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信贷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

2013-04-29 17:29:59王世雄
金融视点 2013年8期
关键词:信贷银行客户

王世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仅仅是战争需要信息的有力支撑,在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同样如此,基于不真实信息下的信贷决策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每一笔不良信用的形成无不与信息不对称相关。了解信贷经营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形式及其成因,并采取有效策略破解,对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提升信贷风险防控水平,已是商业银行面临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信贷经营中信息

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在信贷关系中,作为信贷支持的每一个企业都可能随时全面了解和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银行信息,而银行却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每个贷款企业的全部信息,这就形成了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而企业具有信息优势,使银行经常处于不利地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源占有不对称

企业与银行相比,在信息源的占有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其一是企业经营者直接掌握着企业的全部信息,包括资产、负债、现金流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资金运用情况、企业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企业发展前途和规划等,同时也深谙自身的全部风险信息。而银行作为主要债权人,在两权分离体制下,对企业本该知悉的信息往往知之较难,知之较少。加之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企业融资多元化,资金流量隐蔽、流向多变,更增加了银行了解和掌握企业信息的难度。这样,一方面,企业控制着企业所有者和银行投入的所有资源;另一方面,又控制着有关这些资源运转状况的所有信息。这种情况很可能造成银行资金在安全性和流动性上遭受风险和损失。其二是企业掌握着大量的市场相关信息,而银行在目前条件下,却不可能掌握众多企业的市场相关信息,而且市场信息容量瞬息万变,银行要掌握包罗万象的市场信息确实力不从心。

(二)沟通目的不对称

银行与企业沟通信息的目的,是确定信贷支持和限制的企业、项目和产品,确定对企业、项目和产品支持程度,确定对企业、项目和产品的信贷管制力度,具有多项选择性,而企业与银行沟通信息的目的是单项选择,就是寻求信贷支持。由于沟通目的的不对称,而企业又具有信息源优势,这就必然为企业对银行的信息传递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性、宽幅的伸缩性,同时也是经营者产生道德风险的温床。一个项目为了取得信贷支持,项目经营者可以利用专业分工的特殊信息,给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美化和润色,对市场风险信息进行人为的调节和压缩。一个企业为了信贷支持,经营者可以利用掌握企业全部信息的优势,对企业负面信息进行隐蔽性操作,运用符合信贷支持的信息对企业进行包装,隐瞒真实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有的虚假信息经过加工已达到了天衣无缝、以假乱真的程度,使银行屡屡上当。银行为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实施信贷监管,对相关企业的资产负债、应收账款等基本财务信息提出调节要求,而企业由于信息的“黑箱”操作,常常使银行的调节信号虚化,把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调节变为报表的调整,把对企业的价值调节变为价值符号的调节。

因为企业给银行提供的信息具有单一的目的性、很强的功利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短期内又难以有效地防范,这就使银行时常处于虚假信息的笼罩之中,如果银行把握不准,则会产生差客户驱逐好客户的“逆向选择”,加剧信贷风险。

(三)识别手段不对称

目前,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和自身的信息识别,并在识别手段上有了很大进步。如有的企业已建立自己的专职信息机构,配置专门信息人员,在社会聘请兼职信息人员,并在信息识别处理上借助计算机网络,模拟市场进行深层次的定性分析识别,运用数理模型进行信息定量分析识别,使企业的信息识别逐步转向科学的理性识别,成为强有力的决策支持体系。而目前一些基层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息识别还处于看报表、汇数字、搞对比的传统信息识别上,停留在肤浅的定性分析阶段和经验判断阶段,有的商业银行对各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还没有输入微机管理,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信息识别,这就为企业虚假信息对银行决策的干扰,开了方便之门。银行信息识别手段的落后,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会人为地诱发信贷风险。

信贷经营中信息

不对称的成因分析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就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中面对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来说,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地位的不均等。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但同时也直接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一方面,社会劳动分工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意味着信息非对称的存在。另一方面,专业化产生的信息差别也同样严重地导致了信息非对称的存在,从而导致专业性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专业信息就在不同专业的个人之间形成非对称分布。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同样如此,对于通过贷款进行融资的企业而言,其对所借资金的投向、投资风险、收益的了解显然多于银行,后者只能从企业向外披露的财务报表等外在渠道了解借款企业的内在信息,即使银行拥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也不可能完全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因此,在信息占有方面,借款企业处于明显的相对优势地位。

其次,“经济人”理性与信息价值属性的双重驱动。一方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市场中的经济主体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天然的趋利避害特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价值属性日益凸显,对于企业来说,其所拥有的私有信息的多少以及信息独享程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其所能创造的价值的大小和市场地位。因此,在信贷交易中,借款人从根本上没有动力主动公开自己的信息,甚至想方设法给自己的私有信息设置多重“隔离墙”严加保护,增加银行获取信息的难度,给银行信贷决策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借款人则利用银行对信息特别是对潜在风险和收益的不了解,达成对自己有利的交易,或者通过隐瞒信息去促成在信息均等的条件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交易,获取超额收益。

