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新理念

2013-04-29 22:59韩军芳
理论观察 2013年8期
关键词:服刑人员改造理念

韩军芳

[摘 要]为了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监狱警察需要确立人性化、个别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教育改造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创新。要树立人性化理念,实施人文关怀,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前提和保障;树立个别化理念,针对服刑人员的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改造;树立生活化理念,紧密结合服刑人员的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改造;树立社会化理念,有效利用社会力量完成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

[关键词]服刑人员;改造;理念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61 — 02

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创新是监狱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发展性课题。创新不仅是教育改造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是由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行刑发展趋势决定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带来社会的结构性调整和各种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变化,引起服刑人员构成的整体性变化,并造成服刑人员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加大。刑罚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中行刑目的与行刑方式的变化使教育改造思想和实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教育改造工作呈现出新的不平衡性和不适应性。面对教育改造工作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监狱需要做出积极的回应。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服刑人员教育改造需要由科学的理念做引导。当前,教育改造的新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人性化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是进行教育改造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当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发展和进步,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人权意识不断普及和高涨,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联系和表达方式,国际社会舆论监督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时代境遇,各国的民主和人权事业迅速发展,人性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潮流,人的权利的确立与保障成为现代文明秩序的重要标志。人性化也是中国社会现代性的主要内涵,实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保障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是当前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1〕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是社會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刑罚执行的实施环节,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和保障。树立人性化教育改造理念和模式,尊重服刑人员的人格与尊严,施以人道主义待遇和人性关怀,为保障服刑人员的各项权利提供了制度性的保护,是提高教育改造效率的必然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传统的封建专制思想的长期禁锢,以及历史上严酷的人性摧残现象的影响,使得当前人们的思想认识不能完全把服刑人员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和教育主体来看待。尽管对服刑人员权利的保护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57条规定:“监禁和使犯人同外界隔离的其他措施因剥夺囚犯的自由而导致囚犯不能享有自决权利,所以使囚犯感受折磨。因此,除非为合理隔离和维持纪律等缘故,不应加重此项事实本身所固有的痛苦。”然而,人们还是常常将惩罚作为刑罚的目的和归宿,改造却视为刑罚执行的副产品。实际上,只有保护服刑人员的合法权利,满足服刑人员的合理生活需要,才能使他们安心接受教育改造,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实效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穿住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如果不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谈不上精神上的追求。服刑人员基本生活得不到切实保障,基本权利得不到合理保护,就会使监禁变成单纯的惩罚,无法实现思想改造。因此,监狱要实行人性化的教育改造,给予服刑人员人性启迪和人文关怀,激励服刑人员产生积极改造的主观愿望和动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改造。

二、树立个别化理念,根据服刑人员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改造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分水岭,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新的社会结构呈现出经济主体多元化、社会动态化和交流信息化的特征。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引起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导致社会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犯罪现象出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同时,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思想观念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从服刑人员的构成情况来看,暴力犯增多,尤其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的服刑人员增多,暴力犯主观恶性大,刑期长,危险性大;党政干部贪污腐败犯罪的服刑人员增多,尤其是高级干部犯罪数量增加,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较大;服刑人员的文化程度升高,高科技犯罪的服刑人员和高学历犯罪增多;累犯、惯犯持续增多。从服刑人员的思想情况来看,服刑人员价值观取向扭曲,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服刑意识淡化,改造动机功利化,认罪表面化,无角色意识,缺乏负罪感和悔罪意识;反社会意识强烈,改造行为日趋狡诈。新时期服刑人员情况的变化增加了教育改造工作的难度,以分类关押、分类管理和分类教育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改造因缺乏针对性而显得效果低微。

个别化是刑事立法、司法和行刑的重要原则和发展趋势。刑事个别化要求根据服刑人员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定和适用刑罚和进行改造,从而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根据服刑人员不同的犯罪原因、不同社会生活经历和不同的思想问题及行为表现,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个别化教育改造是监狱执法活动中实现行刑个别化的重要途径。服刑人员不仅在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生活经历等方面各不相同,而且,犯罪原因各异,刑期有长有短,改造表现好坏不同,进行教育改造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不同的教育改造目标和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化教育改造,增加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如果只是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改造模式,会导致教育改造的形式化。当前教育改造面临的情况与以往截然不同,服刑人员的构成和思想行为状况日益复杂,这些不同于过去的严峻改造形势,需要有相应的教育改造模式来应对。因此,监狱要承认和尊重服刑人员的个体差异,在分类教育改造的同时,加强个别化教育改造,使教育改造工作由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型、精细型转变。

