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奢
俗话说:那里有利益,那里就有江湖,利益无处不在,江湖也就无处不在。而利益,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外乎名与利,在“国宝帮”背后,也隐然藏匿着一个名与利的江湖,而且深不见底。
央视主播张泉灵在转发马伯庸这条长微博时评论道,“马先生实在无需跑那么远,话说北京就有这么一家。有金镂玉衣三套,玉制三星堆面具若干,还有汉代人睡在唐朝床上的造型枕头一个……”。而在微博上,有部分网友也表示当地也有类似雷人的博物馆,很显然,在全国范围内,像冀宝斋这样的博物馆并不仅仅只有一家。
在近年艺术市场水涨船高,各项拍卖纪录不断被刷新的情况下,追求文物收藏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已经是部分人的主要目标:穷人指望着淘宝一夜暴富,富人指望着通过艺术品来获取巨额利益,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直白的金钱,也包括通过捐献来获得其他利益。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就表示,“大部分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去年11月,台湾收藏家曹兴诚也曾在公开场合披露部分博物馆赝品泛滥,他直言在南方一家以古玉、青铜器收藏为主的私人博物馆中发现绝大多数标为商代、周代、汉代的藏品是现代仿品且手段相当拙劣。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有有很多人以捐赠博物馆藏品为名,盖一个假博物馆,然后跟政府换土地资源。
“国宝帮”通常会以一个收藏了大量“国宝”的藏家为中心,组成一个小圈子。这些资金充裕而刚入收藏行业的新手成为了“国宝帮”的目标,这些“大藏家”往往资金充裕,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购买,这就在这个“大藏家”背后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就好像围绕在冀宝斋王宗泉身边的文物贩子、制假者和鉴定专家一样,他们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忽悠他不断的掏钱购买赝品。与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忽悠方式不同,这个利益集团更多的是采取做局的方式来忽悠有钱的藏家,给刚涉入收藏行业的大藏家们灌输一些错误的理论,让他们养成错误的收藏观念。最终把王宗泉忽悠成了河南最大的“国宝帮”成员。
一旦这种利益集团形成,即使有敢于说真话的鉴定专家,也很难纠正藏家们错误的观点。同时这个集团为了自身利益,也不惜去攻击说真话的人。得罪一两个藏家没什么,但是得罪一群在圈子里混的人,可能就会引来一些麻烦。所以大家干脆就心知肚明,尽量不得罪这些藏家和他背后的集团,而不得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藏品,哪怕你知道那是赝品,你也别戳破。
国宝帮人员构成复杂,除了利益攸关,在“国宝帮”藏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情感集团”,这些人基本情况大致相同:一开始作为古玩收藏爱好者,由于收藏知识的缺乏和过大的自负,自己总结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毫不相干,直到自己误入歧途,收藏了一批“国宝”,在屡屡被人鉴定为赝品之后,他们之间形成了情感联盟。抱团取暖:“你想一下,如果你收藏了很多古玩,大家都说是假的,忽然有个藏家说你收藏的是真的,你是否会出现一种知己的感觉?于是你们就结成了一个情感联盟,相互吹捧之下,那他更不会认为自己收藏的是赝品了。”因此无论是在论坛上,还是在各地大小不一的鉴宝节目中,会看到他们的抱团出现。就在这次冀宝斋事件持续发酵的这几天,“国宝帮”大本营中国收藏家论坛也掀起了批判马伯庸的高潮,甚至还有人扬言要给马伯庸“一点颜色看看”。这也是为什么像冀宝斋这样的博物馆虽然存在多年,但却甚少批评的声音传出的原因。如果不是这次马伯庸无意中揭开了这个“皇帝的新衣”的话,冀宝斋可能还会背着“河北省级科普基地”、“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横行下去。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如今网上热炒的冀宝斋事件,很多业内人士都抱有一种平淡的态度:“因为这里面的水很深,谁也不知道这些赝品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秘密。”
“古人玩古玩,玩的是古董里的‘道,这个东西做工精美,艺术价值是怎样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这是古人玩古玩的一个主要目的,但是现在人玩古玩,大多数不是为了‘道,而是为了钱。所以一旦跟钱扯上关系,古玩收藏的味道就变了。”
为了给手中的“国宝”正名,“国宝帮”会通过一切方法争夺对藏品鉴定的话语权。像“国宝献汶川”本来是向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也成为了“国宝帮”争夺话语权的工具。被称为“国宝帮帮主”的许明,在策划了“国宝献汶川”活动后更是直截了当的表明了立场,“捐赠国宝”是作为争取话语权的第一步。“通过这个行为,一方面表明了爱国心,同时还证明了我们藏品的可靠性。”而许明所担任超级版主的中国收藏家论坛则是参与这次活动的主力,全部66件入选藏品中有三分之二出自这个论坛的会员。
事件后,另一个收藏论坛的会员“命运之轮”在论坛上对“国宝献汶川”这种活动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把这个活动发给不懂古玩的家人看后,得到的反应是:“这次活动举办的真好,这些收藏大家太有爱心了。看看照片上这些东西好漂亮,件件精美。”他解释说这些赠品被怀疑有问题,却得到“绝对不可能,你自己看这样的场面,人民大礼堂,看看这些人的派头”的回答。“我当时彻底傻眼了。我本来是想取笑这些人,哪知道最后被取笑的居然是自己。”幸好这个活动由于外界的关注,最终没有拍卖成功,如果拍卖成功,就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藏品会成功洗白,最后可能会升值“百倍、千倍”。
当然,在“国宝帮”内,藏家因为赝品“打眼”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还存着一些他们明明知道这是赝品,却依然主动出钱购买的藏家,甚至还会花大价钱为赝品开具各种鉴定证书,形成了一股知假买假的风潮,当然这个赝品自然是另有所图。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2011年爆出的金缕玉衣制假案。商人谢根荣先是托人制作了一件所谓的“金缕玉衣”,以几十万元的高额鉴定费请杨伯达等五位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隔着展柜对金缕玉衣做出鉴定,开出了两件金缕玉衣价值24亿的鉴定结果。随后,谢根荣又以这个鉴定结果,向银行骗贷7亿元人民币,尽管此事以谢根荣被判无期徒刑而告终,但是造成的损失却难以挽回。“像赵泰来他们捐赠给各个小博物馆的金缕玉衣估计也是这么来的,而且更简单,直接省略了专家鉴定的步骤,因为他自己就是著名的鉴赏家。”
除了骗贷,洗钱也成了“国宝帮”们主动购买赝品的一个因素,古玩行家老赵表示:“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事儿,一个企业家办了一个私人博物馆,收了一批赝品,然后花钱找人开具了真品的证书,并且估价上亿元。”随后,这位企业家在开董事会时提出,自己想多投入一部分资金,于是将自己的私人博物馆折价3000万当做资金投入到企业中:“这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洗钱。”
无论是哪种目的,都使得文物本身的价值完全被淹没了。
现在,冀宝斋被冀州市文广新局勒令摘牌整顿,国家文物局也发了通告要求各地加强对民办博物馆的规范与管理,但愿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下去。