再次,获取信息成本的高低及回报机制的差异。从信息经济学原理上看,信息空间维数越大,要获得完全信息的成本就越高。对生产关系简单、产品单一、涉及客户少的企业而言,信息的空间维数较小,要获取完全信息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商业银行的情况很不一样,因其规模庞大、横跨多个行业的客户网络决定了获取信息所必须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普遍高于借款人。另外,“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也削弱了银行收集信息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信息成本回报机制的差异也会引发信息不对称。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任何成本均要求产生收益,银行信息成本的回报来自于借款人支付的利息,而借款人信息成本的回报体现在投资收益上。在借款人投资收益大于其取得资金的全部成本时,其欺骗银行逃废债务的动机就小;而当借款人的投资收益小于其取得资金的全部成本时,就很可能通过逃废银行债务来获得补偿。

第四,市场基础架构不健全及信贷市场分割。市场基础架构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高度相关,完善的市场基础架构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我国目前的市场基础架构还不健全,一方面,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信用法制建设滞后、中介机构监督管理机制缺位等,造成相关市场主体信息披露随意,违规操作盛行,加剧了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地域差距、行政限制、交易技术限制或者信贷交易方金融意识的差别等致使信贷市场呈现分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客户资料库,但由于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导致同一市场中的银行不能共享到其他银行的客户信息,无法准确了解同一借款人在其他银行的信贷情况。

第五,银行内部信息渠道不畅及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不足。就银行内部来说,信贷决策所依赖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基层行调查人员获得的借款人信息,这些信息是否全面、是否真实、是否足以使上级行充分了解借款人并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关键取决于调查人员信息识别、加工和处理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基层行调查人员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等原因致使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存在较多不足,难以有效掌握客户各方面的情况,也难以将调查获取的零散的信息进行比较合理的加工处理,提炼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并以信贷资料为载体准确无误地呈报给上级行。与此同时,由于管理层级众多、信息传导机制不健全或者信息传递技术的限制,极易导致上级行不能或不能及时获得有关借款人及其投资项目的信息,使其不得不在信息失真或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信贷决策,从而增加信贷风险。

最后,信用欺诈。在我国目前的信贷市场中,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依然是绝大多数借款人的主要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客户为了顺利获取信贷资金,与中介机构串通、策划、编制假投资项目,虚造财务报表,编造利润数额,故意隐瞒相关真实信息,提供虚假信息,以达到迎合银行的信贷制度和准入条件并进而骗取贷款的目的。

信贷经营中信息

不对称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基本特征,信息不对称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本途径只能是尽可能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商业银行来说,必须想方设法提升银企信息对称程度,同时通过主动改善内部管理,积极采取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等手段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

(一)全面了解客户,充分掌握有效信息

从实践来看,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客户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尽可能充分地掌握客户各方面的信息是信贷风险管控最重要的举措。

强化现场调查,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现场调查是贷款调查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可获得对企业最直观的了解,所收集的信息是信贷决策最关键的依据,实践中很多风险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一点而诱发的。在具体开展现场调查时,除了收集必要资料外,还应利用现场会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客户。现场会谈时,应当约见尽可能多的管理层成员,包括行政部门、财务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的主管,通过会谈可以获取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思路、内部管理情况等许多重要信息。在实地调查中,客户经理必须亲身参观客户的生产经营场所,调查公司生产设备运转情况、实际生产能力、产品结构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维护情况、周围环境状况等。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经理应避免过分轻信借款人提供的有关信息,或者被实地考察中的假象所迷惑。在实务操作中,还可采用突击检查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并通过有关渠道对调查结果加以证实。

搜寻公共信息,验证客户的真实面貌。在现场调查中,由于所见所闻均源自于客户这一单一渠道,所获取的信息难免因为客户的操纵而真假难辨,这一点在实践中已经被反复证明。因此,仅进行现场调查是不够的,还必须跳出客户看客户,从与客户生产经营有关联的相关机构以及互联网等相关媒体获取涉及客户的公共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现场调查的成果结合起来进行比对和分析,验证客户提供信息的真伪。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客户的属性、规模等特质,从工商、发改委、环保、房地产、税务、海关、法院等政府机构或执法部门,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单位以及互联网、财经报刊等有关媒体收集与信贷对象有关的各类信息。此外,还可通过接触与客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或个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利用内外系统,掌握客户的风险信息。一是查询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了解客户借款、其他负债和提供担保情况,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对外提供的担保是否超出客户的承受能力等。二是查询个人征信系统,调查了解客户高管人员是否有不良记录等。三是查询银监会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了解客户在他行是否存在大额不良,报告期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影响新增信用偿还的风险因素。四是查询内部相关系统,如信贷管理系统、评级系统、风险分类系统等,了解客户与银行的合作历史、还款意愿,有无风险预警信号,以及历年评级、授信资料中所提及的一些投资项目是否经常变动,进展是否顺利,盈利是否达到预期等信息。

