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各种建筑,从雄伟的皇宫到简朴的农舍,本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的一部分。”建筑总是蕴涵着某一民族某一城市悠久的历史。作为建筑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民居,是指历史遗留的、体现某个民族或某一地域文化特征的民间古宅。韶关市乐昌户昌山村位于粤北韶关乐昌市庆云镇东北部,与黄圃镇比邻坐,坐落于千年古道郴乐古道旁,据户昌山《李氏族谱》记载:户昌山村至今已有800年历史,始建于南宋末年,李姓始祖大万、伯伦父子二人从北方弃官逃往南方,在此定居、繁衍下来。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山环水绕,四周古树参天,主要建筑类型为民居和祠堂,还有少量书院和私塾、书屋等公共建筑。但目前基本废弃或只剩下屋基遗址。
一、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户昌山村以村中央李氏宗祠为中心,小巷四通八达,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房屋建筑群。现有蔚岭关、李陈氏贞洁牌坊、郴乐古道、桅杆石、云梯等七大古迹,还有“醒狮望月、松潭欲日、梅蹊樵唱、江山览胜、南华哓钟、卢风烟霭、蔚岭积雪、龙颈瀑布”八大景观,又有着众多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物,如:四所书院、私塾、书屋、李氏祠堂、敬惜字纸塔、雕龙刻凤的神台和大床、节孝坊、象征功名的桅杆石等等,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一条较大的排水渠呈S形在村中绕行,类似太极双鱼形状;村前有两眼方塘,整个村庄原始风貌保存完好。
1.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户昌山村至今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这些建筑建造十分精美,虽经历数百年,都没有变形。这里无论是民居、书院、私塾、书屋还是祠堂等都布局整齐,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做工精细。村中房屋建筑全部采用青砖灰瓦,飞檐画栋,钩心斗角,屋檐角、大门、窗头雕龙刻凤或文官武将,或飞禽走兽,墙头以古画装饰并配以古诗和古书法,最具特色的是神台和大门上的横门梁,雕刻精美。充分体现了明清时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图2)。由于广东气候温润多雨,建筑多采用防雨性能比较好、结实耐久的瓦片来封顶,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梁、柱、屋顶木等结构构件。院落的门框与门扇简约朴实、厚重,坚固、简朴的大门有利于抵抗外来的匪患。房子的墙脊有的叠起两到三层,每层都是直线造型,富有节奏韵律变化之美。整体看去,展现出了平行线条的壮观与流畅。这些叠起的墙脊是一种符号,在那个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里,它代表了屋主人的地位和雄心壮志,它寄托了主人的许多精神理念(如图1)。户昌山村所体现出来的耕读文化、宗族文化、书院文化、聚落文化、乡土文化,均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2.布局合理考究,道路设置科学,巷道四通八达
整个村庄布局合理,村前两眼方塘,巷道四通八达,均以平整的青石板铺就,幽深而僻静。虽历经几百年却没有丝毫变形。
道路分主道和次道,主道用以解决山村内外交通的联系,次道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次道两侧还有通向各户门前的小道。其中很多都是仅供步行的青石台阶。据村民说这里面的青石板已经有超过四百年的历史了。
3.独具特色的横门梁装饰(如图2):
户昌山村民居建筑大门上都有横门梁,横门梁上雕刻有做工精美的龙凤或其它吉祥图案(如图2)。这些雕刻工艺细腻、线条流畅,物象生动而富于变化,同时,在主要建筑上的显著部位施以华丽的吉祥装饰图案,把一幅幅与生活紧密相关、寓意深厚、吉利祥和的图案精心创作雕刻出来,这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又反映出雕刻工匠们精湛的艺术造诣,展现了当时这一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民间艺术。村民非常重视对于横门梁的建造。有的大门上还放置有一对“龙珠”,有的甚至雕刻有八卦图。有的上面写有“松风水月”四个字。村内最重要建筑之一“李氏祠堂”的祠门上匾额刻着“李氏宗祠”四个大字,祠堂上的横门梁上就刻着衣着华丽的文官和雄赳赳的武将的图案,暗示着李氏家族为人才辈出的官宦世家。
4.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体现
户昌山村古民居青砖红瓦古风依旧,是明清文化的存续和延伸。整个村庄是以宗族祠堂为中心的民居聚落,这种宗族聚居关系完全是受儒家经典“仁、义、忠、孝”思想的伦理指导;同时也是注重儒家等级关系的物态化表现。院落都以正房为中心,正房供奉祖宗或者神灵牌位。然后依次将厢房向两边开间,根据与正方距离远近,人住身份地位不等的人。其所体现的是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的训导。户昌山李氏家族本是官宦世家,其开基始祖李大万、李伯伦父子都是当时的官僚文人,南迁后不忘以读书为本,其子孙也养成了重教习文的好风气,明清时期,这里先后建起了“龙门第书院”、“观音阁书院”、“云从书院”、“华峰书院”四家书院。村前的“桅杆石”更是功名的象征、历史的见证。明清时期科举之风盛行,读书蔚然成风,通过读书而获得进士功名成功步入仕途为官正是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具体体现。
5.科学系统、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建筑在维护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居住和使用,达到建筑、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3]。户昌山村正是充分利用了周围的环境和自然资源,达到了建筑、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古村落中典型的模式为“背山面水”。背山可以挡住冬季北方的寒流;面水可以接受夏季的凉风,村前的方塘水可以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及农田用水。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也是给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融入大自然环境的极好范例。
