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十岁作总结“七十始知己无知”“白发学童”以明志
李可染一生致力于在传统中革新,在革新中更好的发展传统。直到七十岁“李家山水”仍然在不断的探索。七十岁作总结“做一辈子基本功”“天天作总结”画家对待艺术的严谨与执着从这两枚印章中可以体会。他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却不好哲理的思考,也不同于恣意旷达的外在表现。他不愤世嫉俗,浮华争名,他总是很平静的,乐观的,拥有着无穷生命力的看待自然界。他年近八旬永不满意自己的成就,他说:“若能活到一百岁就能画好了,但又一想两百岁也行”读来真是艺无止境。画家总是不断的让自己的思想风格归零,每一天每一次都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感受来体味面前的自然界。“对客观世界抱一个小学生的态度”面对自然他是虔诚的,他说要精读两本书大自然和传统。李可染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授之才,相反他说他是“苦学僧”,他作画的时候要求自己控制自己,收的时候大于放的时候。不随便作画,更不随便当众表演卖弄,吴冠中在文章《魂与胆》中提到李可染有次在一很重要的文士们的雅集会上,被迫写了几个字,脸红如发烧一般。仿佛这般便会亵渎了他对艺术的纯粹。正是因为对艺术的完美追求,才有了对中国山水画的新图式的创造。所以李可染在七十岁有“白发学童”的感慨,“七十始知己无知”的认识。笔者想正是这种黄宾虹式的“求托不能太早”的心态,促成李可染意韵深厚的画面情感,厚积而薄发,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体。吴冠中说过即使是死胡同也要走到头,李可染与之比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融情于山水变、革艺术路之艰辛。“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气魄,“废画三千”“七十二难”“千难一易”的历练
李可染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他“打出来”前刻的两方印章,“胆”是敢于突破传统,“魂”是具有时代的意境。这里的“魂”吴冠中说是作品的意境。何谓“意境”,借用王国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看来意境是外景于内情的融合,以艺术家之情会世间万物之情。自然界是生活之源,传统是根,自我修养是本,造化是师。艺术家的心和手是“魂”的代言者。作家高长虹在其《手的预言》中写到“灵魂住在心里,生命住在手上。”
李可染融情于山水变革,艺术路之艰辛。四十岁时,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从两位恩师身上李可染受益很深。他在《论艺术》一书中写到学习齐白石朴实的品德,严肃的精神,正确的艺术道路,高超的笔墨功夫,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齐白石从不画山水,李可染也很少画花鸟,齐白石也是少言语的人。李可染就默默观察齐白石的作画过程,用心去沟通画面的起止,领会从心到手的这段距离。学习齐白石的构图和色彩明快的创新。恩师黄宾虹则集笔墨传统之大成。李可染说其表现祖国山水浑厚华茂,破墨积墨法,反复试探,穷追到底。从恩师那里学习黄宾虹“画中有龙蛇”的留下光亮法。笔者不禁想到李可染的一生国画变革中不就像黄宾虹的积墨山水画吗?“第二遍不是对第一遍的完全重复,没有标准,层层交错。”李可染对山水画新语言的创造不也是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制,对恩师的一贯世袭,而是立足自然界立足于传统,坚定的去实践。每一次的创新不是对从前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从前的画面中植入不同的表达方式。从画面的顺光表现到后来的逆光呈现。李可染不就是层层交错的画他艺术革新之路的积墨画、不断丰富的山水画吗!李可染沿着两位恩师的足迹,相对定向地追求传统。此后创造了吴冠中称之为“第一批清新、生动、具有真情实感的新山水画”。引起了国画界的很大震惊。革新者欢呼支持,守成者摇头否定。李可染刻了两方印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笔者认为是对世人言论最好的回答,同时“胆”“魂”笔者理解是对艺术之路的“狠”“准”,是表明自己的胆量和坚持的方向之正确。
“废画三千”“七十二难”“千难一易”可以说是李可染寻找新语言的历练的艰苦过程。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李可染有一印章说“语不惊人”述说画面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李可染为齐白石磨墨理纸十年之久,齐白石有一印章“痴以长绳系日”表明齐老珍惜时间的决心,学艺的用功之勤。李可染继承了恩师的修养,为了开创中国画的新图式不惜“废画三千”,面对一道道的阻力,以唐僧取经历经七十二磨难并刻印章“七十二难”来激励自己。时时用辩证的唯物观正视困难即“千难一易”困难是绝对的,容易是相对的。如同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笔者深信李可染有这样的决心、信心而且有恩师一样的朴实、苦学必将是上天交于大任的人。事实上也却是如此。吴冠中在文章《魂与胆》中高度评价了李可染作品的独创性,从造型艺术规律上形式构成上,更深入更理性分析其作品的艺术内涵。如《牧牛图》“挖掘了黑与白、面与线、大与小、粗豪与俏皮间的无穷的形式对照的韵律感”。在李可染的《无锡梅园》这幅画中笔者似乎看到了吴冠中书写缠绕青藤与表现春意的感觉。而吴冠中在评画斯时所用之词“粗细不等、稠密曲折、纷飞乱舞的线条”等像极了在自言自语。在说自我的风格。可见大师之间某种感觉时相似的,在变革中国画中西结合之路上,目标时一致的。
三、开拓山水于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心存之信念“东方既白”
“为祖国山河立传”是李可染开拓现代新山水画的创作纲领和目标。抱着这样的目标,为了丰富山水画的层次感、空间感,大师从传统的顺光表现法到逆光表现,不断强化画面的层次感、光感。标新了“李家山水”使画面呈现了既单纯又丰富的效果。吴冠中说他是将画室搬到大自然中最早最大胆的尝试者。李可染背着画箱走遍祖国山山水水,走过了“七十二难”克服了许多种形式的矛盾。传统与外来油画的冲突、旧形式与新要求的矛盾,以及所处时代现状与革新中国画的矛盾。不管是何种艺术形式都是从心到手的表达,灵魂是住在心里的。从具象的有限性逐渐到艺术表现的无限性中。从打人传统到打出自然界,再从自然界的原矿石中提炼成纯钢。最终营造了画面深蕴的意境、开创了的对景写生风、对中国山水的革新论,以及创造性的吸收了伦勃朗画中光。使其作品因这一炬之光而通体透明。这期间物我关系的转换与同化的复杂。既包含了大师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同时也包含了伟大的爱国情操,“为祖国山河立传”站在历史的高度观察现实,定位自我。“东方既白”是对东方艺术未来的美好预言和坚定的信心。
四、结语
这些印章的篆文内容,方寸之间所刻的乃是李可染的艺术情怀,从中可以窥见李可染一生的艺术心路。他虽不像吴冠中一样喜写文著字,让我们这些后者直观体验他的感受,但是从他为数不多的艺术论中,从他言简意赅的印章的内容中,以及篆文变迁中,笔者深深感受到了李可染这位探索山水新语言的巨匠的朴实与伟大。永远保持儿童认识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追求艺无止境的“随心所欲不逾矩”,风雨兼程中的无畏无惧,中国山水必将前行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李可染虔诚的学习者,对他的认真执着,胆识魄力,很是钦佩。这还远远不够对他的艺术观还需不断的再聆听。发扬他的艺术观,实现“东方即白”的预言,才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郝丽,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