鉴别信息真伪,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对比等方法,将来自客户的现时信息与客户的纵向信息或横向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客户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注意客户信息,特别是客户基本信息的积累,经常收集客户相关行业、企业的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客户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错误,识别风险。建立和利用内部计量模型,提高信息甄别水平和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信息分析能力。

(二)健全内部机制,改善信贷风险管控方法

提高信息载体质量,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一是完善调查环节信贷运作文本,有效固化客户信息。调查报告要详尽具体,不保留、不遗漏,确保调查获取的信息被全面、充分、清晰地展示出来;分析结论要准确客观,不含糊其辞,不添油加醋,不带感情色彩,不误导决策;重要信息要注明调查方法、信息来源,要有足以证明其真实性的相关佐证资料。二是完善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信息质量和功能,为信贷决策提供有效支撑。提高系统中客户基础信息质量,确保信息真实准确,避免信息失真造成风险管理的被动,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维护和更新,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三是对银行内部与信贷风险管控有关的系统进行整合,使之与信贷管理系统有机对接,打破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防火墙”,实现信息共享。

改善信贷运作机制。一是缩短业务流程。按照“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的原则完善信贷流程,实行“谁管理客户谁发起调查”,缩减信息传递的层次和环节,减少信息扭曲、失真或遗漏,确保决策环节所看到的信息真实可靠。二是深化专家专职审贷。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独立审批人和专职审议人对客户风险的整体把握能力,有效管控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健全客户回访和调研制度,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三是针对部分重要行业或特色行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行业走向和发展动态,收集整理并及时发布相关行业风险信息,为基层行开展营销和进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完善风险控制措施。首先,加强抵押担保管理,优先选择权属关系清晰、价值相对稳定、变现能力较强的抵押品;严格押品评估机构管理,对评估机构开展后评价,通过抵押物实际变现价值与评估价值的比较,评价评估机构的能力风险与道德风险;加强抵质押比率控制和押品价值重估管理,及时监测贷款存续期间押品价值的变化情况;不断提高抵质押贷款比重,审慎采用信用和保证方式发放贷款。其次,合理进行贷款定价。坚守“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定价底线,同时要把握好定价的“度”,杜绝单纯追求高收益的定价倾向,防范因为定价过高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再次,改善授信执行工作。合理设置用信的限制性条款,形成对客户的有效制约;实行贷前调查人员与限制性条款落实人员分开作业,防范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合理利用合同的空白条款防范客户的道德风险,通过“列举+兜底”的方式明确贷款用途限制性规定,并对应列出控制措施。最后,做实贷后管理。既要对贷前调查所掌握信息的变化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及时识别其中的风险隐患,又要针对贷前调查过程中未经其他途径证实、有疑问的信息进行重点管理;严格贷款流向、企业经营资金、结算账户以及押品价值变动情况的监管,密切跟踪企业对外投资、多头融资、股权变化、民间融资、对外担保、法人代表个人行为等风险因素,评估对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地补救措施。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与管理。一是努力培育优秀的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信贷审查、独立审批人、行业专家、授信执行等多支信贷专业队伍。信贷业务人员的数量、质量要与信贷业务增长速度及风险管理要求相适应和匹配。二是加强准入退出管理,完善优胜劣汰机制。信贷从业人员不仅必须持证上岗,对于客户经理、审查人员、独立审批人、授信执行等关键环节的信贷人员还必须从持证人员中择优选拔。同时,打通退出通道,对于不能胜任工作、存在道德风险或不尽职履责的人员,及时淘汰出信贷队伍。三是要通过培训,将学习与考核挂钩等手段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四是实施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约束。按照“让人说真话”和“让人不偷懒”的机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履责地收集掌握客户的各类真实有效信息。

(三)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与沟通,防范外部风险向银行传导

加强同业沟通,共同防范信息不对称。一是各商业银行间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这一信息沟通渠道,监控借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做到客户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多头骗取银行信用现象的发生。二是充分共享客户资源,大力推广银团贷款模式。对融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或系统性大型客户,加强同业协作,充分利用同业从不同渠道获取客户的不同信息,对客户风险进行全面综合评判,尽可能采用银团贷款模式与客户开展信贷合作,分散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加强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弥补银行在信息收集方面的劣势。由于当前中介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政府部门监管力度较大、行业自律程度较高,且自身运作较规范、资信良好和专业优势较突出的中介机构。在合作方式上,对于综合实力较强、行业认可度较高的机构,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辅以激励奖惩措施。总之,尽可能利用专业机构在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借鉴其工作成果,同时与银行内部掌握的有关信息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准确把握客户的真实风险状况,有效缓解银行信息收集能力不足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借助政府监管部门和非市场力量。当不对称信息影响银行信贷市场时,政府监管部门的干预作用和新闻舆论等非市场力量的影响作用,可能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呼吁有关监管部门针对借款人、信用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建立全社会监督机制,要求相关主体对银行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借款人、信用中介机构,给予公开通报,建立“黑名单”,并利用新闻舆论力量,督促相关市场主体树立信用意识,恪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共同创建良好信用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农行上海市分行)

猜你喜欢
信贷银行客户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1
银行激进求变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1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