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摘 要】近几年来,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重视,很多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到采集、整理与编创民间音乐的工作中,为丰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做出极大的贡献。本文通过云南民歌《阿老表,你要来尼嘎》与木江子组合对其进行二度创作后的《酒歌》进行对比分析,浅谈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二度创作;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创作、流传方式,成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而民间歌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之中,成功的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性的音乐形式,并对它们产生影响。如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器乐音乐等民间音乐形式;又如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及宫廷音乐这种具有专业性创作的音乐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间歌曲的影响。所以说,民间歌曲在中国民间音乐中也同样扮演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一、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从民歌的创作以及在群众之中的传唱力度等方面来讲,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确受到了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的影响,使民歌在零零后的青少年群体中已经变得陌生,以至于民歌的传承出现严重的年龄断层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电台开始推出类似于“红歌会”这样的选秀节目。在这些选秀节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翻唱民歌的参赛选手,他们将一首首大众熟知的民歌进行“二度创作”,为民歌的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媒体认识到中国民间歌曲的魅力,推动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本篇论文的写作缘由来自于笔者观看二零一二年民歌选秀节目《爱大地歌》时,受到木江子组合对民歌的改编所得。“木江子”作为云南民族音乐的唱作组合,由五名80后男生组成,他们擅长演奏各种民族器乐,坚持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多首民歌进行二度创作,同时具有《阿妈情》、《青菜》、《凤尾竹》等多首原创作品。本篇论文对云南民歌《阿老表,你要来尼嘎》与木江子组合对其编创产生的《酒歌》进行对比分析,浅谈对中国民间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二、云南民歌《阿老表》与《酒歌》
(一)云南民歌《阿老表》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刘正维先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中讲到,“五态”中的地态能够对一个地区的人文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历史状态、语言状态及音乐状态。云南地区拥有五大独特的地貌特征:高原波状起伏、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阶梯递降、断陷盆地错落以及江河纵横、湖泊棋布,从而造就了其民族众多但语言文化却各不相同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别之处,使得云南民歌既热情奔放、高亢嘹亮,又心思细腻、婉转恬静,完美地将云南的地域特色与人文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笔者通过云南民歌《阿老表》的谱例,来浅析其旋律与节奏特征,由于无法找到这首民歌的原版歌谱,所以将其以C大调记谱:
首先,从旋律特征来分析,其以代表被放音乐特色的四度、五度、七度及八度跳进音程为旋律的特性音程,又以代表南方音乐的级进音程伴以旋律的进行,充分的体现出地态对当地音乐创作的影响,这首作品形象的刻画出云南地区高山、平原及盆地纵横交错的地貌特征。
其次,从音乐的节奏特征来分析,这首作品的节奏大部分是由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组合而成,节奏虽简单易唱,但却给音乐的进行带来最合适的“骨架”。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运用使音乐生动活泼、婉转动听,同时也表现出云南人民的热情好客,而附点音符的出现又为音乐的进行增添了一丝性格色彩在里面,宛若甜美恬静的云南姑娘。
(二)关于《酒歌》二度创作的音乐特征
木江子组合在云南民歌《阿老表》中加入流行元素将其进行改编为《酒歌》,将人声、沙槌、古典吉他、彝族大三弦以及非洲的布加拉不鼓加作为其伴奏乐器,同时将流行音乐的演奏技法加入到大三弦的演奏中,并在音乐的开始部分把人声中融入了爵士风格的演唱方法,丰富了音乐的听觉色彩。由于无发搜集到原谱,笔者将其以C大调记谱:
首先,从旋律特征来分析,开头的“Mi、Sol、La”是对原曲第一句歌词旋律的反向进行,使改编后的音乐旋律色彩紧贴原曲进行,从特性音程方面来讲基本与原曲保持一致。我们从谱例第二行第一句来分析,编曲者运用跳进跟级进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创作,使得旋律与当地人的语言音调结合得十分紧密,体现云南地区的语言特点。之后编曲者在第二行第五小节加入《阿老表》的完整旋律,使得云南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其次,从节奏来分析,与原曲相比,节奏上变得更加丰富。十六分休止符的运用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性与民族性,将云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间歌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歌作为记录人类历史的“活化石”,音乐工作者对于它们的挖掘整理工作一直在进行,就目前整理情况来讲,我国共有民歌歌种千余种,精选民歌曲目两万余首。然而我们听过的、唱过的却不及冰山一角。面对这种现象,“二度创作”对民歌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由于民歌的口头传唱性与随意性,使民歌不易保存流传。而进行编创后的民歌既能保持歌曲的原汁原味,又能使音乐得到丰富发展;
第二,由于民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传唱范围上会受到语言等方面的限制。而由于编创者自身带有的地域性在创作中会削弱原民歌部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而有利于增强民歌的传唱力度,扩大其流传范围;
第三,由于民歌音乐元素的单调性,很难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年龄断层现象。而通过“二度创作”后的民间歌曲,融入很多当下流行音乐元素,很好的模糊了民歌的“年龄”,使其拥有当下的时代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青少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