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
崔峦老师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问题的出现。在平时的语文课程中,我们更多注重了人文熏陶,课堂上感悟多,训练少,这是“得意忘言”的表现。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和品味课文,还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习得课文中语言文字之妙。因此,“读写结合,随文练笔”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读写结合扎实有效呢?
一、以“本”为本,巧设每课的训练内容
教材中的选文都文质兼美,特别是它们的语言更具鉴赏性,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一篇作品的语言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体会运用它们的神奇效果。但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就不妨换个角度,有重点地教给学生一种方法,训练学生一个能力点,让学生走进文本,习得文章的写法,体味文字的精妙。
1.巧寻重点词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味文章中重点词语的丰富内涵,感受其使用的准确、妥帖和生动。如《养花》一课中出现了两个“意思”, 当学生知道“意思”是指作者从养花中获得的乐趣时,我适时引导:“意思”还有几种解释呀?学生们通过讨论,知道了“意思”的其他解释。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意思”的不同解释造句。不一会儿,一段妙趣横生的文字便呈现在大家面前——“过春节了,叔叔说送我一个小礼物意思意思,是一个毛茸茸的玩具熊。这个玩具熊真有意思!可‘意思意思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于是我就在词典上查。哇,原来‘意思有那么多的意思呀!”
2.巧寻重点段落
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语言都是作者精心雕琢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品味有独到之处的段落、在修辞上别具一格的段落。比如,托尔斯泰《渔夫》一文中有许多心理描写的段落,这种通过心理活动反映人物特点的写法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我在课堂上把它作为一个训练内容,让学生也结合生活实际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学生有的写考试后的想法,有的写看到妈妈做饭时的想法,有的写和朋友发生矛盾时的心理……用静态的文字演绎动态的心理活动,使文字活了起来。
3.巧寻留白之处
课文中有些地方除了特定的含义,可能还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些留白之处都能给人一定的想象空间。如《城市的标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最后你睁开眼,你看见了秀气而坚韧的国槐,细碎密集的树叶为街道铺就一片浓荫,白中透着淡黄色的小花,飘来久远而古老的京城气息……”文末究竟省略了什么?是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体会的。教学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写出省略的内容,如:“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这是心灵的栖息地。”“我沉醉在这古老的气息中,站在树下久久不愿离去。”“此时我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棵树,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这片土地。”
4.巧寻动情之处
情感是表达最积极、最有效的内在动力,正所谓“文由情生”。当学生沉浸在文章丰富的感情之中时,自然就有一吐为快的感觉。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如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在讲完《和时间赛跑》一课时, 充满激情地说:“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智慧的哲人志士,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时,无不发出许多感叹……那么未来的科学家、魔术师、表演艺术家、作家们,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尽情创编自己的名言。”这时,学生们会情不自禁地调动起语言储备、生活积累,大胆展示独特感受。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肯定会促进学生精神和语言的同构共生。
二、以人为本,巧设每个单元的训练内容
把教材中的文章当作例子,只是将课堂教学局限于选文之内,即使完成了训练任务,达到了训练目的,也不一定能在生活中有效运用。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还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进行“二度开发”,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六年级“生命”这个单元,安排了5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如何真正让学生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宝贵呢?依据教材,我以“了解生命 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展了采访身边亲人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家人在自己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所付出的辛苦, 然后让他们根据采访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学生通过和亲人心与心的交流,有了充分表达感情的强烈愿望,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文让我看到了学生内心的震动。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