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清 邹立君
【摘要】
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相关概念、开展现状、常见模式、运行机制进行总结;对其主要工作内容、困难及对策进行分析。指出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搭建学科服务平台、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开展信息服务、进行学科用户教育和学科馆员能力升级;针对现状提出对策,包括完善学科服务管理机制、优化学科服务人才队伍、不断更新学科资源库、活跃学科服务平台功能等。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学科研人员和准专业人员,他们的信息需求具有明显的学科性,需要高效地选择、组织、过滤及分析学科信息资源,满足此类需求也就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由此,学科服务应运而生。
概念
1.1 学科服务的概念
学科服务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采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学科信息存取和学科情报分析的服务活动,是具有开拓性、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式创新服务[1-2],其本身具有研究性、学术性和知识性三方面的特点以满足用户在学科活动(尤其是学科建设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学术服务团队是实现学科服务的主体,团队成员包括学科馆员、咨询馆员、普通馆员、学生队伍、学术顾问[3],而学科馆员在其中处于中枢地位。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学科服务理念已成为图书馆深化服务功能的重要指导思想。
1.2 学科馆员的概念
学科馆员是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文献获取能力,且与某一学科建立专门联系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也是拥有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扎实知识和较高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4]。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高级专门人员对口服务模式即为学科馆员制度,它是主动为对口院系开展全方位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主要包括 “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协作模式、“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专职学科馆员直接负责模式及高素质馆员兼职模式[5]。各高校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的方法大致类似,即针对不同学科或不同院系安排有对口学科背景的图书馆员担任学科馆员,每位学科馆员专门联系一个学院或几个系部,并与资深图书情报教授研讨和交流信息。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举措,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开展现状
2.1 学科服务开展情况
国外学科服务项目开展较早,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1950年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设立分馆并配备学科馆员,这是学科馆员制度最公开、最正式的建立标志[6],2007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对63个研究图书馆的调查发现, 94%的图书馆开展了学科服务[7],并建立起完善的管理、认证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国自1998年清华大学首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以来,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30多所重点大学的图书馆也相继设立了学科馆员,实施学科服务,修薇薇[8]在2008年调查发现,108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中已有83所开展学科服务,所占比例为76.85%,现在几乎所有的“211工程”高校和许多非“211工程”高校都已开展了学科服务,国内对学科馆员制度理论的研究已进入成长期,在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方法、实施模式、实施手段、服务目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国外学科服务主要以二级学科为对象,几乎覆盖校内所有学科,学科馆员的数量也较多,冯东调查发现美国2007年排名前20位的大学图书馆有18所开展了学科馆员服务,其学科划分平均数为84,配备的学科馆员平均数为89,其中最多的是耶鲁大学,有155名学科馆员,而国内2007年排名前20位的大学图书馆有11所开展了学科馆员服务,其学科划分平均数为17,配备的学科馆员平均数为13,其中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有22名学科馆员[9];高利华调查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最多的是武汉大学,有38名,最少的是新疆财经大学,有2名,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最多的是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有173名,最少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有9名[10]。可见国内高校的学科划分与学科馆员数基本吻合,但数量明显少于美国,且各图书馆设立的学科馆员数量差别较大,这可能与学科划分、学科发展情况及重视程度不同等有关。
2.2 学科服务模式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创新模式,是用户和馆藏资源之间交流的渠道,而构建合理的学科服务模式是开展学科服务的关键,许多学者对学科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颜世伟[3]认为学科服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学科馆员制度,二是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服务,以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开始建设“重点学科导航库”为代表,随后许多高校图书馆也构建了自己的学科导航数据库,三是学科建设平台,以2006年10月“学科建设服务门户”的正式启动为标志。
王群[11]总结了几所大学图书馆有特色的学科服务模式:清华大学模式是构建馆员、教师顾问、学生顾问三位一体多元性的服务团队;同济大学模式是构建重点学科导航和特色学科服务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模式是在理论层面对学科服务体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架构,在实践上通过设立学科服务规划分步骤实施服务。
