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加以推进。在土地資源整合方面,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在农业经营人才方面,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培养一批爱农村、懂农业、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经营人才队伍,特别是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的复合农业人才,满足成立各类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组织的人才急需。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大力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做到两个“全覆盖”。一是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通过加大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全省建成手段先进、人员优秀、责任明确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二是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省级建成三大农业服务信息系统——短信系统、视频系统和电视点播系统;市县建成电脑网站、农业服务热线工作站、短信农业信息服务;镇村建立“信息服务站点”。

责任编辑:丁和平

【资料链接】

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努力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鼓励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第二,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遵循产业的规律和市场的规律,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盘活存量、做强增量,提高产业整体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第三,把创新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落实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位,重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第五,通过加大对外开放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培育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猜你喜欢
生产性高新技术服务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