三、树立生活化理念,立足服刑人员现实生活进行教育改造

生活是个古老而弥新的哲学话题,胡塞尔认为生活是人们共同存在于其中的社会框架,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人们交往行动的基础和背景,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预设性前提。生活化是当代文化的发展潮流,生活化要求回归自然的、直观的现实生活。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现实生活是思想意识形成的根基,教育改造工作要使服刑人员摒弃犯罪思想,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就必须立足于服刑人员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提供了自由、民主、竞争的社会环境,创造了个体发挥自身能力的广阔空间,增强了人的主体性和自主参与意识。传统的教育改造活动由于抽象的、理论化的教育内容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无法激发服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服刑人员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反而引起服刑人员的抵触情绪,他们更习惯于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以平等、开放的方式交流沟通,用生活化、大众化的方式真实地、透明地传达思想。因此,教育改造要建立生活化取向,突破脱离生活实际的教条化、形式化的弊端。

监狱是对服刑人员实施惩罚的刑罚执行机构,又是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的特殊学校。为此,监狱不仅要强调作为执法机关的政治职能,还要实现作为改造服刑人员成为新人的社会职能,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监狱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国外监狱已经将服务作为监狱的重要职能,英国监狱的全称是监狱管理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是英国监狱的重要职能,台湾矫正机关强调服务就是管理,把服刑人员视为顾客,把矫正人员视为服务人员。鉴于国外的矫正经验和我国监狱传统的教育改造工作面臨的低效问题,应当以服务服刑人员为中心,使教育改造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载体贴近服刑人员的生活,将原则的、抽象的教育改造活动融入具体的、生动的、多样化的现实生活中。要结合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实际,合理设立教育改造的目标,使服刑人员感受到目标的可实现性;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服刑人员的现实生活,用服刑人员的亲身生活经历进行现身说法,或围绕身边生活事件启发他们,使服刑人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利用生活中各种感性教育形式及时开展教育活动,有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载体,采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方法对服刑人员进行潜移默化和思想渗透。总之,监狱不是操纵和控制服刑人员进行机械性的规训与惩罚的机器,教育改造不能片面强调规范与灌输,而是对服刑人员的生活进行建构、生活意义进行引导,解决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和精神困境。

四、树立社会化理念,有效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改造

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加速度,增加了现代社会的开放程度。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资金和人员大量流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再囿于意识形态的束缚,各民族和国家联结为一个超级的世界市场和统一的地球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现代传媒、网络的广泛普及,人与人的交往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传统监狱的封闭状态与当代社会的开放状态显得格格不入,服刑人员长期与世隔绝的服刑生活造成服刑人员与社会的脱离,服刑过程中形成的监狱化人格成为回归社会后适应生活环境的障碍。同时,以知识和信息的利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社会成员的综合要求也不断提高,实现全面发展是当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尽管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以“中人”即普通人作为目标,然而提高服刑人员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改造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增加监狱的开放程度,加强教育改造社会化发展,实现监狱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和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的平稳过渡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

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开放的监狱和社会化的教育改造活动带来的改造效果是间接的,因为转化服刑人员思想、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一改造目标的实现需要长期的考察才能看到社会效果,而由于增加监狱的开放性带来的监管安全风险却是直接的,这就是教育改造社会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作为和劳动改造、监管改造并列的三大改造手段的教育改造从改造工作的核心滑向了边缘。因此,教育改造必须克服功利思想,在保障监狱安全稳定的同时,不断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造,推进社会化发展进程,使服刑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形势,重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社会适应性,实现回归社会的改造价值旨归。

〔参 考 文 献〕

〔1〕陈嘉明,“理性化”或是“人性化”——中国现代性问题的一点思考〔J〕.文史哲,2009,(04):139-1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服刑人员改造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选登记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