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29 00:44谢丽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西瓜数学知识创设

谢丽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笔者强调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学到的不再是零散、孤立、枯燥的数学知识,而是相互联系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学知识。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尚未点燃的火把。在学生学习之前,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巧妙设疑,让学生从情境中主动质疑。这样可以使数学课堂贴近生活,又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质疑的习惯。

在教学《分数比较大小》时,笔者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唐僧就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抱回了一个大西瓜。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道:‘西瓜是我抱来的,最少也要给我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吧。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份并分给八戒一份,然后笑着说:‘你还真是个呆子。为什么悟空会说八戒是一个呆子,你们知道吗?”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原型,蕴含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知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完《圆柱》后,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只圆桶的左下方有一只壁虎,右上方有一只虫子,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虫子,应该走哪条路径?”学生顿时有了兴趣,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路线方案。笔者再适时加以点拨:“圆柱体的展开图是什么?‘尽快吃到在平面图形上怎样表示?”由于教师精心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学生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存在的价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运用的神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如教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后,笔者设计了一道让学生灵活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实践题:“妈妈要给小红的卧室挂上漂亮的窗帘(课件出示窗帘长3米、宽2米),你们认为最多需要多少米的花边呢?为什么?”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和需求不同,他们各抒己见,说出了多种方案。这样一来,在探索中学生不仅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必须注意创设生活情境的科学性,认识到数学学习更是内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但切忌抓住了“生活化”这粒芝麻,而丢弃了“数学化”这个西瓜。教师只有开拓学生思维的新领域,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使数学学习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香溢花城小学)

猜你喜欢
西瓜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大小西瓜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