二、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
1.惨遭厄运的古民居建筑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居住建筑已渐渐被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但是,曾经辉煌的“八角楼”、“观音阁书院”、“李陈氏贞节牌坊”等重要的建筑都被捣毁:其中观音阁书院于民国时期被毁坏;华峰书院(又称“八角楼”)也于民国初期被毁;建成于清道光19年的“李陈氏贞节牌坊”为四柱三间式结构,三件面阔8.7米,通高10.7米。上有装饰精美的透雕石板,亦因年久失修而折裂倒塌。
2.古民居日益减少的原因分析
古文化遗产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不仅因其自身所蕴涵的丰富历史、艺术、科学信息而身价不菲,更因其自身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倍显珍贵。可是,古民居的损毁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一,村落居民对于古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起码的认识。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极具价值的一些民居建筑毁于一旦。其三,时代的发展使很多居民乔迁到现代化都市或成为打工一族,而老房子多数为家中老年人的居住地,甚至成为无人居住的废弃的房屋而逐渐破败。其四,建设管理不当,村庄扩建混乱。许多与古民居风格格格不入的现代房屋打破了原有古村落的格局,破坏了原有山村明清建筑的建筑风格。其五,古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其六,地方财政的严重不足与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不到位,还有村民的经济实力有限,致使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房屋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修缮,日益破损。而原本生活在古民居中的市民对于古民居的修缮保护能力更是有限。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政府已经把户昌山村列为乐昌县文物保护单位,还制定了相关的保护策略与措施。
3.户昌山村是郴乐古道旁明清建筑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所以正确的保护维护和整治措施尤为重要。
3.1 本着保护古村风貌和传统空间格局的要求,针对村落中各个古房屋建筑质量的差异和价值的不同,对古房屋进行合理的划分与归类。许多古建筑面临随时坍塌的危险,应该采取措施。对于古建筑历史文化的核心资源、急于进行第一批修复的古建筑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缮,并保证其外观、体量、色彩、尺度、风格能够保持原有样貌。维修或恢复原有建筑的门窗、墙体、屋顶及其他细部。对于已坍塌的重要历史文物进行重建(如李陈氏贞节牌坊等)。
3.2 由于有些建筑本体遭受破坏,构配件损毁较为严重,有些木结构已经发生倾斜,甚至腐烂、虫蚀,情况严重,还有人为破坏、丢失,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古民居的完整性。因此,在原有建筑构配件的重建与修复过程中要力求完美,尽量保持原有的建筑美感与比例尺度,不可粗制滥造。在结构上,针对一些院落原有木架结构已损朽的情况,按照使用要求,可利用钢木材料进行部分穿插组合,使之更加坚固耐用。对部分霉烂的采用新旧材料胶结,新构件进行作旧处理等,尽量保留原有的特色;对部分出现残缺及损坏的构配件进行更换;对损坏较严重的墙体进行拆除重新砌筑等等。
3.3 对于村庄公共设施、内外道路、水系环境进行整合,恢复古建筑民居的明清风格;结合现代的生产生活模式,对原有的暗沟、水渠、水塘组成的水系统使水能自由流动成为活水。室内通过按现代居住要求增设给排水、消防、通风、供电、排污等设施,将现代的洗浴,卫生、厨吹设备引入传统民居。
3.4 建立健全的古村落公共空间系统。对原有的公共空间进行改善和扩建,例如在村口西侧的原晒谷场和杂乱土砖屋区新建绿色公园(包括户昌山塔)和旅游服务中心。在旅游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上与原有的古村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新建绿色公园与内部街巷成为有机整体。另外,村内小品、路灯、消火设施、公用电话、路牌等设施要逐步健全,并且进一步改善绿化环境。
3.5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好旅游路线,建设和完善好各景区景点。
户昌山村距离所在的庆云镇政府3.5公里,距离北中心镇坪石和京珠高速公路约20公里。户昌山村生态环境较好,古民居建筑群保存较好;另外,村里还具备许多倒塌屋基的空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把古村落的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可大力开发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建设和完善好各景区内景点,加强古村村民与外界的思想文化及经济交流,组织规划好完整的旅游线路,依靠当地政府进行有效的宣传,从而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醒狮望月、松潭欲日、梅蹊樵唱、江山览胜、南华哓钟、卢风烟霭、蔚岭积雪、龙颈瀑布”八大景观,这些景观资源条件为古村落建设成为具有古韵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奠定了基础。可以利用这些景观资源设计制作不同的旅游文化产品、对相应的景观景点进行不间断的、形式多样的、各种渠道的宣传。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户昌山村古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要保护它的建筑外形,认知户昌山村古民居群的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传承它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在户昌山村古村落保护与修复过程中,使古村落的空间肌理、文化脉络得以延续下去,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春华,韶关学院美术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