2.2.1 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有机融入用户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信息保障环境为目标,以学科为单元提供集约化的深层信息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机构重组、资源组织、服务设计和系统构架等形成的全新运行机制[12]。
嵌入式学科服务方式有三种:物理嵌入是指从图书馆建筑转移至用户的物理空间并提供服务;组织嵌入是指服务经费由用户方提供,甚至由用户方直接进行管理的嵌入式服务方式;虚拟嵌入是指在用户的虚拟空间中提供针对性服务[13]。其服务内容包含文献处理的整个流程,从读者信息需求分析到嵌入教学与学习、嵌入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和嵌入临床工作[12]。
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嵌入式学科服务,如厦门大学的具体做法是嵌入教学过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嵌入科研过程,开展知识服务;嵌入学习过程,指导用户学习;嵌入馆藏资源建设,构建资源保障体系[14]。
2.2.2 基于IC的学科服务模式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动态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它是将硬件、信息资源、服务体系融于统一空间,用户在该空间不仅可享有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而且可以以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研究[15]。毛军认为最小的IC可以是一个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配置了WIFI无线上网的图书馆也可称之为IC,多个图书馆加网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网吧)网络”也可被称为广义上的IC[16]。
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于2006年5月构建了国内首家IC,图书馆在图文中心二楼选取了一个50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IC试点,划分出信息咨询台、小组讨论区、个人学习区、多媒体视听区、打印扫描区、休闲区等多个区域[17]。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IC项目建设也相继展开。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Subject Information Commons,SIC)是IC与深层次的学科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的一个持续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运用IC服务理念将图书馆文献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研究服务及媒体服务等功能进行整合以开展学科服务。为保证与IC的成功建设,一般建议首选本校重点学科进行IC建设。服务内容包括馆藏信息服务、信息搜索服务、信息交流服务和媒体制作服务等[18]。
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基于IC的学科服务,如东南大学图书馆构建了“工学”IC,从物理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方面探索了SIC的规划设计[19]。王丽丽等从临床医疗情报支持服务、重点学科信息导读服务、科研情报支持服务、管理决策情报支持服务、信息素养培训5个方面探讨了医院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开展学科IC服务的模式[20],且认为学科IC是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21]。
有许多学者对学科服务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曹学艳提出了基于结构洞视角的学科服务模式[22],吕娜提出了基于科技监测理论的阶梯式学科服务模式[23],谷峰提出了结合信息素养理论的学科服务方法[24]。
2.3 学科服务运行机制
2.3.1 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协作
图书馆应加强与学科机构,如学院、研究所、科研处等之间的协作,共同进行资源建设。学科馆员更要将自己嵌入到学科机构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去,建立起紧密的科研伙伴关系,彼此互相渗透、互相依赖,完善学科服务体系的功能。
2.3.2 图书馆内部业务协作
学科服务不是靠个别学科馆员的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建立以学科馆员为核心并引导、整合图书馆其他部门相关人员的动态学科服务团队,相互之间密切合作,以特定任务为导向,以知识创新为目的,努力营造一种学科服务的整体氛围,强调协同服务[25],从而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2.3.3 馆际协作
馆际协作可使各图书馆集中各自优势去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更有利于提高学科服务质量和效益。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学科专业或特色馆藏体系建立分布合理、保障有效的学科服务体系,可以使各馆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人员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和调配。
2.4 学科服务内容
2.4.1 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教学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和发展动态对学科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学科服务要求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重点学科文献保障是指在某一重点学科或专业范围内应用、研究和参考所用文献的收藏相当完备,完全可以支持该学科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的科学研究、教学辅导,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对学科专题文献的需求[26]。图书馆在确定资源收藏范围时,要做到重点学科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达到研究级收藏水准。
