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中
【摘 要】 寺庙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历史原因,绝大多数的寺庙都存在着大量古建筑群,且寺庙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燃烧条件好;加之地处偏僻,道路条件差,消防车等现代消防装备无法应用;只要发生火灾,往往都是“火烧连营”,如何做好寺庙古建筑的防火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我根据参与的几个仿古建筑的灭火设计及几种防火技术的性能分析,希望对寺庙建筑的灭火技术认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寺庙建筑 防火 可行性
1 寺庙建筑的火灾特点
1.1 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寺庙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梁、柱、楼板、屋顶大多属于可燃物,一旦失火,结构构件很快失去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垮塌、烧毁。特别是许多寺庙建筑,由于宗教的原因,在室内往往有许多装饰和布幔等悬挂物,这些悬挂物都是易燃品,火灾时常成为火势垂直蔓延的导火带,使大火迅速向空中扩展,燃烧速度快、火势凶猛、难以控制。
1.2 起火原因复杂
寺庙建筑具有一般建筑的火灾原因共性,如香客不慎引起大火,烟头纸屑,电器失火等,还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山火和雷击。
1.2.1 香火不慎引起火灾
大多数寺庙建筑都与民族、宗教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许多寺庙香客盈门,这就无疑增加了火源管理的难度,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如1984年云南筇竹寺华严阁大火即是由于香客燃香焚纸后离去,晨风吹起火种,引燃桌围等丝织品,火焰沿着帐幔扩张,最后使该建筑及一大批历史文物毁于一旦。
1.2.2 电气火灾
寺庙建筑的电器设施都是后期添置的,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得各种线路及灯具都直接暴露在外,不断增加的用电器使线路负荷增大,加上年久失,线路老化,很可能引起过载、发热,甚至引燃与其毗邻的可燃物。如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即是由于照明灯泡安装接触不良形成短路,以致线路过载、发热,使绝缘层燃烧,从而引燃吊顶布料,继而木椽及其它木质构件相继着火。
1.2.3 山林野火等外部因素所致
寺庙建筑往往处于深山老林,地偏人稀,四周又被林木杂草环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山火和森林火灾往往成为寺庙建筑受到的外部威胁之一。
1.3 疏散困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寺庙建筑通道狭窄,一旦失火疏散人流拥堵,易造成重大伤亡,如重庆歌乐山渣滓洞,近30米长的楼层只有一个不足1米宽的楼梯,白公馆楼梯也十分狭窄。
1.4 消防扑救困难
1.4.1 寺庙建筑一般位于偏僻之处,道路崎岖,消防车难以到达,更不用说形成环形消防车道。
1.4.2 远离城镇,无法依托城市消防基础设施。不少寺庙建筑往往距最近消防站数十公里,一旦建筑发生火灾,往往火势迅速蔓延,此时城镇消防站成了“远水救不了近火”。
1.5 火灾损失大
寺庙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建筑本身就是古代物质文明与文化的载体,再加上许多寺庙建筑藏有经书、画卷等,一旦付之一炬,将无法再现,损失无法计量,也无法挽回。
2 寺庙建筑的防火对策
2.1 提高寺庙建筑的耐火性能
对于木结构建筑,可采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提高其耐火性能。对于悬挂物,在不影响其质地、色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阻燃处理,以减少火灾荷载,防止火势竖向扩展。因寺庙建筑的文化及宗教特色,本条实际操作的可能不大。
2.2 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其照明等设施往往是后期添建,多数是明设,容易電线老化,应及时检查,一旦发现,及时更换,特别是要在灯具的选用和线路的敷设上,都要考虑其对木结构建筑的影响。设置必要的探测、报警系统,及早发现和扑灭初期火灾。
2.3 完善灭火设施
有城市消防系统依托的古建筑应在不影响建筑内、外形象的条件下设置消防管网和自动灭火系统。对于不具备自动灭火条件的寺庙建筑,灭火设备以配置灭火器为主。灭火器应按时检查,及时更换,保证其随时能投入使用。个别地方可以利用地形、地貌收集场地雨水,贮作灭火之用。
2.4 设置防火隔离带
为防止外部失火殃及古建筑,应在寺庙建筑外围作防火隔离带,去除杂草、灌木、并经常清除枯叶树枝等可燃物。
2.5 作好寺庙建筑防雷
山地古建筑应结合建筑造型装置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对于已设避雷设施的,应定期检查其接地是否牢靠,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接地线断路可能成为引雷设施)及早发现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3 几种灭火技术的特点及性能
3.1 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向着火区域释放大量的卤代烷或“SDE”或二氧化碳灭火剂来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或降低可燃区域空气中的含氧量和温度,使可燃物的燃烧终止或逐渐窒息。该系统主要用于忌水的重要场所,如变电所、印刷车间,电子计算机房和重要文库等场合。
3.2 水喷淋灭火系统
水喷淋灭火系统是最常见的传统水系灭火系统,主要包括供水系统设计和喷水装置的设计。供水系统提供了水喷淋灭火系统所需的消防用水,喷水装置是发挥灭火作用的喷水发生部分,其性能影响到灭火系统在保护场合的适用性。为了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起到保护人员和建筑安全的作用,消防水源需要由专门的消防水池提供,并通过水泵、管网传输到喷水装置。
3.3 干粉灭火系统
利用以某些盐类作基料,添加少量的添加剂制成的灭火剂,通过化学抑制和窒息作用灭火,多用于燃烧物表面火灾的扑救。干粉灭火剂按照使用范围可分为BC类干粉、ABC类干粉和D类火灾专用干粉。干粉灭火剂储存于干粉罐中,干粉罐多为钢制压力容器,分为加压式和贮压式两种。干粉灭火系统分为全淹没和局部喷射两种。
4 几种灭火技术应用于寺庙建筑的可行性比较分析
4.1 气体灭火系统
通过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我们知道,气体灭火只能选择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才能最大发挥其灭火性能,由于寺庙建筑普遍开口较多,通风状况良好,气体灭火系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加之采用此方法不能阻止木结构建筑外部火灾的发生,因此不可行。
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于寺庙建筑群落布置,空间限制,且消防水池的设置会对寺庙建筑的地基造成破坏,难以实现;自动喷水系统灭火过程中,水量大,水渍损失严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自动喷水系统施工水管管径较粗,影响美观和寺庙建筑原貌;因此不可行。
4.3 干粉灭火系统
由于寺庙建筑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需要保护的面积大,空间范围广,而干粉灭火系统有空间的局限,灭火准确率较低,且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可行。
4.4 细水雾灭火系统
根据细水雾的特性以及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的特点,应用于保护寺庙建筑他具有如下优势:①保护范围广;②灭火效率高;③用水量低,供水水源易于解决;④灭火中水渍损失很小;⑤工程施工水管管径小,隐蔽性强,对寺庙建筑原貌影响不大。因此可适用于寺庙建筑的灭火。
总之防火重要在防,平时要多加强火灾隐患的检查和排除,加大各种形式的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寺庙内外居民的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对于古老的没有消防设施的寺庙建筑要尽力选择合理、有效的灭火技术进行消防设施改造,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国家规范,GB50016-2006《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2] 国家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 江苏省地方标准,DGJ32/J09-2005《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4] 康雪峰.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武警学院学报[J].2008年02期
[5] 李海辰,刘凤飞.古建筑防火安全对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2006年04期
[6] 王锦贵,王希光,郭祥旭.古建筑的消防特点与防火对策讨论[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