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华
“你家在哪儿?”
“你今晚回家吗?”
朋友被这两个没头没脑的问题问得有点儿晕。其实,自从决定写一系列主题为“将心归家”的文章开始,我自己就有点儿晕。明知自己关注的企业、职场、家庭三个领域都在呼唤着这个主题,坐下来却找不到头绪。然后,就在网上看到了一幅裂人心肺的照片。一位绝望的农村老奶奶嚎啕得扭曲了的脸,她后面茶几上躺着的是3个毫无生命气息的孩子赤裸的身体……壮年的儿子媳妇外出打工,留下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家照顾同样高龄的偏瘫老伴和3个留守的学龄孙儿。炎炎酷暑把3个孩子吸引到村口的池塘,幼小的生命一去不返……
我曾经天真地认为,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来说,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职场,如果人人都愿意把生命中的每一个部分像打造自己的家一样用心经营,生活的每一个维度就必定充满温馨。而此时此刻,这张布满绝望的照片,却映现出了整个社会最大层面更深层的悲哀——我们都知道怎样建造家吗?都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吗?知道家到底是什么吗?
有人说,家就是那么一个空间,那里有爱,有伴侣,有安憩,有平安,有安全感。可是,虽然人人都渴望这样一个家和家一样的工作环境,却有太多的人在浪迹天涯。吊诡的是,浪迹天涯为的就是寻找这样的一个家,这样的一个工作环境,这样的一个事业,或者是自认为建造这样一个家、环境或者事业所需要的钱财和才能。问题到底在哪里?
有一位智者,一天在街上迎面碰到一个正拼命奔跑的人。智者拦住他问:“你为什么跑?”那人回答:“我在追赶我的财富和福气!”智者告诉他:“你不知道你的财富和福气一直都在追赶你吗?只是你跑得太快了!”
在日日辛苦恣睢的搜寻中,我们很难停下疯狂的脚步,回转身去。可是,无论是在企业经营还是职场搏浪或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回到基点安静下来看看,自己所做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用生命在换取的究竟是什么?如此才能搞清楚生活的先后次序,也才能找到生活的基点和重点,也才会发现“将心归家”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维度的意义。
我们常把国家与个人、工作与生活对立起来,其实本来不是这样的。中华民族本是一个特别爱家的民族,大概是世界上唯一把国度与家连在一起说的“国家”。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描述的不只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而是神州曾经拥有的辉煌,这辉煌来自孔子时代就已经失落的大道。真正美好的国和家是基于“大道之行也”。“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冲。”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是基于对上古那位真神、那大道的敬拜而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关怀。
我们的国家需要“归家”,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的每一个维度中都需要“归家”。
企业的“归家”在于充分认识自己的位置,负起应尽的责任,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公司员工,都能有可信度。在职场,“归家”有着双重意义。对于经理人来说,是如何用德力来领导、营造以爱为根基的企业文化,令员工有归属感;对于员工来说,则是如何以品德和价值观为根基同心建造一个“零伤害”的企业氛围。对于一个父亲甚至母亲也“缺失”的现代家庭来说,“将心归家”的意义更是再明了不过的了。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经历了那看得见的苦难,有多少个城市家庭的老人和“留守儿童”正经历着那看不见的苦难呢?
最后,忍不住问一句,“你,今晚回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