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专题复习

2013-04-29 17:41刘玉广单俊斌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国际形势方针外交政策

刘玉广 单俊斌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专题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拥有了独立的国家主权,注重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

【考点精析】

一、现代中国对外关系面临的国际形势变化

1 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斗争激烈,美苏由同盟合作逐步发展为分裂冷战。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施包围、封锁和威胁。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由攻转守;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力量壮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突出;日本、西欧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3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冷战结束后,尽管国际形势局部动荡,但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二、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活动、成就及作用

1 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

成就:①制定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方针;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③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作用:①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④亚非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成就: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③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

作用: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为改革开放创造有利条件。

3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

活动: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作用: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②有力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变”与“不变”

1 不变: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动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始终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注重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维护与稳定周边环境。

2 变化:经历了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国家结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向不结盟外交政策的转变;经历了由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向注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经历了从注重政治斗争向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发展的转变;经历了由相对封闭的外交到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转变。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和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外交方针的认识

1 国际形势:两个时期都面临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新生政权都有被扼杀的危险。不过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2 外交方针内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明确承认“凡革命以前清廷与各国签订的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实质是一种屈辱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对帝国主义进行了沉重的打击。

3 外交方针的目的:孙中山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主要是为了赢得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承认。而新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f生质,彻底消除帝国主义的在华残余势力,保障本国独立,就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4 领导力量:南京临时政府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没有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具有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坚实基础。

5 实践效果:孙中山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帝国主义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三次要求承认的照会,均未予答复。而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年,就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方法点拨】

1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把中国外交放在世界环境中去考查,充分理解新中国外交与世界形势发展之间的关系。

2 部分与整体相结合:既要弄清新中国外交三个阶段的基本史实和特征,又要从整体上认识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特点,发现现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中的“变”与“不变”。

3 外交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外交说到底是国内政治的延续,受国内政治、经济影响很大,复习各个时期的对外关系一定要与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个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4 近代与现代相结合:注意把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和现代中国的平等外交进行比较,探究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5 热点与冷点相结合: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是中美关系、中日、中苏(俄)关系,所以同学们要深刻掌握本阶段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发展的脉络,而且要把握近代史上以及当今时代的中美关系、中日、中苏(俄)关系,探索命题的切入点。同时,关注中国同亚非拉国家关系的发展,尽管这是以往高考的冷点,但由于第三世界力量的不断上升,国际形势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因此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值得同学们关注。

6 个案分析与综合提炼相结合:加强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提炼,归纳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同学们在归纳总结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决策的主要因素时,可以先分析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然后总结出综合国力的提高、友好国家的支持、国际形势的变化、外交家的外交艺术等因素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猜你喜欢
国际形势方针外交政策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条法工作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浅谈朝核问题在国际法上的立法现状
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1949—2007)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科索沃危机后国际形势走向的重新审视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