图书馆必须掌握重点学科对信息资源的基本要求,文献采访工作应体现出面向重点学科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还应加大电子出版物、网络电子期刊的增订,并将这些数字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建立搜索引擎,逐步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增强馆际协作,以便学科用户迅速查找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就,还可向用户提供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研究动态,也可与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联合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专题数据库,促进成果的转化,扩大学科的影响,弥补馆藏的不足[27]。
2.4.2 搭建学科服务平台
学科服务平台将学科馆员、学科用户和学科资源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学科服务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需求驱动的服务平台,学科服务提供的相关学科的工具、信息资源和服务都在平台上发布、利用、交互及增值。上海大学图书馆率先构建了基于 Web 2.0 技术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立了博客系统、新闻聚合系统、学术百科以及个性化主页等[28];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构建了学科服务博客系统,实现了学科服务平台的部分功能;也有学者提出学科知识服务智能化平台的构建模式,集成学科知识门户、学科导航、RSS 定制与推送、网络资源揭示、知识挖掘、定题知识服务等资源和工具[4]。
2.4.3 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开展信息服务
图书馆应根据需要在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除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线索的管理、检索服务,还要提供全文数据传递、网上信息检索、组织、分析、加工、重组、导航服务,以便及时有效地提供综合的浓缩的创新的情报信息,直接支持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佳价值[29]。
根据重点学科用户的信息要求,图书馆应随时更新服务内容,利用中外文科技检索刊物及网上信息,为重大课题承担者提供定题服务。定题服务是指图书馆情报人员根据承担特定课题科研人员的实际需要,主动开展文献资料提供、情报信息搜集、情报数据筛选、发展方向评述等综合服务[30]。学科馆员应及时搜索国内外相关最新信息资料和动态,进行加工整理,在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性的跟踪服务,如有条件也可直接参与课题研究。
2.4.4 学科用户教育和学科馆员能力升级
学科用户不能坐等学科馆员提供信息,而应与其共同进行信息的检索分析等,因此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如公开讲座、在线咨询、个别辅导等进行用户教育,以提高其信息素养,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能够使图书资源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科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学科馆员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自主地更新知识和技术,图书馆应提供机会和渠道帮助其提升自身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
困难与对策
国内在学科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距离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3.1 完善学科服务管理机制
许多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并开展学科服务,但学科馆员更多地是扮演着联络员的角色,并没有充分融入学科的各方面,也没能及时向学科用户提供前沿学科信息,而且图书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学科馆员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使得学科服务流于形式。
图书馆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控制学科服务各环节的质量,使馆内各相关部门树立起为学科服务的观念,积极配合学科馆员的工作;经费使用应向学科服务倾斜,在购置资源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目标;应给予学科馆员培训的机会和经费,并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的激励制度等,提升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应定期检查学科资源库的使用、学科馆员的工作状况和困难、学科平台的活跃程度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学科服务建立起绿色通道。
3.2 优化学科服务人才队伍
国内图书馆界还没有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入行门槛不高,使得学科馆员的数量、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凤毛麟角,尤其缺乏具有学科背景的人才,且馆员缺乏学习和深造机会,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引入与流动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科服务队伍的发展。学科馆员要负责图书馆与院系间的联络并开展学科信息资源服务、学科信息素养教育、馆藏资源建设及参考咨询服务[31],内容繁杂,且一人要对口联系多个院系,精力有限,难于兼顾,影响了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学科馆员应该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资深馆员担任,因此,学科馆员自身要不断进取,了解甚至掌握一些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数据库的使用,并分析提炼有价值的数据。图书馆也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学科服务队伍的学历层次,丰富队伍学科背景,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为学科馆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将学科服务人员逐步优化为功能专家,即与图书馆知识结构有较大差异的专业人员[32]。
3.3 不断更新学科资源库
学科馆员和图书馆采访馆员不可能通晓各个专业的知识,在选择专业资源时有时不够准确,使得采购回来的图书期刊难有用武之地,而且图书馆与院系资源室、图书馆之间缺乏资源共享机制,造成重复购置,这些都造成了资源浪费。另外,由于不熟悉学科发展势态及内容,图书馆在购买电子资源库时也难免有些盲目,使得有的电子资源库使用率较低,这可能与资源库不适用于本校教研人员的使用有关。
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构成,掌握重点学科的级别、特色与发展,分析学科研究前沿和资源需求状况,加强馆际协作,建立符合本校学科设置及发展实际情况的资源库。要建立一个学科资源数据库需要内容专家、标引专家、技术专家的配合,但图书馆缺的就是内容专家,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许多图书馆采取了纸质或网上图书荐购机制,让院系学科专家推荐自己需要的资源,再由图书馆购买,提高了资源库的学科化质量。学科馆员还应注意收藏本校出版物和本校师生及与本校教学科研有关的出版物和学术成果,加强引进重点学科的中外文全文数据库,适量增加新兴学科和一般学科的中外文数据库及试用数据库数量,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数据库和网络免费资源导航数据库的建设[33]。学科馆员应熟悉自己对口学科的相关资源库,及时检索、分析最新学科信息,尽可能地比学科用户先一步掌握前沿信息。
3.4 活跃学科服务平台功能
目前学科服务平台功能大都停留在面对面信息咨询、E-mail文献传递等简单咨询方式,有些图书馆主页设有QQ实时咨询但大部分处于虚设状态,实时的在线虚拟咨询还未真正实施,相对实用的博客等形式也未广泛应用,学科信息的公布、宣传和学科数据库资源的推广都很难全面到位,有的信息通过发送邮件、图书馆主页公布以及海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后,仍然有很多师生读者反映并不知悉此消息,可见收效并不理想[33]。
学科服务团队应充分活跃学科服务平台功能,加强与二级院系学科专家和教授的全方位沟通与交流,确保学科服务落到实处。学科馆员可利用 MSN、QQ 等,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及时发布资源库购买、培训等信息,并与学科用户进行实时沟通和信息数据交换;可建立学科博客(Blog),为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的学科用户提供一个交流思想、讨论研究的平台;可利用RSS 的主动信息推送特性,将学科专题荐购书目和荐购图书的采集、入藏情况等信息及时推送至学科用户的桌面,方便其借阅使用[34]。
[参考文献]
[1] 范玉红.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实践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11):50-53.
[2] 陈晓林,钟继润.高校建立学科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5):827-829.
[3] 颜世伟.学术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情报,2010(2):62-67.
[4] 徐恺英,刘佳,班孝林.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3):53-55.
[5] 徐恺英,徐晓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12):92-94.
[6] 郭瑞芳.新信息环境下学科馆员与高校重点学科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7):236-239.
[7] 刘素清,郭晶.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的理论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0(4):35-37.
[8] 修薇薇,马爱芳,赵建梅.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调查[J].图书馆杂志,2008(8):41-44.
[9] 冯东.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2):113-116.
[10] 高利华.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5):97-101,96.
[11] 王群.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8):70-75.
[12] 刘颖,黄传惠.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图书情报知识,2010(1):52-59.
[13] Shumaker D, Tyler L A. Embedded library services: An initial inquiry into practices for their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delivery[C]. Special Libraries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Colorado: Denver,2007:1-2.
[14] 陈全松.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7):83-87.
[15] 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16] 毛军.以Information Commons的名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05(8):107-109,148.
[17] 孙瑾,秦邦联.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与使用一一上海视觉艺术资料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使用情况问卷调查[C]//《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第20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2008:146-152.
[18] 胡振华.基于IC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7(5):64-66.
[19] 冯慧瑛,袁曦临.构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以东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09(7):57-60.
[20] 王丽丽,丛玉梅,崔春玲,等.医院图书馆学科IC服务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1(6):77-79.
[21] 崔春玲,王丽丽,刘培波.图书馆学科IC实践对医院科研产出的影响[J].中国医院,2012(11):78-80.
[22] 曹学艳.基于结构洞视角的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5):37-41.
[23] 吕娜,杨微微. 基于科技监测理论的阶梯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2(12):50-54.
[24] 谷峰,李印结,钟永恒,等.结合信息素养理论的学科服务方法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08(8):73-76.
[25] 张润梅.协同合作服务——普通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思路探析[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1 (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